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食饮健康不可忘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 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地区都到了一年中的严寒时期,上海地区则通常会频频受到南下寒潮的侵袭,持续低温,体感极为寒冷。

1 饮食要点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

大寒是冬季闭藏的最后一个节气,逐渐过渡到生发的立春。所以,这个节气的日常饮食起居不仅要符合闭藏的要求,还应为生发做准备。

大寒饮食应以保阴潜阳、健脾消滞为原则。进补的量应逐渐减少,以慢慢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如在吃温补的肉类时,不宜再多吃生姜、大葱等辛散的食物,也不适合大量饮酒。

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 如怀山药、山楂、柚子等。

菠菜

菠菜在蔬菜界有“ 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钙质、铁质、辅酶Q10 等多种营养素。

冬季菠菜叶肉肥厚口感软糯, 最是当季人气蔬菜。烧汤、凉拌、单炒均可,还是火锅的必备伙伴。菠菜草酸含量较高, 因此最好先焯水再烹饪。

黑木耳

黑木耳性平味甘, 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可食、可药、可补,有“ 素中之荤” 之美誉。

黑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及放射性物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防辐射的作用。

作为典型的黑色食物,对应“冬季养肾”,黑木耳在寒冷时节往往是家常餐桌上的常客。可拌、可炒亦可入汤,还可以和红枣搭配炖煮养颜的甜品。

松子

松子是松树的种子,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它性味甘温,具有滋润止咳、滑肠通便、养血补液的功效。

生松子炒熟,就是我们熟悉的坚果松子,可以当零食吃,也可以做成各种菜肴和点心。

2 寒头暖足避邪侵

俗话说:大寒大寒, 防风御寒。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一般情况下人的头部总以相对地保持寒凉为好。冬季经常用冷水洗一洗脸,可以清醒头脑、提高思维及反应能力。长年坚持用冷水洗脸还能预防感冒。

与头相反,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而有“寒从脚起,冷从腿来” 之俗语,一旦足部受凉,也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鼻咽部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因此,建议睡前可用热水泡脚, 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

公共健康学院教授 沈红艺

大寒时节,食饮健康不可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寒   黑木耳   松子   节气   菠菜   年中   时节   功效   冬季   蔬菜   食物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