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血液已经粘稠如粥了!两味药改善血稠血瘀

我们经常说中老年人千万别“血稠”,血稠是怎么一回事?

血稠,就是血液粘稠度过高,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会变得缓慢,血管就会逐渐堵塞,再往后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血栓、心肌缺血、卒中等疾病。

如果您日常出现了下面几个表现,很可能就是【血稠】了。


1、表现一:早起时头痛/头晕

正常来说,经过一整夜的好眠,早上起床时人会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如果早上起床经常有脑袋晕转、全身乏力的症状,晚上反而很清醒,就要警惕可能是血液粘稠、脑部血管开始阻塞的迹象。

2、表现二:运动后胸闷气短

运动和干活之后会产生气喘、胸闷的感觉,这是由于血液粘稠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影响心血管健康,所以常常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的感觉。

3、表现三:视物时清时模糊

血液粘稠的人,看东西一会清晰,一会模糊,这也是因为血流变缓,无法将营养物质很好地供给视神经,所以会导致看东西阵发性的视力模糊,建议可以多吃一些洋葱、胡萝卜、柠檬之类的食物。

4、表现四:午后昏昏沉沉

正常人在吃饭午饭后也会犯困,但能忍耐,不睡也没什么。而血液粘稠的人尤其困乏,如果没有睡觉或休息,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精神萎靡,这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

5、表现五:下蹲时呼吸不畅

血液粘稠的人多数都是胖子,蹲下来之后总是感觉胸闷、呼吸不畅,特别难受,这也是由于血稠导致循环不畅,蹲下时供给心脏的血液不足,就会出现这胸闷的感觉。

什么样的人容易血液粘稠呢?爱抽烟喝酒、不爱喝水、运动少、口重、肥胖的人,都是血液粘稠的“最爱”,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血液粘稠,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还是要及时干预。

改善血液粘稠的方法

1、多喝水

温度:20 到25 的白开水比较合适,喝的时候要小口慢慢喝;

时间:晨起空腹、三餐前一个小时及睡前进行补水;

补水量:每次补水量150毫升~200毫升,睡前建议在100毫升左右。

这个是改善血稠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了,千万别小看水,水是生命之源,起床后、饭前、睡前补充水分,能有效平衡血液粘稠度。

2、常吃纳豆激酶

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可分解胆固醇、调节血脂,如果不是特别抗拒纳豆的味道,平时可以常吃哦,纳豆对健康很有好处。

3、山楂丹参饮

山楂丹参茶:山楂、丹参

两味药清洗肝经后切成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将水烧开,然后文火煎煮15分钟左右,最后滤取汤汁,一天分两三次服用。

血液粘稠是血液的流动性变差,容易发生凝固,导致血流不畅,在中医看来,气血流动缓慢,会逐步地发展为瘀,所以日常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材保健身体。

丹参是公认的活血化瘀药,古人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四物汤我们都知道,是养血活血的圣方,但是,一味丹参功效就能和四物汤媲美,说明什么呀?说明它把养血、活血集于一身。

丹参“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它能推动血液流通,顺着瘀滞排出去。

它还有个黄金搭档:山楂。咱们都知道,山楂可以消积食,中医认为血稠、高血脂、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跟吃太多的膏梁厚味和肥甘之品有一定关系,所以这类人吃山楂再合适不过。

山楂除了消积食,还有扩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跟丹参联合,对于预防和改善冠心病症状,降低血脂,保护心脏,有着非常好的意义。

关注@老中医说甲乳 ,我就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健康科普大赛# #健康明星计划# #养老知识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血液   激酶   活血化瘀   丹参   中老年人   山楂   胸闷   血管   感觉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