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有这4种特征,暗示长大不孝顺,希望你家孩子没中招

最近休假,带优米来山东玩。在火车上,隔壁坐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由于身高不够,和妈妈共用一个座位。看优米坐在我腿上,他妈妈就说:你看妹妹多乖,你也坐妈妈腿上吧。

熊孩子直接拒绝,还说自己一个人坐着舒服,让妈妈站着吧。一路上这孩子一直在折腾,不是让把行李架上的吃的拿出来,就是让妈妈在行李箱里翻自己的玩偶。

看着忙活一路的妈妈,真的很想告诉她:多管管吧,现在的纵容只会让孩子肆无忌惮,不趁着小时候早早纠正,等老了肯定会后悔!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到老了,会被别人羡慕地夸赞:“你家孩子真孝顺”。身为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到老了疾病困苦,而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一个孝顺的孩子

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一个孩子长大后的品行、性格怎么样,3岁左右就能看出来,7岁以后一些行为习惯也会变得固定,很难改变。

以前对此不以为然,总觉得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周围环境,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会随着孩子懂事逐渐改变。但这些年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才发现古人所言甚是。

从小知道尊重长辈,体谅父母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大多数会成为懂事得体、孝顺父母的人;而从小就就肆意任性,叛逆胡闹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目无法纪、价值观扭曲、不懂得孝顺的人

既然“三岁看老”,父母是否能提前预防,引导孩子改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一般而言,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大多有以下4个特征,若出现2条以上家长就要警惕了。

特征一:对父母不尊重

《论语·为政》中有段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所谓“色难”,便是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如果一个人从孩童起就常常目无尊长,随意顶撞父母,乱发脾气,那他长大后,很大概率不会给父母“好脸色”。

就像火车上碰到的这个小男孩,在他的意识里,妈妈就应该牺牲自己为他服务。

所以他一个人独享座位时,那样的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那个没有座的人其实是他自己。指挥妈妈为自己接水、拿东西更是随口就来,压根不考虑妈妈是否会渴,是否站得有点累!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从小就是“小皇帝”。他们不知道感恩,觉得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又如何指望他长大后能孝顺董事呢?

所以,如果孩子很小就不尊重父母,蛮横无理。一定不能溺爱,要让孩子懂得尊重,不可以对父母恶语相向,横眉冷对。

特征二:不守规则,做事没底线

著名作家刘墉,曾说过一个颇为深刻的道理:“家长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就会有人让孩子长教训。”

没有规则的家庭,是纵容孩子罪恶的源头;不守规矩的孩子,是制造灾难的开始。

优米一起玩的,有个叫“壮壮”的小朋友。这个孩子是小区的“刺头”,每次小朋友凑一起玩,只要壮壮在,总会弄哭一、两个小朋友。不是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把别的小朋友推倒。

其他妈妈,明里暗里暗示了好几次,想让壮壮妈约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为。但壮壮妈除了道歉,再无其他管教动作。慢慢地,小区的孩子见了他们就躲,壮壮妈却在宝妈群里阴阳怪气地表示,小区的妈妈们孤立她。

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解释:“他还只是个孩子。” 但殊不知正是这种纵容,让孩子有了不断试探的底气,甚至让一些孩子从犯错逐步走向犯罪。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的放纵,只会让孩子看不到做人做事的边界。不受规矩约束的孩子,手中时刻握着一把刀,这把刀终有一天也会伤到父母。

特征三:推卸责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有句名言: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

现在“直升机父母”越来越多,本应该孩子们承担的责任,被父母全部接过,孩子们慢慢变得对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抵触。

以学习为例。学习本应是孩子自己的事,但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父母不得不参与其中。他们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规划时间安排,甚至有些家长亲自和孩子一起学习。长期以往,孩子对“学习”就没有了积极性,反正父母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成绩。

这其实就是推卸责任的心理,慢慢地,孩子们就会变得对外界冷漠,只关注自己,经常将失去归因于别人。

老家邻居大叔的儿子,毕业回家考公,好几年都没上岸。愤怒下外出打工,这几年大叔着急儿子未成家,开始催婚。谁知儿子在电话里吼:我的生活和你有什么关系?我的同学靠父母有了稳定工作,买房、买车,我呢?你什么都没给我,现在来催婚?我拿什么结?

大叔叹着气说,辛辛苦苦养了个白眼狼。你看,没有责任心的孩子遇事习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长大后稍有不顺,就会把矛头指向父母

特征四:过度依赖,软弱无能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会废掉一个孩子的根基,即便是有心孝顺,也没有对应的能力

有些孩子从小过度依赖父母,没学会独立。一旦成年了,离开父母需要靠自己时,就感觉天塌了。他们根本无法让自己立足社会,扛不起千金重的生活压力,自己都过得很心酸,又如何谈“孝道”?

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成小时候,无论大事小事,都有苏母代办。长大后母亲去世,他就成了无头苍蝇,即使有孝心照顾父亲,也没有能力。

所以你看,好的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不要怕孩子吃苦,只有经历过风雨,小树苗才有可能变成参天大树。

教育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这张纸是否能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

没有孩子生来不孝顺,但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时刻关注。对照一下,看看咱家孩子是否出现上面4种特征?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引导。

老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尤其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孝顺一定是为人根本

想要养出一个懂得感恩、孝顺善良的孩子,便不能忽视孩子从小释放出来的一些特征习惯,只有关注细微,才能防微杜渐,你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小时候   特征   孩子   溺爱   中招   大叔   规矩   暗示   小朋友   父母   妈妈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