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钱场:湖山寺探密

作者:董国华

湖山寺在古代是京山县南的名刹之一,久负盛名,被人称为“灵山”、“圣山”。吸引了大批天门、沔阳、汉川、京山的香客,香火鼎盛一时。后由于清末太平军的破坏、民国时期土匪的蹂躏、再加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炮击,终使这座数百年的古刹毁于一旦。听说有个老尼姑在山顶上修建了简易庙堂,暮鼓晨钟,坚守了二十多年,不由心生敬慕,有机会一定去拜访这位比丘尼,顺便欣赏一下湖山寺的风景。


2014年10月22日的下午,我和几个朋友从县城出发,驱车来到湖山寺脚下,原来此山位于钱场镇的刘岭村和方岭村之间。据说旧社会,湖山寺的四周有周、伍、裴、董四大姓,都想把湖山寺占为已有,互不相让,直到解放后,才以山顶为界,北边为方岭村,南边为刘岭村。湖山寺虽然海拔只有293米,但它处在江汉平原的边上,山体雄伟,虎踞龙蟠,周围一些小的山丘拱卫在侧,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更显出了湖山寺的鹤立鸡群了。


我们从刘岭村西边山脚下一条羊肠小道上山,两旁长着茂密的栗树林,石阶旁有一丛丛长得绿绿葱葱兰草样的植物,多得数不胜数,同行的张先生介绍,此花为彼岸花,花红如火,开花时没有茎叶,花谢后就是现在这个效果了,故有“花不见叶,叶不见花”的说法。传说人死后,黄泉道上尽是此花,没有第二种花卉。听他这样一说,再看看两边阴森森的密林,确有一种黄泉路上的感觉,后脊梁不禁一阵寒意,偶然发现中间竟杂处几株小黄花,才心中释然。


刘岭村西边山脚下一条羊肠小道



"花不见叶,叶不见花"的彼岸花(曼珠沙华)


导游张先生指着不远处的一片丛林,“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新四军在这里和日本鬼子打了一场遭遇战,为了掩护战友,新四军的一个江连长就牺牲在那个地方。那里有一个碑,据说还是当时的京钟县县长亲自立的。每年的清明节,烈士的后人都来这里扫墓。”

二十多分钟后,前面出现一堵古寨墙,底座全是巨石砌成,保存尚好,不由惊叹,古人真是了不起。张先生介绍,这是外墙,内面还有一层寨墙。越过墙头,出现一小块平地,中间却是石头砌成的一口古井,井口呈喇叭状,井底的水位很低,但清幽幽的。张先生说,此处为“青龙泉”,千年以来,此泉从未干过,水位也保持这样不变,只有大雨时水位稍高一点,但很快就恢复如旧,非常奇特。当地流传下来有这么几句山规戒律,“天干三年不枯,倾盆大雨不溢,可供千人饮水,不可灌溉田地。”泉水只能供山上的和尚和香客饮用,山下老百姓的庄稼宁可干死,任谁也不敢动这处泉水的。这眼泉水正对着西南边,与远在雁门口的西龙尾山这条青龙遥遥相对,传说此处泉眼正是青龙的饮水之源。而湖山寺东北边山脚下,有一处泉眼,名“白龙泉”,此泉专门灌溉山下二十多亩良田,与天门东龙尾山这条白龙也是遥遥相望,“白龙泉”正是这条白龙的饮水之源。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是有了这两眼以龙命名的泉水,给这座名山、名寺增添了不少的灵气。


石头砌成的一口古井,井口呈喇叭状,井底的水位很低,但清幽幽的

过了“ 青龙泉”,不一会就要到山顶了,果然上面还有一道寨墙,顺台阶而上,山顶地势平坦,极目四望,南面就是江汉平原,一马平川、阡陌纵横。怪不得名闻天下的晚明大儒李维桢对湖山寺的评价极高了,光绪版《京山县志》载:“湖山寺,即龙泉寺,在县南三十里,明正统中建。李大泌题僧募经云:县三十里而近有湖山,俯视竟陵诸湖,如在杖履下,而龙泉寺冠之。云物时相变易,登高望远为最胜。”


东龙尾山和西龙尾山和湖山寺遥遥相望,而湖山寺为一方风水宝地,京山南乡的一颗璀璨明珠,古人称其为“二龙戏珠”,莲花山和虎爪山脉在湖山寺的东北、正南方向,故易本烺在他的《竹枝词》里写道: 莲花虎爪与云齐,架壑支峰一望迷; 更有湖山珠在抱,敢教龙尾戏东西。

第二层台基上镶着一块圆形古碑,上面镌刻有“大湖山龙泉禅寺之记”,应该记载着龙泉寺的历史渊源,可惜下半部分不知到哪去了。此山原名大湖山,寺曰龙泉寺,俗名湖山寺,后来干脆这座山的名字也变成湖山寺了。

清代名人易境清,也就是易本烺的哥哥,游湖山寺时,也有诗作传世。

龙泉寺二首

易镜清

绝顶登临眼界宽,吾乡第一好峰峦;

千重云巘开生面, 百里湖天入大观。

打帽林花经雨亸,扑襟松翠袭人寒,

徘徊未觉斜阳杳,顿涌当空白玉盘。

本是毗庐古道场,旃檀犹带雨花香,

钟鱼响接诸天近,松桧影摇大地凉;

老衲穿云迎客辔,游人题句满僧房,

庐山倘得香山住,为筑炉峰旧草堂。

湖山寺山顶东北方有一条古道直通山脚伍家冲方向,半边路面用石块铺就,高低不平,石面上却磨得锃光发亮,可见昔日香客之多、香火之盛。还有半边路面却镶嵌着鹅卵石,因山路陡峭,这是古人为了上山的香客防滑而准备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此古道历经数百年,路面上的石块和鹅卵石却纹丝不动,确实神奇。


湖山寺山顶东北方有一条古道直通山脚伍家冲方向,半边路面用石块铺就,高低不平,石面上却磨得锃光发


此古道历经数百年,路面上的石块和鹅卵石却纹丝不动,确实神奇


山顶上却没看到气势恢宏的大殿,只有一栋简朴的民房,门口两株碗口粗的银杏树。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尼双手合十正和我们打招呼呢!我们走上前去,老人热情地搬出椅子让我们歇息。还进屋端出生姜茶,给我们止渴。我很奇怪老人一个人独居山巅达二十多年,就和她随意聊了起来。老人很健谈,出家前俗名朱从英,甲戌〈1934〉年乙亥〈正〉月出生在湖山寺东边的伍家冲,90年代初,她的十七岁的女儿夭折,接着就是儿媳妇去世,扔下两个年幼孩子。接二连三的不幸让老人痛不欲生,老人为了后人的平安,去找一位高僧指点迷津,高僧说她与佛有缘,吃斋念佛才能福荫后代。老人听了之后,如醍醐灌顶,因为从小生活在湖山寺脚下,对这座灵山有说不出来的感情,由于日本人在1942年炸毁了湖山寺,此寺已荒芜了五十年了,但时有香客上山,于是筹措资金,在湖山寺的原址上搭建起了一座简易庙宇。再到滴水寺拜圣莲法师〈幺和尚〉为师傅,圣莲法师根据字派,给她取法号果树。从此,果树在山上青灯礼佛,一呆就是二十多年,虽然已是八十高龄,但老人上山下山如履平地。



一栋简朴的民房,门口两株碗口粗的银杏树


老人很健谈,出家前俗名朱从英,甲戌〈1934〉年乙亥〈正〉月出生在湖山寺东边的伍家冲

老人说后山有一块飞来石,是这座山的镇山之石,那个地方风景更佳。张先生自告奋勇,便带领我们顺着山顶一路西行,转过屋后,却见两株五月果树立在后面,树身为多杆纠缠在一起,需两人才能合抱,此树的果实在农历五月成熟,酸甜可口,故称“五月果”。

大约走了五百米,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飞来石的地方,却见此处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巨大的矩形石块立在山岩上,好像是人为放在上面,甚为壮观,不与下面的岩石相连,石呈黄色,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的坑凹,人称其为“飞来石”,据说此石为太上老君炼丹时的垫炉石,被齐天大圣打翻炼丹炉时掉下来的。

从飞来石转回来,我继续和果树师傅聊天。果树说1942年的一天,有几个新四军从东北方向上山时,被驻扎在方家岭日军发现,于是火炮对准湖山寺,一阵狂轰滥炸,数百年的大殿轰然倒塌。

正在这时候,方岭村党支部书记潘士文带着博物馆的邓馆长和熊馆长一行上山了,他们是上来考察一些文物的。不愧为专业考古人员,他们很快就从数块残碑找到几块珍贵碑文,开始了紧张的拓片。其中有块碑是光绪九年,主持僧达嵩所立,名“条碑”,相当于针对主持和僧人的清规戒律。内有“地方建修庙宇必置田山原为供佛计,主持僧不得无故私废,废者逐。”原来庙宇是地方士绅捐资所建,和尚包括住持也要自力更生,否则就有炒鱿鱼的风险。“住持僧须要恪守清规,晨夕课诵,不可聚赌、酗酒、无故下山泛游,犯者逐。”“和尚至四十岁方许收徒,须光晓明山然后披剃……”,后面还有很多,原来当个和尚也不容易,压力山大啊!中间有两排蝇头小楷,有“粤匪窜境、甲寅兵燹……”字样,甲寅年为咸丰四年〈1854年〉,天平天国陈玉成攻武昌,双河团〈七宝山脚下〉孔昭潆在吴堰岭揭杆响应,太平军信上帝教,对学宫文庙无不捣毁,对道观寺庙无不焚毁,湖山寺和吴堰岭近在咫尺,估计那一次湖山寺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


另一块残碑字迹太小,依稀发现上有“民国十九年,赤匪贺寇”字样。1930年9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到过永隆、钱场一带,打土豪、分田地。此碑应为贺龙的部队撤走之后,当地士绅修复湖山寺所立。在红三军四次攻打京山、瓦庙集战役之前 ,此碑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丰富。

湖山寺南侧隐约可见武荆高速公路横过山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京山   江汉平原   太平军   香客   石块   山脚   果树   路面   山顶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