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至,照顾好自己,更要照顾好你的胃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霜降已至,愿你染尽霜华,心中依旧温暖如初!照顾好自己,更要照顾好你的胃!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中华美食根据时令季节的变化、地域物产的不同,千百年来形成了饮食独特的巧妙运用。到了秋季丰收的季节,各色食物上餐桌,深秋霜降进补养好脾胃是关键。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五谷为养”的说法,可见五谷是养脾胃的好食材。那么在这丰收的季节如何选择谷类食物来调养脾胃吃出养生智慧呢?推荐大家可以选择黄色、红色、黑色这三色养生谷类在深秋霜降节气时多多食用。

黄色谷类食物-小米

霜降时节多吃小米对我们身体有特殊的好处。深秋时节勿忘养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深秋霜降时节谷类养脾胃推荐小米。小米是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主要营养素含量很高的谷类,而且由于小米通常精制加工程度不高,因此保存了较多的营养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1含量是大米的几倍,矿物质的含量也高于大米。小米还含有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约达0.12毫克。此外小米含铁量也很突出,有很好的补血效果,其磷含量也很高,是大米的2~3倍,同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约为大米的4.8倍,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中医食养理论中“五色入五脏”,小米的黄色就对应脾脏。深秋霜降时节调养脾脏,对于人体在之后的冬日进补也有帮助。这也应对了预防医学思想中的“治未病”的理念。

小米的食用小技巧:小米宜与大豆、肉类食物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或肉类的氨基酸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赖氨酸,可以在补充小米的氨基酸种类缺乏的同时也实现了多种蛋白质搭配食用的,达到营养均衡。

红色谷类食物-红豆

霜降深秋时节进食红豆对身体很有益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到的红豆豆包、红豆饭都是用红小豆做的。红豆在营养上具有突出特色,它富含大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常吃红豆有利于补充我们人体内缺失的铁,多吃红豆可以使气色保持红润,皮肤弹滑有光泽,具有很强的美容功能。红豆还有促进维生素B2的吸收,具有补血和瘦小腹的功效。女生多吃红豆对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均有补血益气、强化体质的效果。因此常吃红豆对女性朋友很有益处。中医理论体系里红色食物就常常有补血的效果。例如中医方“三红汤”中就有红豆、红枣和花生。其中花生的红衣生血作用很好,可以补充血小板。红枣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功效。红豆中除了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很多叶酸。叶酸对女性生血很有益处。红豆既能健脾又能养血。这些食物都推荐在深秋时常食用。

红豆食用小技巧:“三红汤”制作方法:红豆、红枣、红衣花生、红糖或冰糖。红豆浸泡1小时。红枣洗净去核,连核煮容易上火。所有材料入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熬煮2小时左右,至红豆开花为止。出锅前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调味。

黑色食物-豆豉

在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味的调和贯穿始终。豆豉看似不起眼,却能和很多食材相得益彰。食用后令人回味悠长。豆豉乌黑酥松,味道醇厚鲜美。豆豉主要用黑豆经多道工艺发酵制作而成。发酵工艺对豆类食品在营养学方面有很大提高,豆制品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变性后,变成了多肽及氨基酸,相当于分解了蛋白质,这种分解使得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在发酵过程中,B族维生素含量明显增加,例如发酵后维生素B2等营养元素提升。维生素B12多见于动物蛋白中,在大豆中几乎不存在,但豆类经发酵后维生素B12含量出现增多。同时豆类中矿物质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大豆中虽然矿物质丰富,但豆类本身自带的植酸等物质会影响其吸收,经发酵后植酸含量会大大降低,提高了矿物质的利用率。豆豉由黑豆发酵而成,黑豆性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黑豆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都非常有利。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所以它能够补肾。在补肾食谱当中,黑豆就是一个非常常用的食物。另外它还具有补脾利尿的作用。用黑豆经过发酵制作成的豆豉具有很好的开胃、去消滞的作用。还可以增香增味、调和五味。霜降时节正是肥美海鲜上市的季节,豆豉可以增加海鲜的鲜美,具有去腥提鲜的作用,海鲜常常腥味比较重,豆豉能够很好的解决海鲜食用时需要的去腥味提鲜味的要求。

豆豉食用小技巧:豆豉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推荐使用简单的蒸制烹饪方法能更大限度保持它的丰富营养和特殊豆豉香气。豆豉很容易变质,所以保存时最好用干燥洁净的密闭容器承装存放。这样能有效延长保存时间,同时豆豉的香气也不容易散发。

(沈阳广电第一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霜降   豆豉   谷类   矿物质   小米   深秋   蛋白质   维生素   含量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