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对不起

我出生在北方的农村,村子离市区不远,骑个自行车也就十几分钟就到市区了。小时候在村里的村办小学上学,每天浑浑噩噩,没想过长大要什么。学习也是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从没想过要努力学习,爸爸妈妈也是每天忙于生计,也不会花多少时间监督学习什么的。只有看到邻居家孩子学习好了,才会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咋考那么好,你看看你!”。到了初二去了几次市区,看到了一列列火车飞驰而过。突然莫名的很羡慕那些可以在市里生活的人,也很羡慕那些可以坐火车奔波在路上的人。觉得他们生活很精彩。不像自己窝在一个小村庄,一日复一日,面对着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面朝黄土 背朝天忙忙碌碌一辈子。活的很没有意思。慢慢的有了想法,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外面上大学,我要到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

虽然有了想法有了动力,但初二才想学习 压力山大,而且在农村的学校也没有什么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极其堪忧。后来爸爸妈妈废了很大功夫安排我去我姑姑家住,并转到市里学校读书。我知道爸妈其实是有很大压力的,我学习基础并不好,而且那时候村里同龄的孩子基本很少有坚持读书读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像我这样读到大学,我们小学同班同学中只有我一个。当时肯定有左邻右舍的人会说些不好的话。我在姑姑家住了四年。虽然这四年是在亲姑姑家住的,但我也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我爸妈也是对这个姑姑格外的亲切也格外的礼仪周到。他们应该也是因为我住的久,希望礼仪周到些,我可以住的开心些。爸爸常说“礼多人不怪”。

等待考了大学,我因为影视和小说的影响,选了个远离家乡一千多公里的大学。我感觉爸妈应该是有些懵的,我填志愿爸妈根本不清楚,他们不了解怎么选志愿,也从不参与。但我选的这个大学,远在杭州。他们也就在电视上看过。只是他们也没有反对,只是默默的帮我准备上学的行囊,当然主要是学费和生活费。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费用,基本上一年省吃俭用也要接近一万,四年四万,他们要攒很多年了。

及至毕业,我又选择了留在南方。我好像从小到大,我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选择,他们从没有反对过,只是在默默的尽他们所能给我他们所能给的。只是想要我过的更开心。

然而,我毕业十七年了,也定居在南方,而爸妈还在老家。只是五年前,我因肠胃不好,整个人瘦弱不堪,已经瘦到脱相了,妈妈在视频中看到,转过头,默默的落泪。第二天,他们说要过来看看我。我自然是高兴的。

我与媳妇商量好,把儿子的房间腾出来,准备让他们住。一周不到,他们就来了。妈妈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路上一直都没想明白那个方向是东,那个是西。到家了。还没整明白,还在说,怎么这里和家乡不一样。甚至在住了两年后 还没想没想明白,那个是东西南北。

爸妈刚来,他们眼里有担忧,也有很多不清楚的东西。我感觉活了三十多年了,对爸妈没什么回报 还让他们这么操心。很不孝。

爸刚来,三天不到,就在家隔壁小区找了一个保洁的工作,说干的动就要干,等干不动了再要你们照顾。他们南方与我同住了三年,每天妈忙于做饭,想尽可能帮我调理好我虚弱的肠胃。爸每天去做保洁,贴补家用。我经常感觉自己很没用。爸妈六十多了,还在为我操劳。两年前,因为担心疫情,也因为很久没回老家了,爸妈选了一个疫情情况比较好的时候回家了。我一路上陪着他们回去,渐渐感觉他们老了,也有些担心回家后的生活。虽然家里有哥也有妹妹。

其实我也知道爸妈想着回家,还有一个原因,只是他们没说,那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婆媳问题。爸妈刚来时,还好媳妇和爸妈相处,还很融洽,后来因为孩子也上初中了,媳妇和爸妈,南方和北方习惯,年轻人和长辈之间观念冲突,习惯冲突不断。他们不想我为难。选择了回老家。

我感觉很窝囊,也很无奈。但是也很想对爸妈说,对不起。我辜负了你们的养育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姑姑   媳妇   市区   爸爸   路上   不好   妈妈   感觉   孩子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