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养生主》,领悟喝茶养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

以上是《养生主》全篇(全文在下面附图)的第一部分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品 藏

品藏悟:古人讲道,理究觉悟。现代小学生的知识量就远远超过姜子牙、孟子、周公、老子、孔子、庄子……但智慧却远不及他们。知道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识,智识不一定是智慧。人世间最好的智慧也许不是智慧本身,而是使用智慧的智慧。

现代人如何更好地理解《养生主》智慧,并运用到日常的喝茶养生之中呢?

首先,现代人或许要明白题目《养生主》中“主”的意思,正确解读这里的“主”字,或是要回到“过去”去理解“主”在该题的意思与含义:用现代的表述也许是要领、智慧、重点或方法。题中“主”字精当神妙,甚有境界,体现了庄子不同凡响的养生理念与智慧。

文中“缘督以为经”一语是《养生主》的主旨,是诠释万物繁杂、大道至简,是因为各归其类而分别有序……是区分、识别事与物的关键点与关系,全文描写生动形象,通过“庖丁解牛”等寓言的细节刻画精细入微(《养生主》全文在下面附图),寓说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横生,富于启发智慧。这是引譬援类、深入浅出地道出人生智慧,就是不为物所累。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历史上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沧桑巨变。有学者指出:“在庄子看来,战国时期,很多人都是拿着仁义道德当标杆,扛大旗,其实干的都是鸡鸣狗盗之事,都是在愚弄百姓、或是自欺欺人。所以仁义、善恶的概念标准都是不靠谱的。所以庄子提出,只有自己【缘督以为经】,自己保持一个中道,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是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督是借喻人身体的督脉,在后背脊椎正中间的位置,缘着这个中正之道,作为“养生”的思想行为标准。

“缘督以为经”也是“主”的点题或生动形象的呼应,以养求生的智慧、要领或方法,以人为本、道法自然、顺势而为、不为物累、精益求精,才能达到“食甘寝安”尽天年……这是一种可以夸越个人特定时空、环境、境界的智慧理念,这在《养生主》的最后一段就是非常精妙的“总结”。

在《养生主》的最后一段:“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言简意赅,意思是:脂膏在作为烛薪燃烧后就烧尽了,火种却传续下去,永远不会有熄灭的时候。这段话,通过“火与种”隐示生命基因的传承与智慧,体现华夏传统文化精髓中讲究“生命温养”和“有种传承”的饮食智慧,也隐显着作者对“养生智慧传承”、“生生不息”的愿景与自信——中华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仰慕古往、继往开来”的文化。然而常见现代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喝茶养生旗号的“茶知道”,有多少位真正知道自己杯中的茶到底是什么“火”、什么“种”呢?

“养生主”中的“主”字是人能够活到天年的奥秘所在,也是支持人类生命延续长久的关键因素,也隐显着独立和自主的智慧选择,至于其中的奥秘,人人各有领悟,言之不尽,道之难明——智慧从来都像点灯,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这个火种是从远古传来的,也是一路被加持的,是无法追溯源头的,但是一直被点燃和发出光亮,一定存留了厚实的道与理,这道与理就是它的能量。而自己是否会被照见或点亮,那也就要看你会站在灯的什么位置了。然而常见现代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喝茶养生旗号的许多“茶知道”,连有性繁殖的茶树与无性繁殖的茶树都搞不清楚,这“种”,如何称道、法自然?如何养、生?

茶不移本植必生子,讲利代谢究益生息。《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智慧或方法,“缘督以为经”是体现“引譬援类”的领悟智慧,包含自然、社会、群落、个人等等外因与内因。对于现代人来说,养、生的基本条件是饮与食,饮食是生命营养,要领、智慧或方法是通过觉悟“缘督以为经”、通过“食甘寝安”“传承有种”实现达到目的“享尽天伦”的养与生。然而现代打着弘扬传统文化、喝茶养生旗号的许多“茶知道”,吆喝着传承了数千年的“有种”茶道,却往杯具里灌着才流行了数十年的“无种茶倒”,这“没有种”的茶水,如何不移志有传承?如何利代谢、益生息?如何继往、开来?

《养生主》传达的智慧,是“无为而为”思想在养生上的延伸,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提倡以人为本而道法自然、顺物自然而不为物累,不是一味迎合时尚潮流,不是投机取巧,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坚持“有种”的务本务实,“有温”的且行且珍惜。觉悟“大道至简、大德无形、大味必淡、大音必希”,着重当下事物本质与规律,可以保全性命,可以颐养精神,可以尽享天年。

智慧如明灯,是“有种”“有温”的道法自然、是“有种”“有温”的传承光明。

寻茶问道,如问灯。是否有被照见或点亮,隐显着机缘的领悟因果,也隐显着选择的境界智慧……百年人生,不一定要有多大的亮光,能被燃亮多久远才是更加重要。

茶饮流传人间已至少五千年,而在最近的四十年,万能的“资本智慧”创造了许多“活色生香、点石成金”的形形色色茶品,比五千年积累下来的还要多许多许多,值得信仰喝茶养生的爱茶者警惕,特别是一些“没有种”的茶饮品:这些在茶饮历史方面存在传承短板的“没有种”、在茶树物性方面无性繁殖的“没有种”、在工艺制作方面快餐化的“没有种”、在原料成分方面添加非茶物质的“没有种”、在健康功效方面具有寒湿特性败精神的“没有种”。

常见一些“茶知道”对有性系茶树与无性系茶树的产品一无所知……就如“没有种”的无性系茶树,根系为须根系,主根不明显,植株生活力弱,适应性“科学营养高”……信仰最近数十年才兴起的“碎片式知道观”和“快餐式茶闻花”,以身相许到“快餐式茶水养生观”的生命高速茶道上……还发现许多的“茶知道”也许真的是对“茶”知道的太多、太多了,迷失了养与生的“主”,糊涂了数千年的茶道智慧,糊涂了自古人类进化是利用小型本草多为食用、大型本草多为物器。沉醉在“喜闻乐贱”的“茶倒杯具”中,而忘了喝茶的“主”的养与生。

《养生主》的成文时间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想一想当时的文盲人口是占绝大多数的……与现代人的文化知识相比较,现在的“茶知道”也许对“茶”知道的太多了——每个人也没错,因为海量的“知道”限制了“主”的智慧。古人数千年的经验智慧更加没有错,不然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我们……问题出在哪里呢?也许就是我们“知道”的太多了:太多、太多没有“主”和“没有种”的东西,而糊涂了智慧。

想知道杯中的茶品到底好不好、是否真的高贵?或许并不是非常高深:让男女老少、孕妇全天候喝喝……如果不能,就值得想一想这款茶品好在哪?高在哪?贵在哪?——不要忘了喝茶养生的“主”。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懂得食用“种”来营养生命、觉悟“温”来滋养生命。在浩瀚的人类进化史中,在地球博大的自然生态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以选择作为食物的品种众多,为何谷物养活了最多的人口、成为全球人类的主要食粮?原因有许多许多,这里有一个关键道理:对标赋予人身健康的损与益,物性温和、利多害少、平衡体液保体温;适合男女老少、孕妇全天候食用。同时,这里显藏着一个关键道理:谷物食粮是种子,自然孕育的种子。(种子,植物的精华积聚。人类食用营养的种子品类,代谢能耗会更低、同时更加利益平衡体液及体温——更加详细另文分享,敬请关注。)

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择饮而养、择品而强、择道而远……茶,终究是饮食之物,茶品与人的利害关系,最是考究以人为本的代谢利益,重点在对身体健康的利多害少,讲究精益求精、优中取优,就如一款经历时间“有种”传承、经验时间“温养”历练生命的饭粥面汤,不论春夏秋冬,无分男女老幼和孕妇,全人群、全天候都可以在正确的饮用中获益。

保养生命,“有种”和“温养”的饮食更加营养生命和利益血缘基因传承的生命力;喝茶养生,“有种”和“温养”的茶汤更加营养生命和利益血缘基因传承的生命力。

茶,树叶也,千样百味,待繁华落尽,终将落叶归根。人在算计着茶的利与害,茶也在计算着每一个杯具的短与长。

养品藏生,智品藏慧。正确的体验和比较会是更加靠谱的认知,【品藏茶坊】十多年认真坚持精益求精、优中取优,专心专注于“喝茶养生”探索与实践,分享系统精道的认知、分享更有能效的饮用方法。我们信仰“缘督以为经”的“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信仰道理、信仰因果。

人世间最好的智慧也许不是智慧本身,而是使用前人智慧的智慧,精益求精。人类上万年农耕史,数千年吃茶史,地大物博,优胜劣汰,取之讲道用之究理。万物竞秀,时光落叶,适者生存,优中取优,智慧者“得品藏益”。喝茶养生,缘督以为经,领悟“天人合一”的智慧茶道,品茶究种,藏往知来,温汤如粮,食甘寝安,营养天年。

读《养生主》,领悟喝茶养生的智慧茶道。智慧茶道,不是一种知道,也不是一种信仰,而是觉悟与选择、实践与舍得,收益与获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命也许只有一次机会体验不一样的余生茶岁月,喝茶养生选择茶品的更好智慧,就是懂得使用前人智慧的智慧。

喝茶养生,活现因果。水熬煮的是茶,茶熬煮的是生命;人在其间,“熬煮”的是生活的宽度、生命的长度和血缘基因传承的生命力。

在这个越来越考验生命免疫力的世界,【品藏茶坊】敬畏生命,信仰道理;敬畏自然,信仰因果。认真坚持精益求精、优中取优,我在这里点一盏从远古传来的智慧火种、温一壶茶汤,静待路过岁月的有缘人,一起体验“有种”的、更加“温养”生命的那一味茶汤……不一样的信仰、不一样的追求,会有不一样的味与道、因与果……有品者,来畅饮。

品 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庄子   天年   茶树   茶道   精益求精   营养   人类   智慧   自然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