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名百岁老人调查结果:健康人的共性,不只是运动,还有这2点

现代医学认为,长寿是有基因的。显然,有长寿基因的人更容易获得长寿。但我的观点是,不必过于依赖长寿基因。

为什么呢?因为后天的养生远比基因更有意义。试想,如果拥有长寿基因,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这样的人能长寿吗?

估计不但不能长寿,还会闹出一身的疾病来,甚至会短命。

不管我们有没有长寿基因,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养生,我的观点是:养生才是获得长寿的最可以把握的方法。

健康,是长寿的基础

现在人谈到健康、长寿,便误认为天天少食、健步、跑步、打球、广场舞…… 其实是错误的理解。

打球、跑步、跳舞等,是锻炼肢体的,但人的健康来自诸多方面,空气、饮食、音乐、旅行、读书、文学及书画艺术等,这更是健康的内在的根本,不吃饭不行,营养不够也不行。

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人们可通过运动和锻炼来增加自身的活力,也可以通过社交娱乐来释放紧张的心情,健康的身体犹如大厦之基础,也好比树木之根系。

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之中家庭的幸福、事业的发展与开拓,参与各种竞争之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身体去支撑,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是完成任务实现理想的重要前提条件。

人们可以通过辛勤努力换来名誉、地位、财富;但是财富、名誉、地位是不能直接去换取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一个处于癌症晚期的病人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很难挽回可贵的生命。

一千名百岁老人调查结果:健康人的共性,不只是运动,还有这2点

——轻松愉悦的心情是长寿的基础

一项对一千名百岁老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焦虑烦躁、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就不会有好的生活质量,人长期在忧愁苦闷的心境下生活就会衰老很快,免疫功能下降,促使尽早走向死亡。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自寻其乐,常与人交流,不把烦恼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没心没肺,才会活得不累”。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

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及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愁思、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长寿。

——寿命和饮食的关系很复杂

经过对上千位老人的调查显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和饮食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央视夕阳红栏目经常采访一些百岁老人,其中有天天喝粥吃咸菜的,有吃饭吃到七成饱的,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进餐定时定量与饮食的多种多样,是合理的进餐原则,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做到什么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在能量消耗较多时可以适当加餐,但不要以零食充饥。

吃饭还要坚持定时定量,可使人体每日每时消耗的热量得以补充,吃得过饱会使人体内脂肪堆积而发胖,吃得过少也不利于健康,饮食的多样化可以使人体更多的摄取大自然提供的营养物质,满足人体活动时的能量消耗,保证身体的健康。

专注于某项事业并有所成就的人,长寿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克鲁斯等报告称:他们对全美884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成就感与寿命有关。

研究发现,那些感觉自己是成功的退休人群,将会使突然放下工作空落落的生活更加积极健康,因此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那些自认为在所处的社会角色上表现不佳的老年人,退休后反而容易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比如作家杨绛先生活了106岁,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度过了百岁生日,这说明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精于研究的人员容易长寿,或许这些人员醉心事业,在事业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会极大的有利于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老人   长寿   健康   共性   老年人   基因   消耗   身体   饮食   事业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