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伴随着滚滚热浪,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也近在眼前了。今年从7.16日开始正式踏入初伏,一直到8月24日才能结束长达40多天的高温生活。在这上蒸下煮、酷暑难耐的伏天,就算是身体素质不错的年轻人都会出诸多不舒爽的情况,更别说中老年朋友了。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对于年轻人而言,在三伏天喝点冰镇饮料,能及时的清凉消暑。但中老年人可不建议采用此行为。所以入伏后,建议上年纪的朋友,一定要顺应时节的遵循传统,“常饮4茶,少做1事”或能舒舒服服度三伏。

“常饮4茶”

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其中还含有上百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但不同的茶叶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的好处。那现在正值高温、干燥的季节,建议大家饮上以下4杯茶,或能消暑润口,滋补身体。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第一种:绿茶

绿茶,有人喜欢它悠远的茶香,也有人喜欢它先苦后甘的口感。但入夏后更多人新喜欢它的是,饮下后给身间带来的一丝清凉。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未经过发酵制成的,其著名品种有: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等。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虽然说,绿茶的种植产地不同,但每一款绿茶的形状和口感都是颇具特色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价格区间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喝绿茶不宜过浓,也不宜空腹。

第二种:青驰菊茶

炎炎夏日,酷热难抗,泡一壶菊花茶,既能赏心悦目,也能够下火,可谓是相当惬意的事情了。但菊花茶的品种也是多样的,其中以青驰菊为代表的黄菊花更适用于当下。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青驰菊种植在开封,因长期得到黄河中下游的水源滋润以及壤土的滋养,这让菊花中富含了较多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如类黄酮、矿物质、菊甙等。除此之外,历代茶农在种植菊花时,始终坚持人工采摘、传统晾晒以及机器烘干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工,制成的菊花朵朵饱满精致、颜色金黄、香气四溢。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饮用时,随便取1朵菊花加入沸水,即可冲泡一杯口感甘冽清甜的菊花茶。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建议在炎夏换掉手中的啤酒杯,喝上几口滋味丰富的菊花茶来消消暑,去去火。

第三种:冬瓜茶

冬瓜作为夏季的应季蔬菜,既能炒制食用,又能将其熬成冬瓜茶喝,口感都是绝佳的。冬瓜除了做法多样外,它的价格也很亲民,而且果肉中的含水量还高达90%以上。当你口干、出汗量大时,饮上一口冬瓜茶或能轻松补足身体所需水分。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将冬瓜洗净去皮切丁,放入容器中,加入红糖搅拌均匀;然后放冰箱冷藏一晚,让冬瓜中的水分充分浸出;最后,将冷藏后的冬瓜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关小火慢慢熬至浓稠即可饮用。出锅的冬瓜汤汁浓郁,粘稠,取一勺加入热水冲泡,茶汤透亮红润,入口滋味甘甜,非常适合夏季饮用。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第四种:祺牧山楂片

进入伏天后,天气是越来越热了。这时候食欲差、乏力都会常常伴随着我们,对于上年纪的朋友而言,若是不吃饭就难以维持身体所需。此时,不妨喝上一杯酸酸甜甜的山楂茶来打开你的味蕾。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用新鲜的山楂直接泡水,营养元素难充分溶于水不说,余下的鲜果若储存不当也很容易氧化。那经过烘干后的祺牧山楂片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它以大果红润的山楂为原料,经过技术切片、人工除杂、自然晾晒的方式制成,加工好的山楂片皮薄肉厚,不含添加物,品质值得放心。

每当你不想吃饭时,可随手抓一把干山楂片泡水,那酸甜适中,维C满满的茶一杯下肚,别提多自在了。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少做1事”

这里所指的少做1事,是少吃剩饭剩菜。节俭是中老年人一直所尊崇的美德,但对于剩饭菜来说,还是不要再吃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湿度也越高,此时的食物更容易滋生细菌。如果进食隔夜饭菜,或会对身体不友好。

入伏后,建议中老年人:遵循老传统“饮4茶、少1事”,对身体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山楂片   身体   营养元素   伏天   菊花茶   中老年人   山楂   冬瓜   口感   绿茶   菊花   传统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