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困”季?6步帮你提神醒脑

有一种困,叫做春困

有一种乏,叫做春乏

有一种眠,叫做春眠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许多人却打不起精神,就算晚上能够“秒睡”,第二天仍然哈欠连天,疲乏劳累,严重者还会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为什么会出现春困?

春天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皮肤毛孔舒展,血液供应增多,但供应大脑的氧气却相应减少,于是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表现。春困其实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春天阳气开始升发,需要原料,也就是会消耗阴液,所以会容易疲倦,此外春季五行对应肝脏,肝气升发受阻也容易出现春困。

要如何调理、改善春困?

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更有“阳脉之海”的督脉上行于脑,头部是阳气汇聚最多的部位。

头部就像太阳,我们的身体像大地,而阳气是让太阳发光发热的源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阳气者,若天与日",所以我们要提升阳气,让太阳温暖照耀全身组织脏腑,有阳气才有脏腑四肢的正常运转和欣欣向荣。

古法头部拨筋,可以推动阳气上行,调动阳气升发,阳气充足则百病不生。

如何唤醒春困?跟着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做起“醒脑通神六步法”吧~

推山根(山根推到上星):从山根处推向前发际线,左右拇指交替推50次。

分阴阳(沿眉毛向两侧推):双手拇指同时在两侧眉棱骨上方,从印堂推向太阳穴50次。

揉太阳(以中指点按,顺时针揉压):用拇指顺时针按揉太阳穴。一圈为一次,共50次。

刮耳门(大鱼际从太阳穴划至锁骨上窝):用双手大鱼际沿耳门刮向颈根部50次,可稍微用力。

扫头侧(五指梳耳上划至风府):五指呈勾状从耳朵上方稍稍用力,从发际线处向后脑勺方向梳理50次。

拍囟门(空掌心,轻拍):单手轻拍囟门50次。此处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四神聪穴,经常按摩或拍打此养生穴位,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除疲劳、强健精神的养生功效。

日常防“春困”,我们应该如何做?

1

适量运动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若长时间窝在家中或久坐办公室,容易耗损身体的元气,导致身体新陈代谢放缓,影响气血循环与筋骨经络。春天最适合外出踏青,多出去运动,有利于振奋身体阳气,提高身体的精气神。建议多做慢跑、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2

多吃清淡甘甜的食物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食治》记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要顺应阳气的升发之性,要少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的升发。春季就是肝脏所主,肝之气血旺盛,如果太过,就会容易出现损害脾胃,因此这个时候增加甘味食物可以达到补脾抑肝的功效,从而使我们的五脏调和。

此外,部分地区有“吃春”习俗,吃适宜春季养生的食物,如可以用新鲜荆芥、紫苏叶、牛蒡等做菜食用,常吃有助于补益脾肺,调节春困。中药膳食可添加莲子、山药、百合这些养阴之品。

3

早睡早起

春季宜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变化,适当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以卧姿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临睡前也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4

护养肝脏

首先春季养肝主要注意勿伤肝,比如生气,导致肝气不顺畅,形成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酗酒,长期饮酒湿热内生,阻滞气血,影响肝脉运行;熬夜,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睡觉的时候,血都归于肝脏,以养护肝脏,但是熬夜之时,气血都耗散在全身,久而久之就会伤及肝脏。我们可以通过按揉穴位养肝,具体做法是:

最常用的养肝穴是脚上面的行间穴,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趾的趾间,趾蹼缘后方的赤白肉际处,这个穴位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焦躁、失眠等症状缓解都有很好的帮助,可以选择在睡前,用手指的指腹按一按,按到有酸胀感后慢慢松开,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左右。

转自:长沙市第三医院

来源: 帮女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山根   肝气   阳气   太阳穴   穴位   提神   气血   肝脏   头部   春季   身体   醒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