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其实,一路的行走,我是不愿意过早地亮出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地名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地名,也许其也会隐含着深刻的含义,比如罗布泊,虽然只有三个字,却显得那么空旷和神秘,因为这个词的空旷是超越现实意义的,而神秘,却会使人联想到沙漠腹地呈现的那些美丽而不可预知的事物。因此,在沙漠腹地,我是非常愿意去发现一些具有地域标志的地带,而罗布泊深处的一个只有2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无疑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从乌鲁木齐市出发,沿途要经过好几条公路的转换,连霍高速、吐和高速、国道218,国道218线是最终抵达目的地的道路,穿越然塔干拉玛干沙漠腹地的218国道,一路走来,其不断呈现的神秘和未知,也为罗布人村寨增添更多的神秘面纱。这个只有20余户人家的村庄,它的背景确实足够辽阔和广大,尤其是那些散落于胡杨深处或者海子周围的房屋,古朴而原始,如果要从地域上来讲,这二十余户人家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巴依”(当地语地主、富人之意)。走在这里,让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大地上与大地结合得最亲密的村庄,这些房屋的颜色呈现的土黄,与广袤的沙地融为一体,就像远古时代萌芽而出的隆起的地表和土丘。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而塔里木河,就像镶嵌在沙漠腹地的一条托起生命的飘带,它让这个沙漠腹地的日子变得不那么死寂和孤独,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植物,就会有生命的存在,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他们在逐渐变成金黄的胡杨林中飞起又落下,它们把自己打扮得异常的美丽,它们花花绿绿的羽翼就像黄色土地上的一种流动的星辰。它们肆无忌惮地鸣唱和亲昵,简直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原著居民。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当然,为了这大地上的美丽,胡杨、红柳以最大的毅力响应,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弯曲着躯体,拼了老命也站立在大地上,九千年的生命不朽,撑起了沙漠腹地的最美的生命风景。而这里的一个海子,恰恰是罗布人的生存之地。这个人口极少的村庄,既不进行农业生产,因为沙漠是长不出庄稼的,他们不牧,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适宜牧业和养殖。他们依湖而息,以渔为生,湖畔的以胡杨树做成的独木舟,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木盆,也是荡漾在湖面上的生命的摇篮。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这是沙漠腹地的一个孤立的岛屿,但历史的脚步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一个地域有时候会受到青睐,有时候,又会将其打入冷宫,罗布人小村庄在唐朝时期,也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一条“丝绸之路”的辉煌时代,曾经照亮这一方土地。而,朝代的更迭,以及古丝绸之路后来的没落,许多人人去往异地,而且一去不返,原始和宁静的重新回归,同时也遮蔽了曾经的繁华和神秘。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而留下来的这20余户人家,同样付出了巨大的艰难和勇气,看看这些房屋吧,原木搭建,木头的颜色还是其或者时期的颜色,好像从来就没有死去过一样,就像一颗硕大的被时光风雨变形的胡杨,但却不让人觉得是那种虚空和刻意地修饰。当然,作为原始的居民,这里自然也一直都在传承,如今,你能欣赏到这里的婚俗、舞蹈、歌谣、日常生活,这些古老而现实的元素,是注入人的精神和生命中的一种新的元素,无疑也是支持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几个主要因素。

新疆沙漠腹地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寨,不种不牧,他们靠什么生存?

来到海子边,当你也像罗布人一样,坐上独木舟来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篮摇动的意象很容易就让你回到了原初的童真,你将一张渔网撒向空中,渔网再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落入水中,无论你收起来的网中有无鱼儿,那都是一种回归原初心态的体验,而当你将渔网捕来的鱼儿交与岸上的人,与他们一起,就地烤制,是那种原始的古法烧烤,红柳木在炭火上吱吱作响、冒出汁液,再融入到鱼肉之中,烤熟后的鱼肉是那种具有胡杨味道的独特异香,这是这里的一种宁静的精神。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头条图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为作者观点,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腹地   罗布泊   沙漠   独木舟   村寨   渔网   新疆   村庄   国道   原始   神秘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