夏季养生第三篇-饮食进补及卫生原则

进补原则

夏季,酷热灼身,暑气蒸腾,酷热让人汗流不止、暑气闷人、喘气不畅,这种气候极易伤津耗气,容易出现阳气虚,表现为身汗肢冷,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还有阴血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两颧红赤,心悸不宁,睡眠不实,头晕目眩,口燥咽干。

夏季养生第三篇——饮食进补及卫生原则

对阳虚者,可选用凉性补益之品,如西洋参、皮尾参、白须参、黄民、党参等。对阴虚者,可选用当归、阿胶、石斛、何首乌、熟地等。乌龟和甲鱼,对阴血虚者也是合适的。夏季是“暑湿当令”时期,如果脾胃虚弱者,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薏苡仁等。这些补品,具有健脾益胃、祛湿除邪,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等特点

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养生第三篇——饮食进补及卫生原则

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由于气温高,食物容易污染变质,因而人们染上疾病的机会大大地增加了。如何确保饮食的卫生,是人们应该重视的事情。主要应当注意:

(1)食物一旦做好,应及时食用。在常温下保存4~5个小时的食物危害性最大,大量有害细菌正在此时繁殖扩散。

(2)食物煮好后如一次不能全部吃完,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 )或低温(低于4 )的条件下保存。

不要把大量的、尚未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内。因为这时食物内部温度还很高(10 以上),细菌仍然可以繁殖传播。

(3)存放过的熟食必须重新加热(70 以上)以后再食用。

(4)未经烧煮的食品,常常带有可诱发疾病的病原体,因此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

(5)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半成品。例如,已加工消毒的牛奶而不是生牛奶;选择用紫外线照射过的新鲜或冷冻的家禽。

(6)不要让生食品与煮熟食品互相接触。例如,将生、熟食品互相掺和;或者切生、熟食品用同一块切板或同一把菜刀。

(7)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布揩干。一块揩布使用不应超过一天,下次使用前应把布放在沸水中煮一下。

(8)处理食品前先洗手。手上有伤口,应避免伤口与食品接触。

(9)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动物身上通常都带有致病菌。

(10)饮用水应纯洁干净。我国人民自古对水的卫生非常重视。民谚有:“饮水洁净,不得瘟病”,“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古人很早就知道水源保护和饮水的净化。《忘怀录》记载:“井上设楹:常扁鏁之,恐虫害坠其间,或为庸人儒子所亵。”《调疾饮食辨》说:“春夏大雨,山水暴涨,有毒、山居别无他水可汲者,宜捣蒜或白矾末少许,投入缸中。”古时在时疫流行时,对饮水即进行消毒。《本草正义》记载:“故时疫流行,宜浸贯众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水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著。”至于饮用沸水习惯,则是我国人民的优良风俗。

夏季养生第三篇——饮食进补及卫生原则

注意饮食卫生,是对暑季预防肠道传染病最便捷、保险的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以后,如台风、洪水等,要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消毒。目前,农村的小型自来水,也应该定期实行消毒,这是防止“病从口入”的一项重要措施。

饮水消毒的办法很多,目前认为比较好的还是漂白粉。它杀菌能力强,方法筒便,价格便宜。

夏季养生第三篇——饮食进补及卫生原则

具体方法:在每1立方米井水中,加4-8克含有25%有效氯的漂白粉。将所需的漂白粉倒入水桶中,加入少量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再倒水稀释,再让它静置一下,把上清液倒入水井里;经半小时以后,就可使用,一般夏季每日消毒2次,清晨及午后各一次。经过消毒后的水有一定的气味,只要按照上述剂量加漂白粉,饮用这样的水,对人体没有什么害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时疫   夏季   瘟病   漂白粉   血虚   暑气   熟食   饮水   食物   原则   饮食   卫生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