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

这几年,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对健康长寿的欲望也日益剧增,养生专家、养生鸡汤,养生产品便应运而生。

今天这个专家说一个星期只能吃一个鸡蛋,明天另一个专家说,吃两个也行,没多久就有专家出来说每天吃一个都没问题,类似这样的矛盾层出不穷,不知道该听哪个专家的好。

其实,每个人都是个体,个体是有差异的,起码应该明白,养生不能齐步走,不应该人云亦云跟着羊群走。

我没有刻意养生,懒散惯了,不愿意锻炼,因为我还是相信人的基本寿命应该是注定了的,是基因注定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我不知道,总之基本上是注定了的。这不是迷信,不然为什么不懂养生的人能够长寿,而天天养生的人却活不到天年?很多身强体壮的人死于天灾人祸?

很多人几乎天天都听养生专家的讲座,花大钱买保健品。

我觉得兼听则明,不妨再听听我们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吧。老祖宗也知道要养生,因为人都希望通过养生达到长寿。《黄帝内经》是最早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推崇的是“恬淡虚无”的养生之道,也是精气神养生法。因为生命有“精”、“气”、“神”三宝。其中“元神”护卫生命的能力最强。而“重德”才能养护“元神”,从而达到最高的养生境界,就是说养生在于修养道德。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就强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百行固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说得明明白白,养生在于德行,德行兼备,虽不吃药,也可以长寿;德行不足,虽服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寿。

我国历史上,许多大思想家、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并且提出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历史上这样的人物我们张口就来。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孟子的养生观更是积极,他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就是当今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要领如今也提倡首先要把修养纳入健康的范畴,这是以前不曾提过的。因为健康既涉及体能方面,又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强调了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养。善良的品行、淡泊的心境,才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健康长寿。研究者发现,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豁达宽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对人具有仁爱之心,不仅可以驱逐烦恼,使人心情愉快,而且还可以免除一切敌意,使人身心松弛,心宽而体胖。这种高尚的心理素质和宽松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兴奋,促进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酶、激素和某些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调整达到最佳状态,有效地抵抗各种不良刺激和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们很早就提出来的养生观点,只不过添加了一些科学成分。所以,我觉得养生最重要的修炼德行,简单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行,不做坏事恶事,保持心情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19

标签:黄帝内经   玉液   长寿   养心   老祖宗   德行   修养   寿命   道德   专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