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多媒体作品合成;

“精彩的缙中社团”多媒体作品的合成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  邮编:321004   潘晓锋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本节课内容为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多媒体作品创作”中的第4.2小节——多媒体作品的合成。第四章内容是学生在完成作品规划设计和多媒体素材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让学生体验作品制作与合成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创作、交流、合作等信息素养。

4.2节的内容为学生利用“flash”多媒体创作合成工具,进行多媒体作品结构的构建、场景内容的编辑制作和场景的合成导航。本节内容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作品结构的设计,设计作品由哪些场景模块构成,每个场景模块是由那些内容组成,形成制作脚本;其次是根据制作脚本利用收集好的素材完成场景的制作;最后是通过设置按钮动作设置实现场景间的导航。由于一个多媒体作品通常比较庞大,一个人独立完成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把本节内容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在主题确定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社团模块进行脚本设计。第二课时在脚本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发挥自己创意进行单场景的制作,并把单场景作品上传到教学系统中。第三课时学生在教学系统中下载优秀的单场景作品,进行场景的合成及场景间的导航,完成多媒体作品合成。

本节课是我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要求学生在教学系统中观看各个社团的单场景作品,并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论,产生制作需求,如何把这些单场景作品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下载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多场景的合成制作及场景间的导航制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学生。通过前面单元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了场景、元件、层、帧等的概念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元件的建立、使用及补间动画的创建,并有单场景设计和编辑的经验。但不具备合成多媒体作品,制作完整的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场景的添加,多场景的合成技术。

(2)掌握动作按钮设置,实现场景间的导航。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欣赏、评论、比较单场景作品过程中,关注运用了哪些“flash”知识,关注一个作品的表现力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

(2)让学生通过下载同学的单场景作品来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在制作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创作作品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反思评价、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通过多媒体作品合理的展示和表达身边的事,感受创作的无限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过程;作品多场景的合成;多场景间的动作按钮的设置。

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动作按钮命令,实现场景间的导航。

五、教学策略

本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两次课学生制作完成单场景作品的基础上展开的。首先让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选择下载优秀的单场景学生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与作品有了优劣的判断,有了比较和分析。为了更好的表现学校社团,产生了制作完整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其次学生利用同学的单场景作品进行多场景的合成,在合成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影片进行测试,在测试影片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与学生探讨影片播放时无法控制和导航的问题,提出帧命令和动作按钮命令的设置,完成作品导航设置这一解决多媒体作品合成的方法。

1、在该课中贯彻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同学的单场景作品进行合成制作。

2、在“做中学”,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利用制作提示解决问题。

3、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对程度好的学生提出进一步改进作品的实现方法。

4、在作品展示评价阶段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和批判思想培养。

六、课前准备

asp动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的调试,服务器环境:winserverxx , iis 6.0 。

七、教学过程实录

(一)[情景创设]:引出“多媒体作品合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展示一张精美的缙云中学照片。

设问:大家是否知道这张照片是谁拍摄的?

教师阐述:这张精美的照片是我们缙云中学摄影社团的同学拍摄的。

设问:我们学校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社团组织?

教师阐述:我们有如此众多精彩的社团,为何不向我们远道而来的老师展示一下我们缙中精彩的社团呢。

学生欣赏“缙云中学”照片,回答教师提问。

通过展示“缙云中学照片”,引出学校的社团及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制作创作一个“精彩的缙中社团作品”的愿望。

在情景创设这个环节中,我展示了缙云中学的一张风景照片,学生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是当我提问这张照片是谁拍摄的时候,很多同学似乎都不太清楚。这时我顺势说明这是一张缙云中学摄影社团同学拍摄的照片,引出本课主题。这张照片是缙云中学校园网上的一张照片,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如果这时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学校的“精彩”通过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欣赏它,这样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作品分析]:解析作品合成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演示:缙云中学精彩社团的“flash”多媒体作品,让学生对作品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演示同时设问:我们如何合成一个多媒体作品?(在主题确定和资料收集完备的前提下)

和学生互动分析得出结论:

(1)作品结构设计(场景模块、场景内容)

(2)场景内容的编辑制作(分工合作完成)

(3)场景间的合成导航。

回答教师问题,讨论思考多媒体作品合成过程。

通过演示分析作品、剖析技术,让学生感受理解多媒体作品的合成过程,同时为后面学生的场景合成做好铺垫。

在作品分析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展示一个完整的“社团”多媒体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演示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合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一方面,让学生回顾一下多媒体作品合成的过程。另一方面,提出今天这堂课重点的学习内容。在学生讨论时我要求学生阅读书本,同时要求学生发表观点,在课堂上如果能依据问题进行深入充分的探讨,学习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场景合成]:演示多场景作品合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演示:在教学系统的“作品展示”中展示单场景的社团作品。

设问:我们如何把单场景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呢?

2、教师演示:下载作品、新建场景、场景合成的操作。

学生完成多场景的合成。

(1)在“作品展示”中选择下载符合自己的优秀作品。(并重命名)

(2)打开摄影社团作品,在场景面板中新建名为“街舞社”的场景。

(3)打开街舞社团作品,复制所有的帧。切换到摄影社团作品的“街舞社”场景,选择第一帧右键“粘贴帧”。

教师在教学系统中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在下载合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分工合作,强化了作品合成过程。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观点有选择的观看下载作品。

场景合成这个环节,是多场景作品合成的基础,是本课的第一个制作任务。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是在前面学生分工完成单场景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个作品的多场景合成,同时又是借班上课,学生并没有经历过前面阶段的制作。因此我首先在教学平台上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单场景作品,让学生选择下载优秀作品,并把单场景作品合成为一个多场景的完整作品。其次要求学生在完成场景合成以后测试影片,欣赏作品的同时观察影片播放的特点,思考提高任务。通过课堂巡视,发现有少部分同学对新场景的创建存在困难,经过询问教师或和同学探讨都能及时解决问题,作业完成情况较好。

(四)[自主探究]:从交互角度如何改进作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提高任务:在完成多场景合成任务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测试并浏览影片,思考如何从交互的角度改进作品。

学生思考问题,利用教学网站的辅助教学平台,自主探究学习相关知识。

一方面体现了分层教学,另一方面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的氛围。

自主探索这个环节,是在多场景合成后让学生在测试影片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助学习网站和其他的教学材料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其完成多场景合成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改进影片,体现了分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授课中,这一环节的任务交代的不是非常明确,造成一部分提前完成基本任务同学并没有接着完成提高任务。

(五)[深入探讨]:探讨改进作品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演示:多场景合成后效果。

设问:从交互的角度改进作品。

2、组织学生探讨问题。

学生探讨问题,踊跃阐述自己的发现和解决的方法。

部分优秀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究成果,通过本环节给这些同学一个展示机会,同时把学习成果给其他同年借鉴。

在前面的场景合成和自主探究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方面,展示场景合成后作品的效果,总结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描述他发现的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成果。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探讨,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了脚本知识的学习,同时激励了一些优秀的同学。在本环节中如果能进行充分的探讨,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相信效果会更加理想。

(六)[导航设置]:解析按钮导航命令、帧命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演示:添加帧命令stop( )。

2、教师演示:完成帧命令后影片停留在“首页”场景的最后一帧,如何解决?引出按钮导航命令。

3、教师演示:按钮事件过程命令的添加

on(  )

{

gotoandplay(“场景名”,帧数);

}

教师阐述:按钮事件函数

release: 鼠标点击释放时后面的动作起作用
rollover:鼠标指针在某按钮上时动作起作用keypress "<left>": 键盘事件

教师阐述:时间轴控制函数

gotoandplay(“场景名”,帧数);  跳转到场景的某帧并播放

stop( );    停止函数

play( );    播放函数

教师互动探讨解决的方案,在交流、探讨中学习多场景间的导航技术。

本环节是该课的重点,重点讲解场景的导航。在上面探讨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导航技术有了基本了解,通过这环节教师的演示和解析使学生把技术掌握的更加清晰。

经过前面深入探讨的环节,学生对于影片播放和作品场景间导航的脚本命令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利用教师示例演示制作过程,同时在过程中强调帧命令和动作按钮命令的不同。然后围绕设计的问题展开演示、和学生互动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在这一环节中,由于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没有合理的把握,导致在授课时对知识点的讲解过于详细和繁琐,虽然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充分,但也造成学生自己制作实践的时间受到限制,导致一部分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品。

(七)[场景合成与导航]:学生制作实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每一场景的最后一帧添加关键,并在“动作-帧”面板中添加“停止播放影片”帧命令。

2、在首页分别给“摄影社团”按钮和“街舞社团”按钮,添加跳转到相应场景的动作按钮命令。

3、在“摄影社”场景和“街舞社”场景中,完成“返回首页”按钮的动作按钮命令。

4、保存文件名为“班机学号.fla”,并把文件发布成一个影片文件(*.swf)。

5、作品上传,要求:在作品上传页面表单中输入,姓名、学号、标题(合成作品的标题如“缙中社团万花筒”)、 swf 影片文件、fla源文件文件、自评说明(依据评价标准给自己评分,并说明一下主题思想)。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权重

新场景的创建

1

合成其他同学的场景

1

帧命令

1

场景间跳转导航动作按钮命令

2

6、提高练习:

(1)如何使一个场景结束时返回第一帧重新播放?

(2)浏览其他同学作品给以评论。

学生完成场景间的导航任务。同时思考作品完成后,能否对作品有进一步的改进,探索提高任务,如何让作品一个场景播放完后,在本场景内循环播放。同时也可以在教学系统的作品展示栏目中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

学生在有选择下载作品的同时浏览、观摩作品,可以在以后的制作中取长补短,同时对于那些被其他同学好评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学生合成作品,应用了其他同学的制作成果,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思想,为下一步合作创作大型的作品时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是学生的第二个制作任务,也是本课的重点任务。要求学生在多场景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作品的影片控制和按钮交互功能。然后把作品上传到教学平台的作品展示栏目中,同时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描述自己作品的亮点和不足。另外引导学生在平台上浏览和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利用教学系统的制作助手自行解决问题,整个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非常少,但是由于上一个环节的影响,学生制作的时间稍显不足,同时造成作品互评环节不是非常热烈。

(八)[作品展示评价和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在点评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

2、回顾知识,总结多媒体作品合成的过程。

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阐述自己观点。

检查学生作品情况,激励优秀,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通过点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这一环节,利用教学平台实时展示学生的多媒体作品,学生通过平台对作品进行了自评和互评。教师利用教学平台,有选择的展示一些有问题的作品和优秀的作品,通过有问题作品的展示分析总结了学生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激励先进。在作品展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自评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对于优秀的评价给予激励,创设健康积极的评价环境。在授课中,这一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过短,造成有一些好的课堂生成问题被浪费,如有一个学生开始上传了一个有问题的作品,在上传后发现问题并进行了修改,之后上传了正确作品。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课堂生成,学生的制作问题可以被利用,同时这个同学在自评过程中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最后共有28位学生完成并上交了作品,其中有3人的作品存在没有设置动作按钮命令的问题,有12位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上交作品。在评论方面,所有作品共有30条评论,共有22人参与了评论,评论的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的评价,另外对于作品也只是简单的浏览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阅读,评论角度单一肤浅。

八、教学反思

1、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缺少必要的指导、学习需求、知识准备、讨论挖掘,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本课中,我在多场景合成这环节中设定了一个提高练习,要求学生在完成合成后进行影片测试,观察影片从交互角度探索影片改进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测试影片时都会发现影片在交互方面存在的缺陷,这时适时的给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在教学网站中给出一些知识的解析说明和制作助手,这样学生带着热情自主探究完成这些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接下来的探讨环节中,给这些同学一个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一方面激励了先进,同时深化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在本课教学中,在讨论这个环节我没有充分进行,影响了学习效果。

2、主题的设计照顾学生的兴趣差异。

多媒体作品很大程度上是用来介绍和展示,在主题设计时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该课中,我设计的主题是社团展示,在每类社团作品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社团作品,他们或风格不同,或表现角度不同,或主题描述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产生思想的共鸣。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的选择,在作品合成时出现了非常丰富的作品,为下面组织学生作品展评打下基础。

3、教学评价网站的设计和应用有利用与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过程性评价资源的收集。

一个优秀、实用的教学评价网站,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学评价网站,提高了教学效率。一方面,在教学评价网站系统上整合了“我的课堂”专题学习模块,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浏览检索到学习内容,同时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辅助知识链接。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网站把学生分工制作的单场景作品按照社团类别进行展示,方便同学的浏览下载。第三,利用教学评价网站的评价功能,同学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把过程性评价的资源很好的保存下来。

4、困惑和不足。

在教材处理上,我们如何把作品教学很好的在展示课中体现。由于多媒体作品合成是一个系列的课程,在展示课中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节课,不管选择的是那一节课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的脱节,这就造成教学设计很多情况都是通过变通的方法实现。在该课教学中,由于是借班上课,我们不得不去分析多媒体作品合成的过程以明确我们制作的任务和合作的方式。

在教学内容的分层上,除了设计一个自主探究的提高任务外,我在最后环节安排了一个“如何使一个场景结束时返回第一帧重新播放?”的提高任务,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讲过于简单,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归纳出对学生知识建构有意义任务方面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缙云   多媒体   作品   社团   环节   场景   评价   同学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