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 题:

课 时:2课时

单元概述:

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2、技能性目标

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3、情感性目标

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课前准备:

教具:网络教室

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搜索技术。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相关网站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2、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分析表。

3、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教学过程〗

一、信息的概念:

引入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学生(举例)

(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应用ppt演示文稿)

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学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广播

天气预报

 

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学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教师学生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是: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课后任务:书后综合时间内容

教学后记: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1、需要帮助的学生: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或事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识点。

2、可以提高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信息,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反映信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   例子   图书馆   目标   类型   媒体   内容   学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