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背景: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请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哪些条件呢?
1、经济基础:的发展
2、阶级基础:的壮大
当时,一些民主革命宣传家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这又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什么条件?
思想武器:西方的、等学说
3、思想基础:的传播重要阵地:和日本
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
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需要哪些条件?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其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19xx年8月,日本东京
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地位中国第一个的政党
5、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其中最为壮烈的是)
6、有利时机:风潮的兴起
7、其它条件: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二、经过:
1、爆发: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
2、高潮:成立和《中华民国临》颁布
时间:年元旦
①中华民国成立临时大总统:
国都、国旗: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内各民族
内容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人身、居住等自由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的政体
②《临时约法》实行制,总理由议会产生
(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防止他)
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
3、结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其原因:
①袁世凯是头子,握有重兵,对革命派软硬兼施
②替袁世凯撑腰,以多种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被迫
三、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2、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
②建立起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上述性质和功绩的相互关系如何?
性质是对功绩的,功绩是对性质的。
3、不足:
①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
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导致上述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①主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阻挠和破坏,其力量过于
随堂练习——《全品》第13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13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功绩   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   政党   资本主义   性质   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