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中医应具备的客观认识

一、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中医理论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早已融入国人文化和日常生活习俗之中,却往往“日用而不知”。

二、中医是哲学医学,核心可以概括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医理论不仅涵盖物质层面,更包含有物质层面之外的“精气神”。

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基本诊断方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是中医治疗方法,砭石针刺汤药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导引、食疗是中医治疗手段;最终实现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四、中医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五、尽管中医维度很高,但真正能掌握其技的中医师却不多,尤其掌握其精髓,善用其法的大师少之又少。相反借助百姓不懂中医的“江湖郎中”却不少。古代读书入仕必读传统文化,从同一理论基础上到具体实际应用领域理论相通,培养中医郎中有广泛良好的人才基础,所谓“不成良相,便作良医”,容易达成。当下现实,所谓复兴中医,何其难也。更何况中医虽好,其局限之处和遭人诟病的种种弊端也是客观事实。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医不会消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黄帝内经   砭石   艾灸   中医   郎中   中华   传统文化   阴阳   层面   国人   客观   中医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