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每天早上起不来床?那你还真做对了!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

更是不容忽视!


那么平时

我们该维护哪些健康指标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从而如何做好“心血管保卫战”?



01

起床不能太积极!


冬天天气寒冷,是心梗、中风等心脑急症的高发期。


受人体生物钟的影响,早上6—10点,是血压的“火山时刻”,约有40%心肌梗死、29%心脏性猝死在此时发生。


一整晚的睡眠会使得血液循环变慢,血液更加黏稠,睡醒后,人体恢复为兴奋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冬天气温低,血管更容易处于应激状态,迅速起床,身体可能由于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出现头晕、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引发心血管意外。


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起床太快。


·

建议


早上睡醒后,应该“赖床”3分钟,这期间多做深呼吸和伸展运动,让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然后在床上静坐2分钟再下床活动。


这5分钟不仅可以给血管和心脏一个缓冲时间,还可以增强四肢的灵活性,提高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防止受伤。




02

喝水都要慢慢地来!


冬天气候干燥,醒来后经常口干舌燥,为了缓解,很多人通常会一口气喝下很多水。


但是一口喝太多水,会造成心脏负荷过大,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


·

建议


睡醒后可以先喝一小杯水,200~30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


喝水时,要避免大口灌水,正确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



03

按时吃早餐,但别吃太饱


经过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经消耗殆尽,早上血糖指数较低,如果不吃早餐,机体就会动用储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这样对肌肉和肝脏会产生负担。


但早餐也不能吃得过饱,如果是冠心病患者,饱餐后,大量血液会跑到胃肠去“支援”消化,容易诱发心梗。


建议


即使起床晚了,也应该吃早餐。如果离午餐还有2~3小时,一般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但种类尽可能丰富,可以吃点鱼虾肉、青菜、馄饨、酸奶等清淡食物。


早餐时间最好安排在7—8点。推荐大家在7:20左右进餐,此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也就是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的状态。



04

七大指标要注意


控制好这七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可以显著缓解心血管衰老,心血管疾病将降低60%以上。


四个健康行为的指标


❶ 戒烟。

❷ 减重。

❸ 积极锻炼,建议每个人一周中体力活动要超过150分钟,高体力活动超过75分钟。

❹ 合理膳食。


三个心血管代谢的指标


❶ 收缩压120mmHg左右

❷ 血脂低于200mg/dl

❸ 空腹血糖小于5.6mol/l



来源:科普中国

注: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早上   冬天   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   早餐   心脏   对了   食物   指标   状态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