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三国游(5)西班牙

二、西班牙

西班牙,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西邻葡萄牙,东北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是多山国家。

2017年6月20日,中午11点30分,我们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乘车出发,向西班牙的梅里达行驶,全程287千米,大约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梅里达。

1、梅里达

它是西班牙最漂亮的城市,是埃斯特列马杜拉自治区首府所在地,人口约5.3万人。该市,原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所建殖民地。古罗马杰出的建筑工艺,风韵仍存,成为人类可以共享的宝贵遗产,我们走进梅里达,眼目所及,觉得整个梅里达是个历史博物馆。

A、梅里达圆形剧场

该剧场,是罗马开国君主奥古斯都于公元前15年修建,并指派他的女婿阿格里巴将军督办。奥古斯都建造一座剧场为什么要这样慎重呢?我们翻看他的统治方略就有这样一条:大兴娱乐活动以愉悦罗马市民,他在罗马城是这样,在梅里达也是这样。百姓沉湎于愉悦,自然便于统治。修建剧场,与殖民统治有关联,当然要高度重视。

我们进入剧场,就被剧场规模宏大、设计奇巧所震撼。舞台前面,混泥土所筑红白墙壁,光滑如镜。壁前放置数尊名人高大石雕像,其中有一些雕像是帝国高级军事将领,还有一些是罗马

南欧三国游(5)西班牙

(梅里达小镇街景)


诸神。这些雕像显示了强大权势和宗教信仰。

现在看到的雕像为复制品,真品收藏于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那是价值连城的国家瑰宝。

对殖民者来说,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呀!像前又竖立上下两排32根大理石圆柱,构成石柱廊,外看像是神殿。

这“神殿”,既是舞台的梦幻背景,同时还是舞台音乐效果的设施。舞台上乐音歌声,圆润、浑厚、悠远,与那空洞石廊有一定的关系。舞台地板下方设有暗道,便于技工往来变换布景,剧场还可以用帆布顶棚遮阳或隔雨。中间靠近舞台地面光洁如玉的半圆形场地,是乐池。从乐池宽阔,我们想象到当年乐队庞大、乐器众多、演出盛况。半圆阶梯形的观众席,可容纳6000人,从这庞大的观众席,我们想象到古时梅里达是人丁兴旺,富裕一方。观众席,分成几个区域。靠舞台最前面一排、二排,据说是坐皇族权贵,后面是坐奴隶主贵族和显要居民,普通居民坐在阶梯中段,再后面是坐本地居民和穷人、自由奴隶。那些奴隶和妇女,就是坐在最后面了,等级何等森严!至于看演出,要不要购票,则无从考证。

观众席之间,有多个向外通道,用来分流人员,既避免观众拥挤,又避免上等人与下等人相遇,防止权贵的尊严外露有失。

游客中有人在舞台上开喉歌唱,没有扩音器,那歌声珠圆玉润,轻柔悠长,大家称赞梅里达古人聪明绝顶。

该剧场,至今还在使用。梅里达古典戏剧节,每年夏天在此举办,人们终于站在两千年前的舞台上,跟随古人演绎历史波澜跌宕的伟大传奇!

梅里达古罗马剧场

罗马君王建剧场,为娱百姓忘刀伤。

斯都随梦化尘土,一座殿堂万世香。

[注] 斯都,指奥古斯都,罗马开国君主。


B、梅里达斗兽场

梅里达斗兽场,建于公元前8年,在梅里达剧场对面。但是,没有梅里达剧场保存得那样完好,而是破损不堪。不过,原来的庞大规模、美貌身姿,还是能根据有关资料推演出来。

我们站在竞技场旁边,眼观宽阔的场地,是个椭圆形,长

南欧三国游(5)西班牙

(在中国餐馆就餐)


126米,宽102米。中间是大土坑。据说这土坑,原来下面有暗道,暗道通向竞技场四周底层房屋。房屋的斗士和各类动物,就是通过暗道,忽然吊出斗兽场中心,产生突兀迷幻的舞台效果。

该斗兽场,四周围墙还在,只是成为断壁残垣,根据复原画面,围墙约高50米,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顶阁屋檐下面排列着几百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露天斗兽场的遮阳或遮雨的帆布,使观众有一个看节目的好心情。

周边围墙的第四层,向斗兽场地,逐步下降,形成阶梯形,其阶梯形的下面,均用环形拱廊撑起(拱廊是罗马人首创),形成观众席,据说可容纳14000人,我们从中想象到当时角斗场面是何等宏大、何等热闹!可与今天的足球赛媲美。观众席,分五个区域,最下面前排是第一区,是皇族权贵及其幕僚使用,后面第二区,贵族使用,再后面第三区,富人使用,再次后面第四区,普通百姓使用,最后第五区,奴隶、穷人和妇女使用。观众席,处处表现等级森严。

观众席区域之间,有许多向外的通道,人员疏散时间15分到30分钟。观众通过票上的通道拱门、区域、排数、坐次,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座位。可见2000多年前的设计匠心,与今天相同。

斗兽场,不仅是人与兽斗,还有人与人斗。据说斗兽的“兽”,有各种兽,如老虎、狮子等,它们是殖民者罗马人从各地高价买来的。首先兽与兽斗,胜者,与人斗。人胜者,再与人斗。斗士,大都是奴隶和俘虏,他们牛马不如,过着暗无天日凄苦生活,希

南欧三国游(5)西班牙

(梅里达郊区)


望通过角斗,赢得大奖,或改变奴隶命运,当个自由民,跳出苦海。这就是斗士不绝的原因。在博斗中,血水四溅,败者嘶烈惨叫,王公贵妇、高官显爵及广大观众激情四射,纵欲狂笑。这就是角斗的魅力。在残酷角斗中带来观众刺激性的欢笑,使人们忘记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这就是罗马殖民者要大兴土木、大建斗兽场的目的。

角斗士,必须参加角斗学校培训。培训角斗双方有规定: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具,对手是持短剑和盾牌,决斗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我听着当地导游这番介绍,仿佛看到当时决斗的残酷而血腥的场面。

斗兽场还有许多附属工程,现在都已破残、荒废。原来的喷泉,现是绿草萋萋。拱门群组成的过道两旁,有许多房间,除关押斗士和野兽之外,还有训练室、浴室、医务室等。过道中有神龛,角斗士在角斗前要拜神,求神恩赐好运。过道中一些高矮不等的石柱,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据说那些高大石柱,是原角斗画廊的残存,那矮小石柱,是拉扯顶棚的系绳柱,可见工程功能很周全。

梅里达斗兽场,据说废弃的原因,是殖民者罗马人改信基督教。血腥角斗,与基督教信奉上帝慈爱信仰相违,于是斗兽场便失去“斗”的功能,没有存在的意义。斗兽场的石料等建材,逐渐被取去做了教堂等建筑工程。罗马人,先是大杀基督教徒,后又信奉基督教,出尔反尔,他们名是改恶为善,而实是要玩弄花样为自己统治服务。

没有看到历时两千多年的斗兽场的原貌,总有些遗憾。

该斗兽场设计者是谁呢?不可考,只知道他是世界顶级设计师。

梅里达斗兽场

奴工兴建血流干,而今断壁抱残垣。

恢宏壮丽奇珍宝,毁在君王一念间。

南欧三国游(5)西班牙

(梅里达斗兽场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西班牙   南欧   拱廊   基督教   殖民者   罗马   观众席   暗道   奴隶   剧场   舞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