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反正要换 那得了“虫牙”要不要治疗?

乳牙反正要换 那得了“虫牙”要不要治疗?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乳牙患龋率较先前明显增多。许多家长认为“乳牙早晚要被替换,即使得了‘虫牙’也不需要治疗”。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吴礼安。

乳牙为什么更容易患龋?

吴礼安主任说,儿童易患龋,是与牙齿的形态结构、矿化程度和所处的口腔环境有关。乳牙牙颈部明显收缩,牙冠近颈1/3处隆起,牙与牙之间的接触为面的接触;乳磨牙冠部深而窄的点隙窝沟,乳前牙中存在的生理间隙,这些解剖形态特点均易滞留菌斑和食物残渣,成为不洁区。儿童时期乳牙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釉质和牙本质均比恒牙薄,乳牙的表层矿化不足,耐酸能力差等不利条件也是乳牙容易患龋的因素。

另外儿童的饮食多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且甜食多,如牛奶、糖、果汁、饼干点心等,这些食物含糖量高、粘稠性大,易附着于牙面发酵产酸,致龋力强。而且,儿童饮食中的纤维性食物少,通过食物磨擦牙面的自洁作用相对较差。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的睡眠时间长,在睡着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口唇不运动,唾液分泌明显减少,使口腔自动清洁牙面的作用降低。另外,很多家长在孩子不能自行刷牙的情况下,也不太注意清洁孩子的牙齿;待儿童学习自行刷牙后,也不认真协助和督促,而幼儿大多不可能主动认真刷牙,无法取得良好的刷牙效果。所以儿童口腔的自洁作用和机械的清洁作用都比成人差。这些因素导致乳牙比恒牙易患龋齿。

乳牙患龋后要不要及时治疗?

许多家长认为“乳牙早晚要被替换,不需要治疗”,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吴礼安主任表示,乳牙龋病及继发病变造成的后果,有时比恒牙龋病更广泛、更严重。

首先,乳牙龋病影响咀嚼功能,尤其在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时,咀嚼功能明显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儿童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故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也会降低。

其次,乳牙龋病会影响继承恒牙。乳牙龋病不治疗会慢慢进展成根尖周炎,长时间的慢性炎症会影响继承恒牙牙胚的发育。并且由龋病转化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在儿童期和病灶牙有关的疾病有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蛛网膜炎、肾炎等。

再次,乳牙龋病所致破损的牙冠及长时间慢性根尖周炎所致外露的牙根可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使局部接触的软组织形成慢性创伤性溃疡。

另外,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乳牙的崩坏和早失会影响正确发音。龋损会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区严重龋损时,会给儿童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日常该如何预防龋齿?

龋齿是由牙齿、食物、细菌、时间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预防龋齿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家长日常预防龋齿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好口腔卫生的维护,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牙刷、牙膏、牙线等机械性方法去除牙菌斑是预防龋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往往不能自觉认真地清洁牙齿,因而口腔清洁及维护需家长监督指导。需保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次刷牙不得少于3分钟,并且刷牙前要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牙颈部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再进行刷牙,以确保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其次,严格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糖代用品。精制食品、含糖量高的零食及饮料对牙齿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在保证摄糖量满足生长发育的同时,应控制儿童摄糖量及摄糖频率。例如在三餐之外,零食摄取应定时定量,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运用木糖醇等低甜度低致龋的糖来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减少龋齿发生。

最后,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当婴儿萌出第一颗牙时就应开始口腔健康检查,对于学龄前期儿童3-6个月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学龄儿童应每6个月进行检查,而不是等到患儿牙齿疼痛、甚至缺失时才进行检查治疗。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患龋风险评估及保健方式指导,同时通过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等措施,增强乳牙的抗龋力、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乳牙   恒牙   虫牙   病灶   龋齿   生长发育   牙齿   口腔   清洁   食物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