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春夏时节,潮湿与闷热共生,人体易为“湿”所困。


俗话说得好:“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因此,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


说了那么多湿气,那么湿邪究竟有啥特点呢?


邪湿特点主要有三: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壹图网


如果你3点都中了,那你就该好好祛下湿了!


它是春夏“祛湿菜”,

但前提是得吃对!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说到助阳除湿,人们想到的可能是生姜,却少有人会提到辣椒。


也许你会说,辣椒充其量就是一种蔬菜、一味佐料,祛湿应该谈不上吧?毕竟,也没见医生在药方里会用到辣椒啊!


事实并非如此。


辣椒,除了在菜市场、厨房里深藏功与名外,它还有诸多药用功效。


中医认为,辣椒味辛,性温、热,有开胃消食、温中散寒、祛湿、行血消瘀、导滞、快大肠等功效。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壹图网


相信吃辣的人都深有体会:餐桌上有辣椒,饭也能吃得香一点;没胃口时配点辣椒,胃口也会好一点......


这跟中医说的“辣椒有开胃、消食、导滞、快大肠”就是一个意思。


至于散寒除湿,更是辣椒的“主业”。


《中国药典》称,辣椒的性味为“辛,热”。


所谓“辛”,为中医“五味”中的一种,特点是能散能行。“能散”,即能把人体内的邪气发散出去;“能行”,即促进气血运行。


吃了辣椒,气血畅顺、血行加速、毛孔畅达、汗出透背,体内潜藏的寒气湿气就被带出体外了。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壹图网


有人看到这可能会说了,我吃了辣椒只会上火,压根没感受到寒湿尽散啊,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可是问到点上了!要是想通过吃辣椒祛湿,还得看你处在什么环境,属于什么体质。


先说环境——


如川渝贵一带和岭南地区。


川贵渝一带,全年多雨,水域又多又广,再加上当地地形多为盆地、高原和山地,湿气不易扩散开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体内就容易郁积湿气。


此时吃点辛辣的辣椒,能使血行加速,毛孔畅达、汗出透背,体内的寒气湿气就被驱赶出体内了。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壹图网


清代末年的《清稗类钞》就记载着:“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而岭南地区接近热带,气候更加炎热,也就显得更热更湿。因此,岭南人多属湿热体质。


辣椒性本偏热,此时吃性热的辣椒,势必会加重体内湿热,人自然就容易上火了。



再来说说体质——


一般来说,寒湿体质、阳虚体质者,大多适合吃点辣椒,以助驱散体内的湿寒之气,且不易上火。


而湿热体质、阴虚体质者,则要尽量少吃辣,以免加重湿热症状。


夏吃木棉花,祛湿顶呱呱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淡,性凉,归脾经、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


在民间,木棉花广受欢迎。尤其是多湿多热的岭南地区,常有人去捡拾落花,回家晒干后,用来煮“祛湿茶”。


经过晒干或烘干的木棉花,的确是一味药食两用的祛湿佳品。


用木棉花来煲祛湿茶、祛湿汤,便是岭南人地道的健脾化湿食疗法。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壹图网


在此,给大家推荐一道五花茶:


做法:取木棉花10克、金银花5克、槐花10克、鸡蛋花10克、野菊花5克,洗净后进行冲泡,可代茶饮用。


营养点评:五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祛湿的功效,可用于防治春夏时节常见的风热、暑湿感冒,但虚寒者不宜饮用。


此外,暑湿天若出汗多、感到烦热,可单用木棉花煮水饮用。



祛湿除了吃吃喝喝外,还可以试着按揉或拍打身体这2处“祛湿口”——


按揉身体2个“祛湿口”,

湿气哗哗排出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1、阴陵泉穴:健脾化湿


取穴: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家庭医生自制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而脾有运化水湿之功,故而在临床上,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第一穴”之称。


日常,人们可通过按揉来刺激阴陵泉穴,同时配伍按揉足三里、承山、丰隆3穴,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每天坚持按揉10分钟左右。


Tips: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2、委中穴:畅通水道


取穴: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湿气怕这“除湿菜”“祛湿花”!陈年湿气哗哗排、健脾养胃顶呱呱

图源:家庭医生自制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此处若是不通畅,湿气则难以排出体内,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操作:每周或隔周在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出痧反应。


与此同时,配伍拍打腋窝的极泉穴和肘窝的曲池穴,能增强祛湿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湿气   委中   木棉花   湿热   岭南   体质   辣椒   功效   体内   中医   养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