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洋务运动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了解历史、培养成一种发展的、动态的历史主义眼光,以此关注和审视现实。

在讲述“洋务运动”一目时,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经历30多年,它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开明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一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骤变时期,也是开风气的重要年代。

林则徐、魏源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响之后,中西间的武器较量使得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少数人意识到历史大变局的到来 西人东来,西学东渐,古老的中国被迫于现代的西方相接触”。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有进步作用,是反侵略是爱国的。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见解,是为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由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在清王朝遭到太平天国威胁;二是英法联军入侵的威胁。

教师还要进行补充:洋务运动是在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是在变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中发生和发展的。洋务运动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顺应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近代工商业、新式海陆军为中心,并相应地进行新式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以达到“自强”、“求富”,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由于人民起义被镇压,俄国、日本等国加强武装侵略,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洋务方针随之有所改善,即由制内为主而变为御外侮为主,大办新式海军,在经济方面由办军事工业为主变为办民用工业为主。洋务派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始终是以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局部变革作为走入近代化的原动力。在变专制为民主的思潮时,洋务派官僚“违反历史潮流,使这个变专制为民主的任务,历史的落到了戊戌维新派肩上。

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必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2.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洋务运动并不是以破产或失败而告终,而是以“结束”而告终。

[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   英法   鸦片战争   洋务派   封建主义   承上启下   思潮   资本主义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