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头号周刊#)

2血脉 渭水汤汤

旅行靠路。应许之地人文地理之旅的路径在哪里?就在脚下。关中大地上,在华夏幼年的摇篮里,密布血管一样的河流,如巨人身体上的血脉一样滋养了摇篮,这就是渭水和它接纳的一二级支流。也是探寻长安城形成的路径。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人类乐居的蓝色星球,名川大河,可谓多矣。它们孕育了生命,促进了人类文明,激活了蔚蓝星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仰赖水与河流。人因水聚,城以水兴,地以水名,文因水盛。每一个古文明都依偎着某个江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哪个例外了?黄河自不待说。这些天选之地可谓得天独厚。它们或气势磅礴、身姿伟岸。或以流域长度、或以天文水量、或以迤逦风光、或以舟楫之利,养育着生命,滋养着文明。

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渭河只是大河们的小弟弟。以自然性比较,渭河在蓝色星球河流中,排座座,吃果果,百名之内恐怕难觅其影。若以孕育滋养文明之功,对河流排个座次,前十名内一定有渭河位置。人类幼年时期,河流是田园餐桌、是渔猎围场、是护栏屏障、是避风港湾、是通衢道路。扮演了人类的靠山角色。靠山在哪里,那里就是天选之乡、应许之地。提供丰富食物,庇护人们免受野兽、敌人侵害,助力走得更远。发展时期,河流更是诞生了一个个城市,助推人类进阶发展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唯其渭河,完美满足或者接近上述条件。好像得了什么神明的设计。水系不大不小,有渔猎灌溉航运之利,无酷暑严寒洪涝肆虐之虞。水量不大,不至于阻隔互相交流联络。高岭山塬屏障南北,酷暑寒霜难逾其间。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分明规律。渭河也是人类最早开发、持续利用的水系。河网密布,分割出一块块川原台地,形成了天然壕沟屏障,抵御野兽敌人的侵害。为华夏幼年的诸部落奉献了丰盈安全的庇护所,炎黄子孙人文之初生存发展幸赖于此。考察中华文明孕璜遗璞,若绕过或忽略渭河及其支流,也是不可想象。

渭河因处在文明核心地域,是舞台中央,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史料翔实可靠。关于它们的典故轶事,24史里面不乏记述。民间传说,更是精彩纷呈,千百年来口耳相传,不绝于野。渭河及其支流便成了一条流淌着诗歌、典故、节庆、风俗的多彩河流。是华夏文明的孕床、文化的故乡、节日的渊薮、诗歌的舞台、英豪的战场。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唐人吕牧的《泾渭扬浊清》形象客观描述了泾渭河。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

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从鸟鼠山发源,渭河一路依偎着秦岭东行,不依不离,奔流到潼关汇入黄河,八百公里有余。河源到宝鸡峡四百余公里,水急川窄,是为上游。这里不表。

进入秦川大地,渭河如一位懂事的女儿,依偎在慈父秦岭身旁,嬉戏玩闹,为其濯缨濯足、梳洗打理。右岸,携手一支支从秦岭汇聚而成的姐妹,接纳了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茁壮成长。清甜甘冽如蜜。左岸,黄土高原如一块巨无霸奶酪,千河、漆水河、泾河、洛河如奶酪中溢出的乳汁,冲刷雕蚀,雕塑了这块奶酪。犁出千沟百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也携带了巨量黄泥砂砾,来到渭川。渭河如慈祥的母亲一样把这些泥沙在渭川大地安顿妥切。

右岸支流或从秦岭山巅冰川遗迹、高山草甸发源,或从密林深处、涧泉谷峪诞生。携着岩石森林气息,从涓涓细流变成清澈山溪,跌落下来,壮大成溪流。短促清澈,大都长不过百公里,仅长安城南部,就有十数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坊间流传长安缺水的说辞,显然是不熟悉长安的浅陋之言。长安是没有载舟航行的大水,养一方人、育一处繁华从来无虞。从秦岭而出的河流水量丰沛,在长安城附近形成了一股势力,合力推移渭河远离依偎了一路的慈父,往北部漂移。滋养孕育了开阔的终南山麓,为一片片田园、城市拓出空间。孕育安放了伟大的长安城。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这种趋势一直没有停歇,从史料可以看出,长安城建城三千一百多年来,渭河就向北漂移了三公里多。沧海桑田的变化却为长安城拓展出一片四五十公里开阔的空间,这是一座城市成长为伟大的先天条件。八百里秦川,汤汤渭河就在这儿谦恭礼让了一回,由此诞生了一座伟大城市的空间,这难道不是神明的眷顾吗?

渭河右岸的一级支流,自西往东依次有黑河、涝河、沣河、灞河。这几支河流流经的峪谷,涝峪、祥峪、耿峪、高冠峪、太平峪、紫阁峪、石砭峪、大峪、小峪溪流潺潺。打破了天下之大阻,也成了联系秦岭南北的通道。两千年来,峪中山路顽强延伸到陕南巴山,栈道随王朝兴兴废废,山路上的故事,不绝于途。

黑河源头是秦岭主峰南侧三千六百五十多米处的二爷海。世纪之交,在黑河仙游寺处建成了黑河水库,把清冽的秦岭山泉黑河水输入西安,造福人民。已动工十年的引汉济渭工程,也是沿着这条路径走的,即将建成。建成之日,长安将沐浴到南方的雨露。黑河峪口的仙游寺,自古闻名。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白居易“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在仙游寺创作了不朽名篇《长恨歌》。

涝河在黑河东边。涝河在长安八水里名气较小,依托涝河形成的渼陂湖却颇负盛名。渼陂湖是秦汉上林苑所在,繁华无比的唐代,它是长安城里文人骚客游览胜地。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杜甫、岑参、苏轼、程颢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赋诗,有“关中山水最佳处”之美誉。看看杜甫的《渼陂行》是怎样描述的。“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可惜没能逃脱沧海桑田的历史规律,后来干涸废弃了。只要盛名在,总有一天人们会想起来。渼陂湖在干涸千年后被长安城想起来。近来已蓄水,美景再现,水波潋滟,游人如织。为大长安再现辉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涝河也为人们深入秦岭深处做了贡献,揭开了秦岭面纱。京昆高速沿着涝峪穿越秦岭,这一百多公里,峰峦叠嶂,超大桥隧群相连,秦岭天堑变通途,是祖国最壮丽秀美的一段高速。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处,在高速秦岭隧道群前,出朱雀出口,可到秦岭朱雀森林公园。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沣河源于秦岭北坡南研子沟,出沣峪口右纳大峪、小峪、太乙、石砭峪而出的潏河、滈河,左纳太平峪、高冠峪、祥峪而出的太平河、高冠河。多条河流汇成成沣水水系,网织了长安城。沣水两岸是西周首都镐京所在,“文王作丰,武王治镐”西周丰、镐两京建在沣水东西两岸。潏河、滈河、沣河编织的锦绣辉映了长安城,灿烂绚丽。沣河孕育了幼年长安城。开启了长安城作为华夏13朝古都的大幕。沣河两岸,遗下明珠一样的一串串名胜,上林苑、阿房宫、净业寺、华严寺、香积寺、草堂寺、兴教寺、韦曲、杜曲……星罗棋布其间,拓开了长安城空间。也是诗歌故乡。《诗经》首篇《关雉》“关关雉鸠,在河之洲”吟咏的就是沣水风物故事。《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这里。沣河东岸,汉时引沣水修成了昆明池。汉武帝在昆明池训练水军,以备后来征战安南。如今,在干涸千年后,波光粼粼的昆明池已重现长安大地。依据昆明池上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还为少男少女们提供了爱情的放飞地。

沣河水系诸河源头在秦岭北坡长安一侧,大都攀爬可至。在源头能欣赏到终南阴岭秀色中的云气积雪、林表霁色中的水分子,看到一条河流是怎样涓滴积累,聚而成河。又是如何流出草甸,跌落岩崖,汇集成溪流,在秦岭山巅割据、结盟壮大。蚀刷出秦岭峰峦。聚势下行,完成了两千多米落差、切割出辫状谷峪,蜿蜒二十多公里山涧旅行,冲出终南山,东南西北向流过长安城南的。

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为彰显霸功改为灞水。这条河性格多变复杂。饱含文明、又流露蛮野,有磅礴之气,又带着感伤。在古都东部,挺起胸膛,古今都扮演着长安城东门户藩篱角色。长安城背靠这样宽厚胸膛,能不长治久安?!蓝田人、半坡人、华胥国在此留下了遗迹,秦皇汉帝、豪杰草莽,逐鹿于此。俱往矣!坑灰未冷秦已亡。千百年来,又有多少人在这里“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到了夏秋季节,脾性确也霸道跋扈。可怜的灞桥,千年来被无数次蹂躏,在其宽阔河床上留下一个个桥址和残础断桩。浐河更不幸了,竟被灞河霸占了入渭的河道,收纳为支流。更甚者,21世纪初,灞河又发威了。借着暴雨,牛气冲天,毁了陇海铁路桥。硬是在科技昌明发达的今天让陇海铁路动脉改道数月。

长安人文地理书(2).一.应许之地.2.血脉,渭水汤汤


浐灞入渭河处有十数平方公里的三角洲湿地,以前是污水垃圾的家园,现在已开发成浐灞湿地公园。十几年前,世界园艺博览会在灞河生态湿地成功举办。开启了湿地华丽转身的大幕。长安塔如点睛之笔,矗立古城东北部,点亮了古城辉煌的灯塔。浐灞半岛已完成开发,欧亚论坛定期在此举办。西安国际港务区和使领馆金融区也初具雏形。在疫情肆虐中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给疫情中的苍生以鼓舞。春风吹渭水,八水润长安,其势已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长安   渭河   仙游   秦岭   黑河   河源   人文地理   华夏   支流   血脉   河流   长安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