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严禁地方政府通过举债储备土地、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10月13日下午,苏北重镇徐州市2022年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出让的10宗涉宅地块均被地方平台公司底价成交,共收金66.4亿元。

今年以来,如徐州一样,多地集中供地期间由房地产国央企或者城投公司“挑大梁”,土拍价格逐渐企稳的同时,地方平台公司的债务也在无形间加大。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有个别地区或部门未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出现“三公”经费不降反增、年底突击花钱等问题。

《通知》强调,发挥支出标准体系在预算管理中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涵盖财政重点支出领域、主要共性项目和重大延续性项目的支出标准体系。

“防止虚增财政收入与严控一般性支出一体推进。”《通知》第八条提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坚持严控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同时,要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持续整治违规收费行为,坚决防止收过头税,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

同时,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10月14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财政部此次政策,看似“轻描谈写”提及国企拿地,其实背后说明对目前各地此类企业托市情况的担心。

“一些地方城投类企业拿地,虚夸了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和土地交易行情,且一些地块的开工情况并不好,这有可能引起新的财政和土地市场风险。”在严跃进看来,各地方政府应重视起来,防范土地市场各类“不实”交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财政部   方城   国企   苏北   地块   地方政府   债务   财政收入   支出   土地   收入   方式   通知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