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我们中国人是很有广场情节的,到哪去游玩,一般都会去当地的广场逛一逛,比如南昌的八·一广场、郑州的二·七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广场集中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也是这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休闲中心。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南昌八一广场

在我的老家,也有一个广场,它面积不大,约7000平米,最早的时候是个露天戏场,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叫“中山场”。我在这出生长大,与它朝夕相处了三十多年,见证了它的变迁,直到1997年我们县城搬迁后才离开。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由西向东看到的中山场

也正是由于县城的搬迁,留下的这个广场和它周围的建筑才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基本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小时候的样子,与其他地方的广场相比,独具特色。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独具特色的中山场

也正是由于独具特色,当地政府才会把广场进行了扩建,并和其周围的建筑一起打造成了一个“60年代记忆”文旅体验项目,让六十年代的人在此“触景生情”,想起那个不平凡的年代里,曾有过的一些记忆。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把中山场打造成了一个文旅体验项

中山场最早是一个戏场,在它西边的正中,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古戏台,系阁楼式建筑,1930年10月18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率红一军团在这里召开军民大会,受到家乡人民的欢迎。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军民大会

朱总司令就是在这个戏台上,号召团结起来铲除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彻底进行平债分田运动,并动员家乡子弟参加红军。后有400多名家乡子弟跟着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打土豪分田地

后经多次改建,到六十年代初,在原址上建成了今日的主席台模样。这么看来,中山场最早就是个戏场,是供人们娱乐的地方,自从把它改成“中山场”后,朱总司令又在此召开军民大会,才使这个广场有了政治的色彩了。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扩建后的中山场一角

在中山场西边正中的主席台的右边,就是当时还没搬迁的县政府大院,院子很大,四套班子和一些部门都在里面办公,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大门还是挺朴实的。我们小时候常去里面玩,没有摄像头和保安,进出很方便,干部们也很接地气。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搬迁前的县政府大院的大门

从政府大门出来往东,过条路,就是政府招待所了。记得懂事的时候,这里是我们一位县委书记的家,独门独院的唐姓书记是南下干部,为了工作方便,特意把他家安排在政府旁边。大约七十年代的时候,才拆了这儿,扩建成了招待所。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扩建后的政府招待所

他家占地面积不到一亩,后面就是政府的招待所。院里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每当秋风起的时候,梧桐果子就会随叶飘落在中山场上,小伙伴们就会摘下果子用火烤来吃,挺香的。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梧桐树果子

从政府招待所往东,就是当年县委政府一些部门领导的家,有组织部、统战部、县委办、商业局长等大约六七家,一个门进出,分成两边,中间一字排开的是锅灶,大家在一起洗衣做饭,也不见哪家的锅里有何特殊,相处胜欢。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在原址上建起的商品房

朋友们可能不相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都很亲民,也没多大的特权,和我们一样,住的是公房,大都是解放前收归公有的地主老财们的房产。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当年县领导们住的房子式样,我家当年也是这个样子的房子

再往东,就是我以前住的地方了,我在这里出生长大,直到97年随县城搬迁离开。一出家门,就是中山场,当时场上有一个灯光篮球场,全县的蓝球比赛在这里举行,我也因此学会了打篮球。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在我家原址上建起的商品房

我们家的房子也住了七八个人家,只不过都是些“无产阶级”,有做木工、裁缝、豆腐的,也有搬运工人、店员、小学教师,那年代领导和百姓的大人和小孩都相处和谐,唯一不同的是吃饭的时候,碗里的菜有点差别。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我家房子拆除时,我还去照了个相做纪念

再往东,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某某局了,还是原来的模样,只不过做了些粉饰,这房子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建的,二层砖瓦结构,木楼板,下面办公,上面住人,在它的后面还有一栋楼,主要是厨房和开会的地方。我就在此房的楼上住过。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曾经是我单位的办公楼

在我们单位隔壁的,是一字排开的理发店、修自行车、修钟表店面,当时他们是集体单位,手工业者,归二轻局管,在个体户还未普及的时候,这些手工业者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也为国家上交不少的税利。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理发店、修理店、钟表店的原址

再往东,就是一家服装厂,妈妈在此厂上班,直到退休。厂里大都是女工,放假时她们的小孩,包括我和兄弟们常去那玩,捉迷藏的时候,躲进仓库里的布堆里,很难发现的。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当年的服装厂,现在的知青展览馆

妈妈很辛苦,因为没有第二家服装厂,全县的衣服都在这儿做,快过年的时候,经常要加夜班,我就经常送饭过去。夏天的时候,没空调,只有几把固定的吊扇,太热时,就停下缝纫机来到吊扇下吹吹风。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当年的服装厂

过了服装厂就是总工会了,那时叫工人俱乐部,里们有些免费阅读的报刊杂志,还有些文体活动室,没事的时候,我会去那儿玩。那时候工会主席的职位,是县领导兼任了,可见我们国家还是很重视工会工作的。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当年的工会大楼

工会后面是一个礼堂,有时县里的一些会议也会在此召开,工会一些活动和表彰的会也在此举行。记得当年我参加了一个演讲比赛,也是在这里举行,我还得了奖。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工会礼堂一侧

工会大楼之后,就是滚滚北去的赣江了。这就是中山场的北边,从主席台开始一路往东看到的建筑,在这区区不过千米远的线上,有我出生的地方,有我工作过的地方,也有妈妈工作过的地方。面对这些地方,我能无动于衷么?

小城里的广场,与我息息相关又具时代特色,你们见过吗?(一)

穿城而过,一路向北的赣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赣江   广场   主席台   原址   息息相关   招待所   服装厂   城里   工会   当年   特色   地方   政府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