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第一章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能力培养
分析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情况,找出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及进行早期资本输出,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列强不顾西方法律不许贩卖人口的规定,诱骗掠拐大量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劳动力,实质上是奴隶贸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难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本节基本为讲述课,为本学期研究性学习做准备,结合天津近代成为口岸城市列强对天津早期经济侵略的情况,参考书目:《天津租界》、《天津的五大道》等。
学生:布置学生小结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经济侵略方面的条款,并总结其特点。
查询有关资料作为教材补充。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是对本章前几节有关列强经济侵略的内容在理论上的小结。
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西方列强在19世纪中期,即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容,导出西方列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中国侵略的特点,主要是商品输出。
本节所列取得海关管理权,走私鸦片,掠夺劳动力,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早期资本输出等密切相关,反映资本主义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特点。
结合天津地方史,简介这一时期列强对天津的经济侵略的情况,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做准备。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问: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有关英国在经济上侵略我国的条款,主要有哪些?
答:赔款2100万银元(直接掠夺)
五口通商           便于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协定关税           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提供条件
    片面最惠国待遇
    等等
问: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特点是什么?
答:商品输出。
问:以上条款中最能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特点的是什么?
答:协定关税。(最直接最有利打入中国市场)
【新课教学】
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1.从关税协定到夺取海关管理权。
原因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为进一步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攫取海关管理权成为重要目标。
过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②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清朝海关监督吴健璋逃跑,海关业务瘫痪,驻上海的英、法、美三国领事,趁机派兵侵占了设在上海租界内的中国海关,夺取上海海关的管理权,他们迫使上海官吏接受英法美三国领事各派一个税务司管理上海海关,实行领事代征制。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官吏签订《上海海关征税规则》,建立税务管理委员会,外国委员处于多数。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教材小字部分也有介绍。)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口岸,由英国人总司其事。
④总理衙门建立后,任命英国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职达46年之久,赫德制定了殖民地性质的管理制度。
总税务司掌握海关行政、用人、财务大权,各地税务司只向总税务司个人负责,中国海关和地方海关的高级官吏由外国人担任,中国人只能充当下级职员。
影响
①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天津条约》附件规定值百抽五,但实际上洋商进出口货物远未到这个水准。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②海关税收是清政府一项重要财政收入,也是清政府举借外债,偿付赔款的重要抵押。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也就等于掌握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命脉。
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形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具体形式
①鸦片走私更猖狂
1840 1860年,走私鸦片比鸦片战争前40年增长了一倍多。
1858年,清政府被迫同意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但为了逃税,外国鸦片贩子仍猖狂走私。
这是西方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财富。
②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
1837 1839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增长近一倍半。(239万英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商品输入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压低价格收购原料
中国出口的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以丝茶为大宗,还有棉花、大豆、药材、猪鬃。
1842 1846年,茶出口达8400万磅
                  丝   达18000万包
1846 1856年,茶出口增长55%,达13000万磅
                  丝    增长3倍,达79000万磅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产品经商贩、大商人、买办,最终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工业国的重要原料,国际市场的需求又影响着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参考教材“阅读与思考”中的引文,武夷北苑农民争相种茶。)
中国出口贸易几乎掌握在外商手中,外商支配着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使之对外国资本产生依赖性。由于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价格,中国出口商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参考教材《续富国策》所述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有两重性,它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但由于这种变化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强行促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三、贩卖华工
1.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西方殖民地收买地痞流氓诱骗掠拐华工,将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剥削中国廉价劳动力,掠夺中国劳动力。
2.情况
①19世纪50年代,从广东贩卖出国的华工,每年约5万人。
《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殖民者诱拐华工更为猖獗。
②被拐骗的华工首先要立一张卖身契,人贩要在华工胸前烙印,标明运往何处。
③表示去古巴;p.表示去秘鲁……
华工被装上运华工的船只,时称“浮动地狱”。远渡重洋,船上生活条件恶劣,受到非人的待遇,有40% 50%华工未能达到目的地。
掠卖华工的实质就是奴隶贸易,充分暴露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蛮性、残酷性。
四、早期的资本输出
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但早期资本输出已开始。19世纪70年代以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1.形式
①办洋行
1854年,上海黄浦江已洋行林立,有120多家。
1867年,天津有洋行17家。
如:天津租界“英国皇家四大行”之一的仁记洋行,在宁夏设外庄,垄断收购羊毛,在包头设外庄垄断收购驼绒,在海拉尔设外庄垄断收购兽皮。
外商使用“标期汇票”套购中国大量农产品、特产。
②开银行
为适应贸易需要,方便汇兑。
最早在中国开设银行的是英国,英国人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外国银行,英国东方银行上海分行(丽如银行)。后建立了“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在天津的外商银行集中在英租界,今解放北路,有“天津华尔街”之称。
1870年英国在中国设银行(分行)17个,1890年,英国在中国设银行(分行)30个,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也在中国设银行,法国有法兰西银行分行,德国有德意志银行分行。
外商银行是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支柱。
③经营轮船公司
19世纪60年代开始,外国人投资在中国建立轮船公司。
如美旗昌轮船公司、英太古轮船公司。列强垄断中国的远洋、内河航道。如英太古轮船公司在天津与恰和公司一起把持天津进出口航运,积累了大量财富。
④设工厂
船坞。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维修船舶,外商擅自设船坞。如 1845年,英商在广州设柯拜船坞。柯拜船坞设在黄埔,1860年后有船坞四座,经营修理船舶等业务。
加工厂。为掠夺中国资源,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外商创办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如俄商1863年在汉口建立的顺丰砖茶厂,最初雇佣工人以手工制造砖茶,后建立使用蒸汽机的砖茶厂。
【本节小结】
1.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形式。
2.介绍天津近代列强侵略的情况。
【关于研究性课题】
1.天津近代“银行街”的出现及建筑风格。
2.天津的洋行。
背景资料
1.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咸丰八年十月十三日(1858年11月8日)签订于上海
第五款 一、向来洋药、铜钱、米谷、豆石、硝磺、白铅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
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叁拾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送。即《天津条约》第九条所载英民持照前往内地通商,并二十八条所载内地关税之例,与洋药无涉。其如何征税,听凭中国办理,嗣后遇修改税则,仍不得按照别定货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126页 中华书局1983年
2.关于允许华工出国
《中英北京条约(续增条约)》
第五款 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史,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省大史亦宜时与大英钦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127 128页 中华书局1983年
3.关于近代列强的资本输出
①洋行麇集,掠夺竞争
早期来华的一些洋行,包括所谓的“皇家四大行”恰和、太古、仁记、新泰兴,都是以贩卖鸦片起家的。迨至(天津条约)规定鸦片可以“洋药”名义进口,鸦片的输入乃更进一步合法化。这些洋行依仗租界的庇护及享有关税、航运等特权,使鸦片输入很快即占天津进口洋货的第一位。例如1861年进口鸦片为一千四百八十二担,1863年为三千七百四十九担,占天津洋货进口总值的36.4%。1865年增至五千六百五十四担;1866年更猛增至九千六百一十二担,价值达白银五百七十六万八千一百六十九万两。这不仅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而且由于鸦片不断输入中小城镇,毒气蔓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绝非统计数字所能概括。……
天津的洋行自从享有子口税的特殊权益以后,如虎添翼,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以及内蒙的广大城镇,遍设外庄或货栈,作为垄断收购的基地。怡和、仁记、新泰兴、平和、高林等洋行,在内地设立的外庄为数最多。怡和洋行的外庄,一年营业额最多时达到四百万两,仁记洋行的外庄,收购山货经常一次超过一百吨,收购绒毛一次也常达几十吨。由于收购的数量最大,仁记外庄在各货产地收购时,都居于垄断地位,例如仁记在宁夏的外庄垄断收购西宁毛,在包头的外庄垄断收购驼绒,在海拉尔的外庄专门收购兽皮等。不平等的关税制度为这些洋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农副产品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有很多洋行创办人起初来中国时都是赤手空拳;随身仅携带一只皮包。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和租界的庇护,在天津开设洋行后,为时不久,就变成腰缠累累的资本家。
洋行除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掠夺外,有的还经营惨无人道的贩卖华工的罪恶勾当。仁记洋行很早就干着这种卑劣野蛮的“生意”。它设有所谓“金矿局”,专门诱骗华工,付给少得可怜的安家费,然后运往南非洲、南洋群岛等殖民地,转卖给外国资本家,从事于开采金矿、开发橡胶园等各种苦工杂役。洋行从中榨取了血腥利润。
②垄断航运,扼制天津口岸
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工具 海上航运,当时几乎全部控制在洋行手中。恰和与太古两个洋行始终垄断着天津的航运事业,前后达数十年之久。它们不仅垄断着海上的远洋航运,内河航运也在其控制之下。
早在1861年,怡和洋行的麦克利恩来津,并于1867年正式成立怡和洋行天津分行,除贩运鸦片和经营其他进出口贸易外,主要是经营航运业务。怡和洋行的轮运,从南到北,自香港起,经广州、汕头、厦门、福州、上海、青岛、烟台、威海卫,直到天津,包括了中国沿海的各主要港口,控制了整个沿海的运输线。除此而外,它还代理很多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大口岸。在怡和的航运系统内,有客船和货船三十余艘,定期往返于天津至广州及上海两条航线。在中国内河,怡和的轮船也是通行无阻。
太古洋行也是以走私鸦片起家,后来转为经营航运的。太古洋行天津分行成立于1881年,初期设在英租界坝道(今台儿庄路)的办事处,只不过几间平房,拥有几艘旧船。后来凭借各种特权,进行种种掠夺活动,1886年以后与怡和一起,把持了天津进出口的航运。在五年之间即积累了大量资财,建立了天津太古洋行大楼。其业务范围除航运外,还兼营食糖、油漆、保险、驳船等业务,其中进口食糖,在天津长期居于垄断地位。
③操纵金融市场的外商银行
过去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即中街,今解放北路),外商银行大楼毗连,有“天津华尔街”之称。这些外商银行都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支柱。
各帝国主义国家银行集中设立在英租界,也足以说明英租界在经济侵略上的特殊位置。设立在这里的银行有: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美国花旗银行、运通银行、大通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比国的华比银行,以及合通银行、敦华银行、利华银行、天津商业放款银行、华北房地产抵押放款公司等。
在这些银行中,进行各种侵略活动最为突出的是汇丰银行,它几乎控制和垄断了晚清及北洋政府以来的金融财政。它向当时的历届政府提供大量的条件苛刻的借款,吸收王公贵族、军阀官僚搜刮来的大批存款,并通过垄断国际国内汇兑、发行纸币等手段,牟取了巨额利润,榨取了中国人民不可数计的财富。
选自《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   租界   洋行   华工   列强   英国   天津   鸦片   中国   势力   资本主义国家   银行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