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图象的合成

教学对象

1 、高一年级学生

2 、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3 、对 photoshop 有一点基本的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利用选区工具在某张图片中选取特定对象;

2、让学生掌握由多个图层合成一张新的图片;

3、体验创意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准确剪切对象,使合成后的作品逼真 教学难点

如何使合成的作品有创意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 播放一组图片

• 播放由这组图片中不同的图片合成新的有创意的图片效果图

欣赏作品

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提出

提问:1、从刚才的播放的一系列图片中你们对哪一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 、你知道它是利用什么工具怎样做出来的吗?

学生回答问题

让学生产生问题,是啊“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我能想到能做到吗?” 剖析问题

作品妙在由两张毫不关联的图片经过抠选合并加工让人产生了新意,有灵光一现的感觉,它是由我们上次课学习的 photoshop 软件合成的。同学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灵光一现也变成现实啊?

学生互动

观察学生,看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程度 实例演示

• 选择学生较感兴趣的一张效果图分析;

• 根据选取对象的特点选择抠图工具抠选对象

矩形工具:选取相对较规则的对象时选用

套索工具:选取不规则对象时选用

魔术棒工具:选取对象与背景色有较大差别时选用

• 利用移动工具或复制粘贴的方法把抠选的对象移植到另一张图片上

• 添加文字,提升效果图的创意

• 保存效果图

学生观看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操作步骤 设置任务学习实践

• 提供图片资源,允许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图片

• 由一张或多张图片合成一张有创意的效果图

• 保存作品到教师机本班的文件夹下

学生上机练习

发散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品评价

提出问题: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共享的请举手,然后播放举手学生的作品

适当点评作品

同学之间互评

作品创作者对创意的解释

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思维飞跃

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小结

归纳这次课主要学习的知识点,肯定学生的能力,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创意   灵光   效果图   图象   思维   对象   能力   工具   作品   学生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