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份丰富且有营养的早餐可以帮助我们开启美好的一天,还能提高一天的新陈代谢。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或者随便吃点就解决。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但这样很容易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吃早餐伤胃

早上肠胃道会分泌胃酸、消化酶,如果不吃早餐,就无法中和这些物质,非常容易损伤胃肠道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不吃早餐伤脑

大脑的运作需要靠葡萄糖,不吃早餐容易造成葡萄糖不足,大脑运作受到影响,会造成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降低。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不吃早餐伤心

不吃早餐会使胆固醇短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提高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中国美食之都,早餐更是丰富多彩,油炸的、水煎的、水煮的、锅烧的等等等等。

早餐种类虽多,但很多人都不会吃,无法发挥早餐最大的作用,达到营养均衡。

这些早餐最好少吃!

1.咸菜

咸菜属于腌制品,腌制品中含有非常多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和胃中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偶尔吃吃还可以,但总吃的话,癌可能就会找上门了。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2.油炸食品

在高温油炸下,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容易引起蛋白质高温变性,可能会生成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豆浆加油条是很多人早餐的标配,但油条属于油炸食品,最好少吃。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3.加工肉制品

热狗、培根、火腿、肉罐头等都是加工肉制品,其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其与肉类蛋白质反应后会生成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增加致癌的风险。

因此加工肉制品不适合经常吃,偶尔吃吃问题也不大。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需要包含这四类。

1.淀粉类主食

指的是碳水化合物,淀粉可以转化为葡萄糖,支持大脑进行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早上的工作学习效率,一定要吃一定量的淀粉类主食。

淀粉类主食有:包点、燕麦、杂粮粥、面条等。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2.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还能延缓胃的排空,延长餐后饱腹感。

优质蛋白质包括:奶类、豆类、蛋类,最好一顿早餐包含两种以上优质蛋白质。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3.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能为身体补充膳食纤维,达到营养均衡。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4.坚果

坚果富含钾、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

坚果不用多吃,大约15g左右即可。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早餐作为开启一天生活的第一顿,需以清淡为主,避免油炸熏烤等制作方式,这样不仅会让食物本身营养遭到破坏,还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不好。

吃早餐有三“不”

1.不吃冷的食物

早餐人的肌肉、神经和血管还未舒张,进食冰冷的食物会影响胃循环,导致血流不畅。

长期如此就会导致食欲变差,胃气受损,甚至破坏身体的免疫能力。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2.不要太晚吃早餐

7点到8点是吃早餐最合适的时间,这时候吃早餐身体新陈代谢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早餐吃太晚,离午餐太近,还会影响午餐的食欲,加重肠胃负担。

早餐和午餐最好间隔4~5小时。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3.不边走边吃

边走边吃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就会随着食物进入肠胃。

同时走路的频次、幅度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但身体忙于应付消耗较大的肌肉活动时,血液供给就会从消化系统转移到肌肉,引起消化不良。

不吃早餐伤胃又伤脑!活力满满的早晨需要营养早餐来开启

早餐很重要,吃的对吃的好一天才会有活力。你的早餐吃对了吗?从下个早餐开始,用营养早餐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吧!

感谢浏览,集药方舟·数字健康,智领未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早餐   营养   坚果   肉制品   主食   葡萄糖   肠胃   蛋白质   早晨   活力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