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业民《老痴晨语》(5)


21、(2022年8月5日)

老痴晨语一一

曹操在《龟月5日虽寿》一诗中唱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该诗既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留给后世养生增寿的公开“秘方“。据有关资料显示,以古哲圣贤寿命为例,先秦时期的长寿者有:孔子73岁,荀子74岁,庄子83岁,孟子84岁,墨子92岁;隋唐五代长寿者有:欧阳洵85岁,柳公权88岁;宋代有:陆游85岁;金元时期长寿者有:黄公望85岁;明代有:“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90岁;清代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声誉的黄宗羲85岁,桐城派三祖的姚鼐84岁丶刘大櫆83岁丶方苞81岁,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家蒲松龄,虽大半生穷困潦倒,仍活过古稀大关,至76岁离世,也算得上高寿了。这一长串名垂青史的古代文人,所以都能长寿,原因之一: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善于修身养性,看重亇人节操与品格,始终保持心灵上的安逸和淡泊。在精神上,遵从“大德必得其寿“的理念。在行为上,多取中庸之道,遇事不燥不火,平和处之。原因之二:深受“学而优则仕“之影响,多有理想追求。在锁定人生目标丶不畏艰辛的征途上,致力于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凡年逾七旬的老者,只要心宽丶心静丶心平丶心顺,无欲望丶少忧患丶释重负丶乐逍遥丶常幽默丶多微笑,以良好心态活好自己,就一定能够享幸福丶活长寿!

有两句俗语“好心不得好报”、“人善被人欺”。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有没有?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毕竟社会不是真空,人心也不都是纯洁的白纸。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好心与善良一时被辜负终究是小概率事件,无视道德、刻意亵渎别人善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一个人只要真心且长期向好、向善,他的“不得好报”、“被人欺”很难发生。

人都是希望自己被善待的,付出爱的人最初被误解,不是人们不需要这种爱,更不是人们看不起这种爱,实在是因为人们在怀疑这种爱的真假,一旦你的功夫下到相当程度使大家觉得你诚意满满,他们便会改变态度。

世间只有暂时没有被清算的坏与恶,却很少有长久被漠视的爱与善。一个人秉承一颗正直而无私的心行走于世,所有的好终将被发现。


心存梦想,机遇笼罩;心存善念,阳光普照;心存真诚,平安临身;心存大爱,崇高环绕;心存友谊,情缘固牢;心存自信,眉开眼笑;心存感恩,幸福囬报。


一辈子虽然有顺有逆,有苦有甜,但我们还是应该把苦当作生活的佐料,把逆当作人生的磨炼。淡泊名利,心静如水,保持乐观。


(孙业民,生于1944年,曾任《张店区志》编辑、张店区文化局副局长。1975年参与诗集《军垦战歌》的编辑工作(青海省出版社出版);后被借调至《昆仑》编辑部从事小说、散文的编辑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创作小说28篇,诗歌400余首,剧本4个;在省、市正式发表的文艺作品54篇,其中省级报刊发表8篇;并在《史志文萃》、《东岳志稿》杂志发表论文两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柳公权   荀子   墨子   桐城   吴中   永年   人间重晚晴   心静   长寿   编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