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常州看东坡:他被缘分牵引到此

藤花旧馆

对常州的印象,有过一番转折。

1980年代,我和好友竹分别在成都、常州当记者,脑子里不知不觉存放了一点点各自城市的统计数据。有一次她回成都,不知怎么聊到两地的工业总产值,常州的数据让人颇为吃惊:它并非省会,经济居然这么发达。于是我想当然地猜测,这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工业城市,制造业之类很兴盛,文化土壤却相对贫瘠。

那时候我极度蒙昧,除了晓得瞿秋白是常州人,对它几乎一无所知。竹当然是了解的,她委婉地告诉我,常州的文化积淀很丰厚。

后来才慢慢知晓,这是产生过恽寿平、赵翼、段玉裁、盛宣怀、赵元任的地方,常州画派、常州词派影响深远。陆游曾经夸赞,“毗陵(今常州)多先生长者,以善俗、进后学为职,故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更值得言说的是,苏东坡与常州有非常紧密的牵连。

东坡来过常州十余次。1101年夏,他寓居常州孙氏宅一个半月后,在此去世。

南宋常州知州晁子健在孙氏宅建东坡祠,元代改建为东坡书院,后毁于战乱。相传东坡手植的紫藤、海棠劫后余生,因而明代中期复建后称之为藤花旧馆。此后几经沧桑,2015年,苏东坡纪念馆在藤花旧馆原址建成。

我去这里探访,已是2023年春。

常州苏东坡纪念馆位于前北岸80号。(卢向前/图)

藤花旧馆与常州大酒店之间,隔着一条延陵西路,直线距离仅百米左右,从路口绕过去也不过三四百米。那天晚上去踩点时,不经意望向街对面的酒店,大门上方电子屏的滚动字幕,正好出现一行字:“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是东坡词《行香子·述怀》的末尾,也是其中最流行的句子。顿觉好奇,停下来细看:“我们毗邻东坡故居,欢迎您来常欢聚!欢迎您下榻酒店……”然后从“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开始,将《行香子》引用至结尾。欢迎的对象,是某工科院校79级电机专业来参加同学会的客人。

79级的大学生,算来差不多都陆续退休了,正是“归去”之时。琴、酒、溪、云等闲逸或柔润的字眼,跟通常印象中严谨、坚硬的电机学科并置,乍一看距离太远,再一想却也不违和。甚至,因为这种排列组合的反差和陌生感,反而带来一股新鲜别致的气息。

《行香子·述怀》的全文如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邹同庆、王宗堂先生的《苏轼词编年校注》,定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为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那几年太皇太后主政,东坡得到重用,但是宦海风急浪高,也让他紧张厌倦,心力交瘁,时有退隐之念。

在仕与隐之间摇摆的古代官员比比皆是,能够真正“守拙归园田”的,却又寥寥无几。所以他们经常在诗词里叹息名利虚浮、人生短暂,期盼脱离尘网,回归自然。这首《行香子》说来也是老生常谈,但很多话一经东坡之手,就格外鲜灵明快,看似脱口而出的表达,让人好像暑天吃到冰淇淋,清凉透心,满身舒爽。

东坡的感慨源自官场的沉重,与各种境遇和心绪的适配度却也不低。但凡在职场的辛劳里浸泡过的人,都容易实现情绪的同频共振——谁又不曾“虚苦劳神”并希冀解脱呢?比如,电机专业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大概也体验过职业的倦怠甚至惊险,如今得享清闲,肯定也倍感轻松吧。此刻,“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来得真是体贴。

归里园南墙上为苏轼写于常州的诗句。(卢向前/图)

溪山美好

次日上午再去,就看得更清楚,纪念馆所在的前后北岸文化街区,小巷曲折,老屋错落。大部分墙壁已刷得雪白,看得出还在继续修复、完善。

据说,藤花旧馆周边,明清时期云集缙绅名宿的宅邸,大家都想沾沾东坡的灵气。果不其然,附近的吕宫府、管干贞纪念馆、赵翼故居,主人个个不凡:吕宫是顺治年间状元,弘文院大学士(俗称相国);漕运总督管干贞工诗文,花鸟画负有盛名;赵翼为清代著名史学家、学者……他们都很会选地方,当了东坡的近邻。

苏东坡纪念馆的门脸很小,有一种家居的亲切感。入门十几步,看见两堵粉墙夹着一尊雕像,东坡坐着但略微斜靠,符合他在常州病弱体衰的状况。石座上刻有“毗陵我里”四字,这是他自己的话: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六月十四日,东坡在镇江写信给章援说,最近半个月不思饮食,“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庶几且少休,不即死。”对常州很有归属感,次日他就乘船抵达。

苏东坡纪念馆入门后有苏东坡坐像。(卢向前/图)

从月洞门进入归里园,深浅两色的小灰砖墁地,靠南侧那堵围墙,素白墙面,青瓦庇檐。墙尽头有几株苗条的槭树,红叶下方是笔触疏淡的一条篷船,四周波浪清浅。船首有位宽袖长袍的文士,背手站立,若有所思。墙面写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这是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之一)的尾联。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杭州通判苏轼被派往常州、润州(今镇江)赈灾。赈务繁忙,到了大年夜就宿于船上。正当万家团圆时,他却在空旷的郊外,孤舟残灯,难以入眠。羁旅客愁,愈发想家:“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霜重风寒,盖着两三床被子依然脚冷。离开京城来到南方已经三辞旧岁,感觉发量开始减少(“新沐头轻感发稀”),真怕以后一直这样奔走路途……黑夜孤独冷清,宦游的倦意浓厚地袭来,刚满37岁的苏轼,不觉生出退归之心。最后他还是以乐观收尾:即便穷愁也要力争健康长寿。

这一趟出差七个多月,几乎踏遍常州各县,次年六月才返回杭州。苏轼到宜兴拜访进士同年单锡时,一起泛舟荆溪。“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山明水媚,风土宜人,他的田园梦又被撩拨:“卖剑买牛吾欲老”。

苏轼第一次神往常州,是在20岁时。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暮春,朝廷为新科进士举办琼林宴,蒋之奇等与苏轼同席,他大谈家乡宜兴县的风物之美,苏轼怦然心动,约定将来比邻而居,终老荆溪。宜兴旧称阳羡、义兴,宋初改名宜兴,属常州。

归里园的西北角,是布局呈L型的紫藤花廊。藤花开得正好,相传东坡手植的紫藤已经不存,补种这株倒也相当应景。花廊北侧的墙上,有砖雕的东坡《乞常州居住表》《再上乞常州居住表》等。

传为东坡手栽的紫藤已不存,补种这株花开正繁。墙上有苏东坡的《乞常州居住表》。(卢向前/图)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东坡得到告命,从黄州(今湖北黄冈)迁往离京师更近的汝州。他六月底到达金陵,八月中旬前往真州(今江苏仪征)、镇江。他有意在镇江等地买田,但不凑巧。最后老友蒋之奇帮他在宜兴找到卖家,东坡九月下旬前往购买。看得出他心满意足:“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菩萨蛮》)。

东坡十月二日从宜兴返回州城时,难掩陶然自得: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楚颂帖》)

十月从镇江到扬州后,东坡给神宗上《乞常州居住表》。他在扬州待了近一月没有消息,继续前行。十二月到泗州(今江苏盱眙),淮水封冻,停留等待。与青少年时的伙伴刘仲达相逢,同游南山,携手话旧。

东坡写信告诉好友王巩,在常州宜兴买了一个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石),似可足食。”后来他谪居惠州,幼子苏过陪同,其他子孙就留在宜兴过活。

得知扬州官府没有替他转呈表文,东坡再次上书,派专人进京呈送:臣离开黄州后,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现在虽已到泗州,但离汝州还远,钱已用尽,“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一家人在泗州过年,天寒地冻,更添漂泊的凄凉:“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呜咽走黄沙。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批复未到,东坡不敢久滞,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四启程北行。快到南都(今河南商丘)时得到朝旨,准许在常州居住。他在南都逗留并看望恩师张方平后,欣然南返,五月下旬抵达常州。

神宗皇帝三月初五去世。哲宗年幼,太皇太后称制,启用了许多之前遭放逐或闲置的旧臣。五月上旬朝廷任命东坡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他六月接到告命,七月下旬启程赴任。此后步步升迁,又贬居岭南。

虽然这次在常州也是短暂盘桓,但他已在此置地,心理上自然添了一分亲切。元祐年间东坡《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写道:“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对江南有别样的挂牵。

憩心园东坡井(卢向前/图)

何去何从

从归里园进入内庭憩心园,天井东侧是被木栏围护的东坡井,井口小巧,顶端有不规则的裂纹;天井西侧,芭蕉肥厚,假山清秀,紧靠它们的是东坡洗砚池。原来的洗砚池于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时,被移至舣舟亭畔。舣舟亭在大运河边,始建于南宋,位于东坡来常州时泊船登岸之处。现在的东坡公园,舣舟亭是其核心景点。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登基大赦。东坡五月接到告命,从儋州迁往廉州(今广西合浦县)。他六月二十日渡过海峡,在廉州待了一个多月,又蒙徽宗生子恩赦天下,被改为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居住。十一月又在英州(今广东英德)得旨: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在外州、军任便居住。从儋州到廉州、永州,东坡的每次迁移,都进一步脱离边荒。然而,“在外州、军任便居住”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赦,他终于被解除监管,可以任意选择居住地了。

现在,东坡需要考虑去哪里养老。弟弟一再写信邀他定居颍昌(今河南许昌),从此团聚。他也期盼“老兄弟相守,过此生矣”。但子由同样拮据,东坡不忍以一大家人增加其负担。权衡再三,更倾向于置有田产的常州。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元月到达虔州(今赣州)后,东坡给常州老友钱世雄(济明)写信,请他帮忙寻找可以购买或租赁的房舍。听说常州东门外有裴氏宅出卖,也请他派人了解,房子是否适宜,售价多少,若自己力所能及,会前往商议。

贬居惠州、儋州时,钱世雄或派人专程探望,或是寄信送药。东坡表示,很多亲旧都不再联系了,这是理所应当,而钱济明“高义凛然”,让人倍加感动。

五月初一抵达金陵后,东坡获知,钱世雄帮他借到顾塘桥畔孙家的住宅。他十分感激:“所示谕孙君宅子,甚感其厚意,且为多谢……裴家宅子果何如?”依然想买一所住宅。

东坡本已打定主意,被弟弟苦劝说服,又欲前往颖昌。然而,在金山跟表弟程德孺等见面后,获知京城近况:曾布排挤、罢黜元祐大臣,时局变幻莫测。他们提醒东坡,决不可到颖昌,那里离开封太近。东坡告诉子由,决计居常州,“士君子作事,但只于省力处行。此行不遂相聚,非本意,甚省力避害也。”他表示,即便朝廷以后有所任命,自己也会详述病情,坚决推辞,与儿子“闭户治田,养性而已。”

东坡五月下旬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在路上奔波一年,很缺钱,逗留真州,欲出售以前置办的几间店房。

长时间以船为家,竹篾船篷难以隔热,白天烈日灼人,夜晚依然溽热,一家老小都因中暑而生病。东坡经常热得在露天过夜,又吃了大量冷饮,六月初开始严重腹泻。有时一夜无眠,“端坐饱蚊子耳。”

随后病势加剧,东坡从仪征渡江至镇江,六月十五日抵达常州。那天他戴着便帽,身穿短袖外衣,坐在船上。运河两岸,千万人尾随,观望谪仙。病得不轻的东坡有点迷惑不安,或者想起“看杀卫玠”的故事,对身边朋友半开玩笑道:“莫看杀轼否?”从年轻到老,他的机趣始终不移。《邵氏闻见后录》转述这一幕后,归纳道:“其为人爱慕如此。”

纪念馆的内庭与正堂(卢向前/图)

孙君宅子

苏东坡纪念馆正堂眷君堂的几面木墙上,以文字梳理了他在常州的行迹、他与此地的缘分。堂后有一溜隙地,靠围墙种着一排葱翠的竹子,那也是东坡所爱。

东厢房被设为东坡“终老房”,陈列着宋代风格的桌椅几案等家具。床上挂着白色蚊帐,床前端搁着一块斜置的木靠背,近一米宽。这个细节做得颇用心——东坡寓居孙君宅子时,因为气逆,仰卧难受,友人陆元光(常州晋陵知县)将自己用的懒版送来。它可以调整角度支撑背部,东坡觉得很好用,最后倚在懒版上离世。

东坡养病期间,钱世雄每天都去看望。先生慨然追论往事、人物,有时示以儋州所写诗文,“时发一笑,觉眉宇间秀爽之气,照映坐人。”其他亲友的馈赠,东坡全部推辞了,唯独收下钱世雄带来的点心,但叮嘱他切莫再送。

以前当知州时,遇到天旱,东坡就用自己收藏的黄筌画龙祈雨,总是有求必应。当时常州大旱,东坡又请出这条灵验之龙,还邀钱世雄同来烧香。

东坡一生都很合群,即便缠绵病榻,仍然愿意亲近好友。钱世雄是他乐见之人,他对钱说,自己并不疲倦,希望对方每日照常来访。其最后时日由钱世雄悉心陪伴,后世热爱坡仙的人因此对钱心存敬意。因为亲近苏公,钱世雄既受世人看重也得罪权贵,被废弃终身,困厄至死。

钱父公辅是北宋中期名臣,苏轼的处世之道和政见与他相通,称之为“挺然忠信礼义人”。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钱公辅(君倚)去世,熙宁七年苏轼在常州洒泪祭奠老友,并应钱世雄之请作《钱君倚哀词》,赞美钱公辅修长俊逸、丰姿秀朗,是正直诚信、渊博高洁的益友。对一个地方的深层好感,往往因人而生,东坡由此对常州增添了偏爱与留恋:

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裴回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

苏轼任杭州通判、湖州知州时,都是钱世雄的上司。元丰年间钱世雄受“乌台诗案”牵连,被罚铜20斤;元祐年间他升为苏州通判,政声颇好;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后,东坡及其门人同遭迫害,钱世雄不仅失去官职,还锒铛入狱。东坡至常州时,他仍未获平反。钱世雄对东坡一以贯之的关爱,同样当得起君子之称。

憩心园墙上录着苏东坡诗《答径山琳长老》。(卢向前/图)

苏东坡纪念馆正堂的中心位置,是一组三人塑像。东坡坐在中间,面容清癯,略带疲惫,握着书卷的右手搁在膝上,左肘撑着高几;维琳长老身披袈裟,面带关切,似在研讨,又含保佑;钱世雄则一手持壶,一手握杯,专注地听着两人交谈。

东坡弥留之际,跟家人一道陪同的,除了钱世雄,还有与他同龄的维琳长老。东坡任杭州地方官时,请维琳主持径山寺,觉得他“行峻而通,文丽而清”。东坡卧病常州时,已在武康县(今浙江德清)的维琳特意来问疾。东坡惊讶而感动:如此毒暑,哪里适合老年人出山长途跋涉呢?他已无法久坐,扶行只能走几步,觉得自己“颓然待尽”,仍邀请维琳晚凉时来卧谈。

在常州与东坡告别。(卢向前/图)

纪念馆憩心园西面墙上的三块木雕,录着东坡的《答径山琳长老》等,它被视为东坡最后一首诗。据孔凡礼先生的《苏轼年谱》,此诗偈作于七月二十六日,即东坡去世前两天。他同时手书一帖给维琳:

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死生亦细故尔,无足道者。惟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

这绝笔的前半段却很鲜明地展露,他与寻常人毫无二致:因病入膏肓而哀伤,既留恋世间,又不甘于造化弄人。然而毕竟是东坡,随即轻轻转折,语调照样轻描淡写,却已释然放怀。是自悟,也足以开慰众生,让我们看到坡公即将寂灭时,依然交织、溶汇的人性佛性神性。

王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东坡   常州   神宗   儋州   仪征   宜兴   镇江   紫藤   纪念馆   墙上   缘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