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唯一的飞地-石槽沟村



石槽沟村,隶属于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的腹心,为河南省唯一的省级“飞地”。石槽沟村四周被白浪镇的会沟、东沟、杨沟、寺沟所包围,村民要离开本村,必经湖北地界。离荆紫关镇八九公里。因为山上有石槽,村内又有一条沟,故名石槽沟村。该村面积仅1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被山环绕,西与郧阳区白浪镇的寺沟村,南与白浪镇的大芋沟村相邻,东南则与白浪镇的东沟村相邻,以山脊上自然形成的小路为界。

相传,早年石槽沟村原本无人居住,只是一条荒沟。后来山西洪洞县贾、王两家在明初移民潮中搬迁到河南的内乡县,但因当地生活条件太差,一王姓和贾姓的年轻人带着妻子偷偷迁移到荆紫关镇程洼村定居。因为祖辈都是河南人,石槽沟村人无论是从风俗习惯还是心理感情上,都对河南更有认同感。虽然长期处在湖北村庄的包围之中,而且村里80%以上的媳妇都是湖北人,但他们的生活习惯还跟湖北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吃面条,听豫剧,依旧保留着河南的风土人情。

下面介绍一下石槽沟村所属的荆紫关镇,是一个名气大的特色小镇。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与陕西省、湖北省相邻,面积2820平方公里。截止2019年10月,淅川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


荆紫关镇(以荆花为紫色象征吉祥之意),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位于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后演变为荆紫关。距淅川县城76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镇政府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镇5华里,西距陕西白浪镇5华里,全镇总面积168.8平方千米(2017年)。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於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荆紫关镇辖37个村委会中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汉王坪村、狮子沟村、上庄村、三岔村、上梅池村、陡岭村、菩萨堂村、大扒村、石门村、双河村、李营村、穆营村、娘娘庙村、码头村、魏村、店子村、史家村、药王庙村、小寺沟村、张村、龙泉观村、孙家湾村、金家沟村、西头村、全庄村、麻坎村、冯营村、山根村、张巷村、程家洼村、庙岭村、沙渠河村、吴家沟村、石槽沟村。响誉全国的“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该街全长五华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它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为一体。

位于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白浪街是荆紫关镇的门户。属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西与陕西省商南县汪字店乡接壤,南与湖北省郧县洋溪相连,该街有居民59户,254人,因境内有白浪河故名。三省界碑原为一块顶角朝天的三棱石,上面分刻河南、湖北、陕西之省名字,故被誉为“一脚踏三省”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石槽   河南省   淅川县   东沟   郧县   飞地   湖北省   白浪   陕西   湖北   河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