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伴我行:给孩子报辅导班之前,参考一下《论语·学而》第六章

许多年轻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可是无论在家里、在外面,往往忽视或放任了最最根本的教育内容。

就算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是关注文化课考试成绩多,关注学生才艺多,探索学生的心灵塑造少。

培养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什么应该放在首要位置?

《论语·学而》第六章有段经典论述,与“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育原则异曲同工,我们给孩子报辅导班之前,不妨参考一下。

原文注释——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论语》主要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简言之,都指晚辈。

入:指进入到父母的住处;指在家里。

孝:指尊敬关爱父母。

出:走出家门,学习或工作。

弟:同“悌”;尊敬关爱兄弟姐妹。

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同窗同事。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信:诚信。

仁:指具有仁德的人。

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或剩余的精力。

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憨聊译注——

孔子说:“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家里,在父母跟前要孝顺;走出家门学习或工作要敬爱师长、同窗、同事;说话要谨慎,要言而有信;在社会上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你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和一些才艺。”

憨聊俗解——

作为教育家,孔子极其重视德育的作用,本章,对孩子应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孩子成长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之才,这是教育的目标、目的,给孩子报辅导班,是为了孩子好,当然也是为了将来孩子对自己好,对社会好、对国家好。

孔子主张,培养人应当先修德,再学知识。具体路径应当从家庭伦理教育入手,这一课没有上好,花钱上辅导班,就应该缓一缓。

要教育孩子,在家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走出家门,学习工作、为人处世,做到严谨守信,尊重友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根基打好以后,再进行文化知识和才艺的学习。

“首善孝为先”。《论语》中的“孝”,可泛指敬爱父母和师长,“悌”可泛指友爱同窗、同事和众人。

“谨而信”,是孔子在告诫弟子,学习做人要先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小心谨慎,不要随意承诺,要做到言而有信。

“泛爱众”,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有着广阔的胸襟,能够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保持着友爱的态度。真要修到如此境界却是极为不易的。

“亲仁”,亲近那些有道德的人,与他们做朋友,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争取做个有道德的人。

只有做到“孝”“弟”“信”“爱”,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良好的规范,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若是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些文化知识了。不管你想当文学家也好,还是当科学家也罢,或是做艺术家也行,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去学,可前提是先学做人,否则,祸患无穷。

儒学的人生第一课便是做人,要求从小就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习各种知识。

德育优先原则,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德高才浅,只是这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的问题;无德有才,则是危害社会的问题了。有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者,也是学富五车,可给他人,给社会,给自己,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

智商很高,品德缺失,对于父母、家庭、社会、及自己,都是一个遗憾。在缺少仁德的情况下学习文化知识,属于本末倒置,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好人。

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却更加重要。一个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再去学习文化知识,才会离成功更近,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

两厅为什么要强力推进“双减”?

说直接了,就是我们下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业负担占用了大量的学做人时间,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者对祖训“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漠视与抱怨。

深思现在,展望未来,减校内课业,减校外培训,是非常正确的政策措施。

每位明智的家长,我们也应该把培养自己孩子的做人看得比学文化和才艺更重要。

浅悟零存——

从伦理道德和衣食住行的文明礼仪入手,在家里和外面,先教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花钱进辅导班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才艺。

经典伴我行:给孩子报辅导班之前,参考一下《论语·学而》第六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论语   辅导班   仁德   行有余力   孔子   才艺   父母   社会   经典   知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