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

今天说说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单举手”和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传统练法上,这两式是分开练习的。但是著名中医养生专家胡海牙先生建议把两式一起当一招练习,说效果更好。而且他本人和其弟子武国忠都说根据修习经验,放在一起确实比单独练习更佳。

我们先不说中医专家武国忠的意见,先看下传统练法中其关键是什么?这两式主要功效是什么?

我们还是参考以下两个版本:

版本一: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版本,根据李政初主编书。

版本二:少林八段锦版本,根据释行宇主编书。


1.国家体育总局版本:八段锦第三式和第四式动作、要点、功效


1.1 体育总局版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分析


1.1.1 “调理脾胃须举手”(该版本名称)主要动作


动作一:预备式:肩宽马步,双手抱掌,掌心向上,膝盖微曲。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二:左托右按:双腿慢慢直;左手顺势托,面前外旋臂,左掌向上托,掌心上掌指右;右掌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伸,掌指向前弯。臂肘关节有弧度,双眼平视看向前,上托下按缓停弹。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三:回复预备式:松腰屈膝重心下,左臂屈肘落腹前,右掌回旋靠左掌,掌心向上对指尖。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四、五、六重复,变成右托左按。


1.1.2 单举手要点:

① 肩关节充分上拉下沉;

② 上下同时对拉;

③ 上撑下按,力达掌根。


1.1.3 单举手功效:


① 调理脾胃:因为刺激腹部、胸部相关经络和背部俞穴,可调理脾胃和脏腹。

② 调理脊柱:因为锻炼了椎骨间的小关节和肌肉,增强了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③ 改善腑脏:通过上下对拉,锻炼肌肉,有效防止颈部、肩部、腰部等关节疾病;还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按摩作用,改善腑脏经络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版本动作要点和功效:通过上撑下按,主要是肌肉和关节运动作用下,起到活动肩、上肢、腰部筋骨和按摩经络作用。


1.2 国家体育总局版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分析


1.2.1 五劳七伤向后瞧主要动作

动作一:直立掌后摆:脚与肩宽直立站,预备抱掌臂内旋,双臂伸直掌心后,指尖下探眼看前。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二:两臂外旋向后展,掌心向外两侧伸,头左后转目跟随,头顶肩沉固片刻。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三:松腰沉髋膝微屈,双臂内旋按腰边,头正目前掌心下,回到起势一边完。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四到六重复动作,头向右转。


1.2.2 国家体育总局版“向后瞧”要点:

① 转头时,身体不动;

② 转头与旋臂幅度尽可能大,速度缓慢有节奏;

③ 头向上顶,肩向下沉,形成拉伸。


1.2.3 国家体育总局版“向后瞧”功效

① 缓解身体疲劳:牵拉胸腔、腹腔,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

② 防止五劳七伤:增加颈部运动,提升颈部和肩关节周围肌肉群收缩力,刺激大椎穴。

(此版本认为五劳是“心、肝、脾、肺、肾”劳损,七伤是“喜、怒、悲、忧、恐、惊、思”伤。)


2.少林八段锦版本:八段锦第三式和第四式动作、要点、功效


2.1 少林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分析


2.1.1 少林八段锦 “调理脾胃须单举”(该版本名称)主要动作

动作一:预备式:肩宽直立,双掌相叠肚脐高(右上左下与动作二配合,左举右按相反)掌心向上目视前。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二:右举左按:右掌上托外臂旋,举到颈前掌外翻;左掌微上内旋下,按至左髋掌根按。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三:右上托左后摆:右掌继续向上托,经面举至头右高,掌心向上指向左,肘节微屈眼跟看;左臂外旋向后移,掌心向后屁股边。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四:抱球式:收右手左右回腹前,右手向下左手上,掌心相对如抱球,准备旋转换托按。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五、六、七、八重复前面动作。


2.1.2 少林八段锦单举手要点:

① 上撑下按,力达掌根;

② 舒胸展体,拔长腰脊。


2.1.3 单举手功效:

① 左右上肢一松一紧上下对拉,静力牵涨,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按摩作用,改善腑脏特别是消化系统机能;梳理经络,调和气血;刺激腹部和背部穴位,调理脾胃和腑脏经络。

② 左右上肢对拉,脊柱各椎骨间小关节协同运动,肌肉张力变化,关节得到运动,软组织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灵活性和稳定性,对颈肩腰关节疾病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备注:第三式两种练法区别:少林八段锦主要是身体直立,不强调坐胯,要点和第一版本类似,增加细节舒胸展体,拔长腰脊。

功效表达基本一致。


2.2 少林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动作分析


2.2.1 少林八段锦五劳七伤向后瞧主要动作

动作一:预备式:两脚肩宽,双手自然垂两边。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二:头左转:身体不动,头左转,眼睛看左。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三:头转肩随:头继续左后转,同时身体随后侧转,目视后方。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四:回预备式:头回正,回到预备式。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五到八,重复,方向相反。


2.2.2 向后瞧动作要点:

① 头上顶,肩下沉;

② 转体时,两肩后张;

③ 两手不动,自然下垂与头转肩转形成张力。


2.2.3 向后瞧功效:

① 头部和身体扭转静力牵张,扩张牵拉胸腹内脏。

② 向后瞧转头使得脊柱两侧肌肉舒缩运动,刺激俞穴以及大椎穴。

③ 向后瞧脊柱微微反弓刺激督脉,还可以使胸腹向前伸刺激任脉。

④ 增加颈部肩关节运动,活动眼肌,预防眼肌、肩颈病患。

⑤ 改善脑补血液循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

(此版本认为五劳是心肝脾肺肾劳损,七伤是喜怒悲忧恐惊思伤。)


备注:第四式体育总局版和少林版八段锦主要区别是:少林八段锦向后瞧增加了身体后转;体育总局版增加了手部动作。但核心都是转动带动肩和脊椎周边肌肉运动,刺激相关穴位。


3.为啥胡海牙版八段锦将两式整合一起效果更好


3.1两种版本动作和相关功效分析的几点结论:


① 单手举和向后瞧主要活动部位:腹胸、肩颈、脊椎。

② 两者功效类似:虽然有调理脾胃和五劳七伤之分,但实际上功效类似。

③ 两个动作连接运动幅度更到位:通过两式动作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单手举同时向后瞧,可以更大幅度上托下按,活动肩颈和脊椎。


3.2 胡海牙版本练法的特点优势

胡海牙版本结合了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版本和少林八段锦以及其他内家拳练法,单举手时,上托下按同时腰部带动上半身向后转,同时增加暗劲动作。具体如下:

动作一:预备式:同少林八段锦,全身放松,脚与肩宽,两手自然下垂。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二:上托下按:两手指尖相对,从胸前开始,右手掌心向上,慢慢托举,左手内旋掌心向下,慢慢下按;右手托到头右侧时,自然外旋形成托天状,左手下压。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三:旋转顶劲:右手托到不能再托,左右压到不能再压,腰部带动上半身左转,转到不能再转,右手和左手同时用暗劲一个上举一个下压,眼睛用力瞧右后跟。这样同时举、压、瞧连续暗劲冲八次。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配图与动作不一致,仅示意转头。

动作四:回预备式。

八段锦动作研究成果3:中医胡海牙为何将第三第四式变一招练习

动作五到八:相反方向重复动作。


胡海牙弟子著名中医武国忠根据胡海牙版本解释说:《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五劳损伤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解释说,劳,太过,强调任何事情不能过度。比如现在上班族,过劳最多的是久视伤血和久坐伤肉。


可惜,武国忠先生解释时手机没有现在流行。估计,现在还要加一个“久低头”。

又说,七伤主要是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武国忠认为五劳七伤根本在于“不能守中”,不能做到《道德经》所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对于现代人而言,守中太麻烦,太难。伤脾胃和五劳七伤也不是什么事,因为可以练习八段锦,特别是可以把“调理脾胃单举手”和“五劳七伤向后瞧”一起练。


2022年5月卫昌于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上托   少林   动作   脾胃   脊柱   研究成果   掌心   功效   要点   中医   身体   版本   段锦   胡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