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这个村的民宿,火“出圈”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公安频道通讯员 李威)10月27日,秋雨绵绵,公安县黄山头镇马鞍山村一片烟雨迷蒙,茂林修竹间,白墙黛瓦的房屋若隐若现。

“这些都是村里空置房改造的民宿。”村支书邱服忠说,“天气好的时候,游客们白天来村里钓鱼、采摘,晚上住民宿、吃烧烤,俏得很呢!”

马鞍山村是黄山头风景区核心村,自然景点、文化资源丰富,却一度“端着金饭碗讨饭吃”。村集体没产业,旅游没配套,游客来了留不住,村民也陆续外迁。

2019年以来,马鞍山村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动村民共谋、共建、共管,盘活空置房、荒地等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富起来,村民荷包鼓起来。

“空心村”有了新盼头

2020年6月的一天,马鞍山村70多岁的老支书李天才家里热热闹闹的。邱服忠和村支部副书记李威等村干部登门拜访,聊起空置房问题。

马鞍山村户籍人口有2900多人,近一半人口都在外务工,空置房越来越多,其中仅一溪湾40多户便有30多户空置,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却没有人家,这些房子空着就是资源浪费!”李威返乡创业多年,看着家乡越来越冷清,早就憋了一肚子想法。

“前几天镇里来调研,要我们把这些老房子保护好、利用好!”邱服忠开门见山,“涉及房屋征收,有些工作还得您出马。”

李天才觉得有道理,隔三差五便带着村干部往村民家里跑,围绕一溪湾空置房征收、改造利用等问题召开“板凳会”。

“一溪湾是个好地方,去外边住还没这景致!”“干脆一起收到村里,装修成小洋房出租!”村民们一边倒地支持。

李天才和村干部们吃下定心丸,关于“空心屋”征收利用的想法逐渐成形。

改造后的马鞍山村民宿 

民宿改造正式动工

房屋征收是“天下第一难”。黄山头镇、马鞍山村成立征收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在何丰等乡贤能人带动下,空置房不到一个月便基本收回。

房屋改造却迟迟没有动工,毕竟30多套老房子,费用不是小数目。更何况一溪湾依山傍水,村民们对改造方案格外慎重。

“房屋改造要体现地方特色,尽可能修旧如旧。”“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生意好着呢,可以再建一些。”“最好还是整体开发,请专业团队经营管理。”村民大会上,大家各抒己见。

几番合计,马鞍山村决定先把村史馆建起来。李威在大学里学的是设计专业,主动挑起村史馆改造设计的担子。村民们纷纷捐出家里的老物件,李威家里一时间被堆得满满当当。

走进新落成的村史馆,凯哥牌黑白电视机、燕舞收录机、老式纺车、手推车、粮票等琳琅满目。老支书李天才当起讲解员,“这个上海牌手提包还是我捐的呢!”

发展旅游,没有路可不行。马鞍山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何丰慷慨捐出200多万元,20多公里村道全部刷黑。

今年9月,公安县、黄山头镇采纳马鞍山村民意见,初步确定一溪湾民宿改造及景区开发方案,目前民宿改造等项目已正式动工。

改造后的马鞍山村民宿

短短几年过去,马鞍山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不仅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墙、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景点,花坛、路灯、公厕、果皮箱等公共设施也一应俱全。

村民们热情地当起义务管护员。村里公共区域被分成30多块,都被村民认领每天打理。一溪湾空置房收回后,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村民们一起清理得干干净净。

近年来,马鞍山村打造全域旅游核心景区,在周边众多乡村游线路中迅速“出圈”,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前些年,马鞍山村试点改造10多间农家乐、民宿,出租给村民经营,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村民们发展起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特种养殖等产业,产品成了俏销货。

黄山头镇党委书记张顺介绍,黄山头镇将以马鞍山村等核心村落开发为重点,做强鄂南湘北旅游小镇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带动特色农业、康养、教育研学等产业一体发展,全面擦亮省际边界口子镇。

“一溪湾越来越美、越来越好,马鞍山乡村旅游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邱服忠对村里的未来充满憧憬。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公安县   村史   马鞍山   山头   山村   村里   村民   乡村   公安   房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