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放开,可是多子很难多福啊!

文章图片来自《岁月的童话》


最近因为怀孕了,和很多人聚会聊天的话题,总免不了孩子。我记得过年期间,有次聊到生几个孩子的话题。


我发现,在一胎、二胎、三胎这三个选项中,二胎是多数人的选择,一胎次之,三胎望而却步。生二胎的理由还是老生常谈的:怕孩子孤单。尤其自己本身是独生子女的,更喜欢二胎。


我以前也纠结一胎二胎的问题,因为我有三个姐妹一个弟弟,自觉兄弟姐妹弥补了自己很多情感需求,带来很多温暖。但多胎的家庭,也面临偏心等问题,影响情感,还不如一胎,将所有的爱和物质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


和先生多次探讨后,他反倒一直坚定一胎,一来他自己有个哥哥,但不亲,他并没有感受到手足带来多大的温暖,反而是资源侵占的感受更深,二来也考量了经济的压力,一胎更适合我们。


当我和我妈说只想生一个的时候,我妈对我嗤之以鼻,她说我不明白多子多福这个道理。我没有和她辩驳,只是内心坚定地认为,多子其实很难多福。



01.「经济压力」


我爸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是2002年,就已经月入八千了,没过多久就上万,到我读高中时,他已经月入接近两万了。


在那个年代,像我爸这样的打工人,能有这样的月入是很值得骄傲的。


我同学私下跟我谈心的时候,每每哀叹家里穷的时候,她们就会说一句:“可是你爸很能赚钱啊!”


我姨丈一辈子没出去打工,在我爸月入几千上万的时候,姨丈靠在村委会的小工种月入六七百,姨妈不得不学裁缝,每天拉着一辆裁缝车,在拥挤的菜市场里挤一块小地方,靠给人缝补衣服补贴家用。


有时我妈宽慰姨妈看开点,等三个孩子长大了,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的。姨妈心情不好就会冷不丁说我妈:“你是嫁了个会赚钱的老公,在我这说风凉话呢!”


奇怪的是,周围人都觉得我家不差钱,甚至还挺有钱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以及我妈,反而一直觉得生活捉襟见肘,需要缩衣紧食地过日子。


有时候我们得了感冒,我妈就会责备我们看病花钱,简直浪费钱,那时我觉得生病也是自己犯了错一样。


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我在读书的那些年常常有种负罪感,因为每当我爸压力大和我妈吵架时,我妈挂了电话转头就会骂我和姐妹们,她有一句恶毒的话:“你们几个读书,就是在啃你们爸爸的骨头,吸他的血。”


我鲜少穿新衣服,读小学之前,我妈经常给我做衣服穿,小学以后我又经常拾掇姐姐的衣服穿。我们家吃饭,有时候买丸子,我妈都会数着颗粒,规定好每人限定吃多少颗。


总之,我爸赚钱不少,但我从不觉得我家有钱,或过得宽裕。


后来我才明白,一切都是因为我家小孩子太多了,我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加上我妈是家庭主妇,我爸一个人要养好几口人。赚得多,但摊分下来就不多了。


成年后妹妹经常跟我说,要不是家里小孩多,按照爸爸的赚钱能力,以及早些年深圳的房价还不高,咱家估计在深圳都能有一两套房了。


妹妹的话不是瞎吹的,她有很多朋友,就是父母早些年有眼光,赚点小钱在深圳买了房定居下来。不少人在深圳房价还很低的那个年代,买了一两套房,现在光收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我爸不是没有眼光,是他身后有一堆人要养,他没有那么多闲钱投资,顶多只是在村里买了块小地盘,再在县城里买个二手房。老年后的爸爸,也没给自己留下多少存款,依然过着节俭的生活。


所以我并不能理解我妈说的多子多福,多子意味着多责任,意味着留给自己的更少,年轻时扛着责任不敢享福,老年时赚不了钱了,没存款只能依赖子女,何来福气之谈?



02.「时间精力」


生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女人来说,这事格外花费时间精力。


在我怀孕之前,我一度以为怀孩子不会影响我写作,最多就是临产和坐月子的时间会受制约,其它时间我都可以像平常人一样经营事业。


可是当我开始怀孕时,就瞬间打脸了。


孕早期的孕反直接耗费我所有精力,最开始我还逼自己坚持写作的节奏,后来慢慢变成人在电脑前硬是写不出一句话,最后直接放弃了。那是一段身体难受到需要数着天数、数着孕周期熬下去的日子,根本没有精力谈写作、谈事业。


在这一点上,杨绛在《我们仨》一书中,描述自己怀孕的精力,令我感同身受,她说:


“我以为肚子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在低等动物,新生命的长成就是母体的消灭。我没有消灭,只是打了一个七折,什么都减退了。”


现在我到了孕中期,才慢慢恢复一些精气神,开始继续营业写作。可是我心里明白,几个月后的孕晚期,我估计又得被迫放慢脚步了,以及之后的坐月子、哺乳期,我都不能像平常人那样精力十足地去自由发挥人生,我得为新生命付出时间精力。


我很难想象我妈在26岁到35岁这生命力旺盛的十年时间里,生下五个小孩是一种什么体验。可是她也遗憾自己一辈子没有工作,不会赚钱补贴家用啊,她怎么会说多子多福呢?


假如她不用生育这么多孩子,不用照顾这么多孩子,她一定有很多时间经营自己,弥补自己的遗憾,而不是一辈子只围绕着孩子,老年后时常抱怨不想再做饭了。


我常常和先生说,待我生完孩子,过了半年哺乳期,我就是自由人了,可以任性吃各种辣辣的东西,还能去吃心心念很久的刺身,还有怀孕一直禁食的螃蟹,最重要的是,我不用再为生育面临断更的情况了。


于我而言,生育孩子是幸福,但也是对母体的禁锢。此生生育一个孩子,体验亲子之情足以,多子对我来说,是更多的禁锢,而不是所谓的多福。



03.「财产分割」


多子的家庭长大后,就会面临财产分割的重大问题。然而这件事是需要智慧的,很多传统的父母很难处理好这件事,继而引发了很多兄弟姐妹闹掰的家庭矛盾。


前阵子看到一则热搜新闻,说的是亲兄弟吵架分家,把老家的房子割成两半,从此一刀两断。评论区很多人说,妯娌左右不了亲兄弟的矛盾,关键在于父母。


我一直认为,财产分割这类事,父母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也一定不能过于偏颇,甚至置之不理,无为而治,这都很容易激发矛盾。


我2011年和先生谈恋爱,因为一些特殊的契机,我很早就见了他父母,他家也很早认可了我们的关系。2017年先生的哥哥结婚,计划买房子,但和父母谈及差十万块首付。


先生家里在村子里有两处宅基地,一处是老房子,改装后当出租屋用,一处是自家居住用,相对而言自己居住的位置较好。先生父母于是和我们商量,说让我们填补空缺的十万,将来他们老了,好位置的宅基地给我俩,老房子那边给哥哥俩。


我和先生在2014年大学毕业,又于2016年双双辞职创业,结果颗粒无收,我还剩大概两三万块存款,他则一点都不剩了,哪来十万?


最后我们勉强拿出了五万,那时我比先生有钱,自己掏了两万五,先生则向外借了两万五。先生父母又自己拿出了五万,就这样凑齐了那十万。


其实那时我们俩很单纯,后来和许多朋友谈及此事,大家都觉得这个钱不应该我们出,哥哥可以以借的名义跟我们凑钱,而不是用这种方式。父母就更不应该了,他们如果觉得宅基地两块不同,怕有失偏颇,即使要补贴也应该自己掏钱补,而不是让小儿子帮衬大儿子买房。


更有女性朋友站出来为我表达不满的是,那时我还没嫁给先生,未来大伯要买房,我这个未过门的更没有理由去出这个钱了。如今想起来我那时真是太单纯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先生哥哥在购置第一套房后,两个月后又在同一小区购置了第二套房,有时候人心真的很叵测,一开始跟你说缺钱的人,两个月后你还在为送给他的钱还着债务,他却有钱买第二套房了。


许多年之后,我要转户口到广州,才知道原来我们自家住的宅基地,是没有房产证的,只有使用证,而老房子虽然地理位置差一点点,但却有房产证。


得知此事后,我其实很气愤,先生父母一方面跟我们要钱支持大儿子,一方面又没有和我们讲清楚房产证的区别。我不知道该怪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还是有意而为之,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先生家里还有一辆车,当时购置公公花了十八万。可是这辆车,在哥哥搬出去住之后,常常以方便的名义,将车开回新家那边,后来他们生了孩子,车子更是心照不宣地直接为他所用了。


2022年我们自己买车,先生的父母和哥哥都没有任何支持。


经过房子和车子的事情后,我和先生早已心凉,只是顾全大局,我们没有直接宣布不满,而是选择自食其力。


很多人说,兄弟姐妹和睦不和睦,全看大哥大嫂,许多家庭不和睦都是大的先占便宜小的不服气导致的。


在分割财产这件事上,先生父母就是非常典型的无为而治,他们可能是因为老实,即使知道大儿子占了便宜,也开不了口去谈公平,毕竟那也是自己儿子。但他们的无为而治,却寒了小儿子的心。


除了我家这种情况,很多家庭也存在孩子成年婚嫁后,在财产、空间、家务等大大小小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情况。


比如我姨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早些年因婚姻情况不如意,很少顾及父母,小儿子在那些年一人承担了父母所有的开支,包括看病和照料,小儿媳因此对家里这个大伯很不屑,认为他没有做大哥的担当,至今关系也只维持着表面客气。


比如先生有一位未婚的女性朋友,弟弟后来结婚生了孩子,大家小家都住在一起,作为未出嫁的姑姐,和弟媳两个年轻女人同处一个空间,也常常互相看不顺眼。


父母生育时本是期待老年后享受多子多福,可常常处理不当就让家里变得鸡飞狗跳,让一大家子人谈相亲相爱,在如今是多么不现实又奢侈的事情。



04.「写在最后」


作为在多子家庭长大的孩子,我对偏心更加敏感。我既不喜欢父母不偏爱我,又觉得父母的偏爱是负担。


我妹妹是我们几个孩子里样貌最突出的,但是她小时候牙齿长得不好看,读大学时有次我和妈妈聊电话,她说她积攒了五千块想给妹妹整牙,我当时就很生气,我说我的牙齿也不见得好看,凭什么你给她整不给我整,因为她比较好看吗!


从此我妈再也不提这事,后来妹妹自己跟同学借了点钱,才整了那牙,在毕业后赚钱了才还了那整牙钱。


我小时候因为做家务多,比较乖,我妈于是私下和我说,如果家里只能供养一个女孩子读书,她一定会给我读,而不是姐姐或妹妹。我那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我是家里第一个出嫁的女儿,妈妈没有给我任何嫁妆,她偷偷拉着我到厨房,小声说她有一对出嫁时的金耳环,打算给我但让我不要跟姐姐妹妹声张。


和小时候不同的是,长大后我深知偏心的危害,我和妈妈说不用了,你留着将来给姐姐或妹妹吧。我不喜欢这份沉甸甸的偏爱,让我觉得是对姐妹的伤害。


父母觉得多子多福,可是多子当中的子,常常要在偏爱与忽视中,摇摆着长大。


不管是站在父亲、母亲的角度,还是以孩子、儿媳的角色出发,我从不觉得,多子会多福。



作者简介:


全网同名「失业写作的小尔」

专注 自媒体写作 | 成长干货 | 学习 | 励志

失业假装上班3年,4次考编失败

相信“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小富婆梦!成为经济独立の自由职业女性


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关注、点赞、收藏~~~


了解我请点击

一个失业后假装上班已两年的普通女孩:人生可以自己选择


更多内容推荐

当这辈子和「富裕」无缘时……

《他乡的童年》| 生娃前必看纪录片,做大格局父母

写给没有一技之长、又想做自媒体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宅基地   大儿子   姨妈   精力   家里   哥哥   父母   妹妹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