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能与功效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食物同中药一样,具有四性五味、性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只是其性能不如药物强烈。在饮食调护时,应根据患者病证的性质,选择相宜的食物。

一、食物的性味

1、四性

食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称“四气”。

食物的属性可通过功效来反映。如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其性寒凉,具有散寒作用的食物其性温热。具有寒凉特性的食物多有清热、润燥、生津等作用,具有温热特性的食物多有温里、散寒、助阳等作用。平性食物作用和缓,偏性作用不明显。

(1)寒性食物:性味苦寒、甘寒,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或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

常见寒性食物:绿豆、苦瓜、冬瓜、茄子、西瓜、香蕉、海带、葫芦、莴笋、荸荠、柠檬、黑鱼和芦荟等。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2)热性食物:性味甘温、辛热,具有温中祛寒、益火通阳的功效,适用于寒性体质或病证,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病症。

常见热性食物:辣椒、胡椒、桂皮、高良姜、白酒等。

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热病、阴虚火旺者应忌用。

(3)温性食物:性味甘温,具有温中、散寒、通阳、补气的功效,适用于阳气虚弱的虚寒证或实寒证较轻者。

常见温性食物: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鲢鱼、鳙鱼、蚕蛹、扁豆、葱白、生姜、大蒜、韭菜、桂圆肉、荔枝、橘子、南瓜、红糖和咖啡等。

温性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助火、伤津、耗液的功效,热证、阴虚火旺者应慎用或忌用。

(4)凉性食物: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热性体质及热性病证的初期、疮疡、痢疾等。

常见凉性食物有:小麦、大麦、鸭蛋、豆腐、莲子、黄瓜、梨、菠菜、薏苡仁和绿茶等。凉性食物比寒性食物平和,但久用损伤阳气,阳虚、脾气虚损者应慎用。

(5)平性食物:性味甘平,这类食物的性味较平和,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饮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常见平性食物有玉米、红薯、胡萝卜、牛奶、猪肉、鸽肉、蚕豆、赤小豆、鲫鱼、鲤鱼、山药、莲肉、香菇和黑木耳等。

2、五味

指食物具有辛、甘(淡)、酸、苦、咸五种味道。主要来自味觉器官对饮食的感受。但五味理论也是观察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归纳出来的。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相同味的药物或食物,其作用相近或有共同之处。《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1)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即行气、行血、散风寒和散风热的功效。如萝卜、洋葱、生姜、芫荽、陈皮、薄荷和生姜等。主要应用于表证、气滞血瘀证。

(2)甘味:具有能补、能缓的特点,即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的功效。如糯米、红枣、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蜂蜜和甘草等。主要应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痛证等。

(3)苦味:具有能泄、能燥的特点,即泻下、清热、通泄和燥湿的功效,如苦瓜、青果和蒲公英等。主要应用于热证、湿证等。

(4)酸味:具有能收、能涩的特点,即收敛固涩的功效,如乌梅、梅子、山楂、杨桃、五味子和金樱子等。主要应用于虚汗、久泻、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精不内藏的病证。

(5)咸味:具有能下、能软的特点,既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功效,如海带、海藻、紫菜、海虾、海参、鱿鱼、乌贼鱼和淡菜等。主要用于热结、痰核和瘰疬等病证。

(6)淡味:具有渗利水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冬瓜、荠菜和白茅根等。主要应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二、食物的归经

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脏腑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于某脏腑及其经络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选择食物时,要综合考虑食物的多种性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常见食物归经分类如下:

1、归心经的食物:百合、龙眼肉、莲子、酸枣、小麦等。

2、归肺经的食物:梨、甘蔗、荸荠、枇杷、白果、罗汉果等。

3、归脾经的食物:粳米、小米、大豆、大枣、猪肉、莲藕等。

4、归肝经的食物:马齿苋、芹菜、胡萝卜、佛手、黑芝麻等。

5、归肾经的食物:猪肾、羊肾、海参、海马、火腿、桑椹等。

6、归胃经的食物:粳米、小米、糯米、扁豆、土豆、萝卜、牛肉等。

7、归膀胱经的食物:刀豆、玉米、冬瓜、肉桂、茴香等。

8、归小肠经的食物:食盐、赤小豆、冬瓜、苋菜等。

9、归大肠经的食物:马齿苋、茄子、苦瓜、荞麦、木耳等。

三、食物的功效

食物的功效是对食物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等作用与疗效的概括,是食物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食物的功效是由它自身固有偏性(性能)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决定的。

1、滋养功效

①食物通过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作用,成为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滋养人体。后天的水谷精微和先天的真气结合,形成人体的正气,从而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

②食物还形成维持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精”藏于五脏,是脏腑功能活动和思维意识活动的基础,即“神”的基础。“精、气、神”为人体之三宝,生命之所系,而它们都离不开饮食的滋养。

2、预防功效

几乎所有关于饮食的保健措施都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

①食物对人体的滋养功效,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

②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人体正气,从而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如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等。

3、延缓衰老功效

抗衰防老多从补益肺、脾、肾入手。肺“司呼吸”、“天气通于肺”,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机体的衰老从肺、脾、肾三脏的实质性亏损及功能的衰退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养生保健,及时消除病因,使机体功能协调,能够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4、治疗功效

食物与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但食物与人们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

(1)补益脏腑:米、面、果、菜等有补益脏腑气血的功效,体质虚弱或慢性虚证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滋补,如鸡汤可用于虚劳,当归羊肉汤可用于产后血虚。

(2)泻实祛邪:有些食物具有祛邪安脏的功效,如大蒜治痢疾,山楂消食积,鳗鱼治肺痨,薏苡仁祛湿,藕汁治咯血,赤豆治水肿,猪胰治消渴,蜂蜜润燥等。

(3)调整阴阳:饮食得当可起到维持阴阳平衡的功效,阳虚者可选牛肉、羊肉等甘温、辛热类食品,阴虚患者可选百合、淡菜、甲鱼等甘凉、咸寒类食品养阴生津。

本文参考孙秋华、陈莉军主编的《中医护理学基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功效   食物   粳米   脏腑   阳气   冬瓜   机体   性能   作用   常见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