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丨月上灯火明,河灯寄归思

8月15日,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上巳节、清明节、寒衣节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祭祖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焚香布田,祭拜祖先,思悼故人,祈求保佑家人岁岁平安。


农历七月,祭祀之月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

传统习俗中,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

【七月初一】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日,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传说中这一天鬼门关开,诸鬼来到凡间。

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菜,小祭就是备点水果点心。均是为了表达对先祖的敬意。

【七月初二】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日,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

商号、衙门等单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祈求让这个月平安度过,远离灾祸。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也就是中元节

这时侯最好不要太晚出街,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

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的说话。民间认为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神大聚会,阴气最盛。

【七月的最后一日】

“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叫做“关地门”

传说中,这一天是众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狱的日子。在这一天,也要祭祀,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中元起源

中元节,是佛教、道教与世俗融合而成的节日,是中国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和除夕、清明、重阳并成为四大祭祖节。

古代中国人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供给神灵、祖先品尝,感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称为“秋尝”

先秦时就有秋尝祭祖的活动。汉代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成为例行的节日。北魏时,始称“中元”,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古时,人们非常重视中元节。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典籍中记载: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中元习俗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焚香布田,放水旱灯】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烧衣,祭拜孤魂】

中元这天,店铺也都关门,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长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饼,吃鸭肉】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七月十五日,全国很多地方还会选择吃鸭。这一习俗的来源说法很多,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是“鸭”为“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其实,这个时节正是鸭子长大成熟的时期,肉鲜美肥美。这时候吃鸭子能祛除肝火、防秋燥

【拜先祖,祭土地】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寄哀思】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禁忌

民间传说中元节不能天黑后出门,但其实这天的很多传统习俗都是在晚上进行。

所以,中元节晚上其实是可以出门的,但还是应该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太晚。

那么,中元节真正需要注意的禁忌,都有哪些呢?

【不要太晚独自外出】

中元节时更深露重,太晚出门很容易着凉。而且,中元节的夜里,到处都是祭祀、烧纸钱的场景,胆子小的人很容易被吓到,因此,不宜独自太晚出门。

【不要乱踩冥纸】

有说法是人间的纸就是冥界的钱,因此,中元节这天,人们会为亡人烧纸,追思和缅怀先人。烧纸寄托了生人对亡人的思念,乱踩冥纸会显得不尊重,因此,中元节不要乱踩冥纸。

【吃饭时筷子不要插中间】

把筷子插在碗的中间,形状似香炉,是祭拜时摆法。在“鬼节”这一天吃饭这样摆,人们认为会引起回家吃饭祖先的误解,导致祖先不满。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本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论是中元节还是平时都应注意,要遵守餐桌礼仪。

【不要下水】

人们说“鬼节”这一天不要去危险水域游泳,否则会被“水鬼”拉住。其实,中元节时暑热未散,孩子们还未开学,很多人喜欢去水边玩耍。但水火无情,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危险,玩水要选择正规的泳池或海水浴场,家长也要尽到监管责任,做好预防急救措施。

中元寄语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当离别成为世间的劫难,珍惜才是最好的解药。

活在当下的我们,要知道生命何其短暂,有生之年应该好好珍惜。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不管是烧袱纸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

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中元节   中元   拜祭   汉族   孤魂   烧纸   先人   祭祀   祖先   灯火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