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图与扇形图

一、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结合实际领会频数、频率概念并能统计频数、计算频率;理解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数学思考经历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的过程,感受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时的直观性,形成对条形图、扇形图特点和用途的认识。

情感态度经历对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利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态度。

解决问题  通过对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过程的研究,认识两种统计图的特征,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应用;结合统计图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作出预测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重  点  用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的过程,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信息。

难  点  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的各自特征,结合信息提出问题。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结合学生年龄 制成图形 揭示课题活动2 现场统计喜欢各种颜色人数 学习频数、频率概念 活动3 学习例题 逐步探究出条形图、扇形图的特点活动4 习题训练 促进提高活动5 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活动6 设置疑问 布置作业通过利用对学生各自的年龄统计,制成条形图、扇形图,引入课题。通过对学生喜爱各种颜色人数的统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频数、频率两难概念,淡化概念的严格定义,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运用。利用教材精选的例题,设计一系列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活动,提出了若干个不同要求的情景问题,让学生在进行活动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出条形图与扇形图各自特点,加深对两种统计图的进一步认识。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新学知识,拓展思维,结合图表信息提出问题,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大胆课后反思,以学论教,归纳总结。通过课外作业,扩大视野,自查知识掌握情况,培养课后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 题 与 情 境

师 生 行 为

设 计 意 图[活动1]1、统计各年龄人数(各年龄由一学生统计)2、教师制成条形图、扇形图,引入课题[活动2]1、在红、白、黄、蓝、黑五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教师统计成表格形式)

喜欢的颜色

人 数

黑2、结合统计信息,教学频数、频率概念试问:结合表格信息,你还能再说出一些频数,算出它的频率吗?2、出示情景2(射击),说出其中的一些频数、频率。、从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中悟出:频率=频数/数据总数( 100%)  教师提问统计各年龄人数要求,学生自报年龄并统计也结果,教师结合数据制成统计条形图、扇形图。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条形图、扇形图的初步感知。  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教师引出频数、频率概念。结合情景,学生再次感知概念。积极讨论,正确表达。本次教师重点关注:1、频数、频率概念的自然引入。2、学生对两难概念的正确感知。3、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利用学生的实际年龄、自身喜欢的颜色,引入课题、学习新知,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欲望。利用有趣的射击情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频数、频率概念的先教,有助于分散教学难点。[活动3]1、例题学习:观察地图中给出了XX年1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31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媒体展示)a、问题:1)3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五级城市各有多少个?2)各占百分之几?b、引导思考:针对这两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去解决呢?是不是从地图中数出一级城市个数,回答一级,再去数出一级城市个数,回答一级?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哪个同学有更科学合理的好方法?(引导说出用表格统计数据)c、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填写(课前准备好),根据表格信息,解决例题问题
2、设置问题引出统计图,感知各自的特点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描述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的城市的个数呢?为什么?2)媒体展示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个数条形统计图(展示中包含作图步骤与方法);
3)读图:空气质量为一级的有  个城市?哪一级空气质量频数最大?空气质量为一级的多还是为四级的多?4)你能发现用条形图来描述每一级别中城市个数的优势吗?说说你的看法?5)问引出扇形图(从上面的条形图中,能看出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占百分之几吗?那能利用什么统计图来进行描述呢?)
6)读图 :空气质量为三级至五级的城市占百分之几?这个数据说明什么?(帮助树立环保意识)7)你又能发现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上与条形图有什么不同吗?也说说你的看法。3、比较探究条形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①平行展示两统计图,学生结合教师设计的小问题,相互交流讨论;②试探究其各自特点;③归纳、展示两图形特点。教师出示例题及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完成数据表格统计的填写。通过学生思考教师问题,逐步认识到条形图及扇形图对数据描述的重要性、优越性。学生读图获取统计图中正确的、有用的信息。结合问题,学生交流讨论、积极思考,探究条形图与扇形图各自的特点。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地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正确填写。2、教师引导上应及时、有效,让学生沿着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3、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交流,能比较准确地探究出条形图和扇形图各自的特点。4、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导行教育(环保意识)。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学生能逐步认识到条形图与扇形图对数据描述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通过平行展示,设置问题引导思考,有助于学生探究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活动4]1、习题(1)问题:观察此图形,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2、习题(2)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根据你发现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活动5]1、从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2、调查课堂教学学生的满意程度?结合反馈信息,制成统计图。[活动6]例题中空气质量除了按一级、二级……、五级的质量级别分组,还能利用别的方法进行分组吗?试完成p57练习,那将使你这节课的知识掌握更深一步哦!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适当指导、鼓励、教育。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2、对学生创新的回答给予肯定。学生大胆发言、教师用心倾听、及时反思。课外作业独立思考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与练习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防止思维定势。习题(2)设计另一目的,通过习题思考,反思自身不良表现,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了学生自查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培养课后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四、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学生差异,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注意兴趣与方法的引导。………………………………………………(以下反思授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教案   数学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   扇形   例题   空气质量   习题   频率   概念   教师   数据   学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