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得快≠消化好!这些生活习惯得赶紧改改,否则疾病容易找上门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吃好了,才能填饱肚子,满足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每次饱餐过后,没多久就又饿了,总想吃东西。这是怎么回事?


饿得快 消化好!这些生活习惯得赶紧改改,否则疾病容易找上门

1、蛋白质摄入不够

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消化起来相对较慢,一般需要1.5~4小时。像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比较容易消化,而牛肉、鸡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吃够蛋白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饱腹感、延缓饥饿;反之,如果蛋白质没吃够,自然就饿得快。

2、精制碳水摄入过多

米饭、馒头、面条等多属于精制碳水,不仅容易消化,还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使胰岛素水平也大幅上升,产生饥饿感。

建议用一部分粗粮替代精米白面,既能增强饱腹感,又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摄入。

3、喜欢趁热吃

食物的温度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淀粉类食物,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比如放凉后的土豆会产生抗性淀粉,不仅可延缓饥饿,还能分解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

4、睡眠不足

相关人员曾将12名健康青年男性分为了睡眠4小时、睡眠10小时两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前者的血浆平均瘦素水平较后者下降18%以上,胃饥饿素水平上升28%。而瘦素与饥饿素的比率,与饥饿程度明显相关。

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让人感到饥饿。建议每晚尽量在11点前睡觉,保证睡眠时间,具体以清醒后感觉舒适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丁酸   大分子   胰岛素   蛋白质   饥饿   睡眠   食物   水平   疾病   小时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