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俄罗斯"心脏"计划

#头号周刊#

克里姆林宫,是所有第一次光临俄罗斯旅游者的不二之选。这个沙皇帝国打造的恢宏建筑,把东方清真文化风韵和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完美揉和在一起的世界古典建筑奇葩,象现代热情的俄罗斯姑娘,向全世界络绎不绝的观光客露出妩媚的笑容。


但是在人们为如此雄伟的建筑叹为观止的同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这个象征着俄罗斯人优美与睿智的地标,曾饱经过多么血腥的战争洗礼!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行动之始,戈林就提交了一份轰炸克里姆林宫的绝密的代号"心脏"计划。


希望凭借德军的空中优势, 把象征俄罗斯人精神领袖的克里姆林宫化为齑粉。以摧毁这个战斗民族的顽强斗志。克里姆林宫不仅是俄罗斯的联邦中心,也是苏联领导人的首脑所在。


称"心脏"真可谓名符其实,据后来被俘的德军参谋部军官交待,这份计划在柏林被攻陷前夕销毁。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钢琴家》中,战争废墟的背景令人震撼,波兰都经历了那么惨烈的破坏,首当其冲的苏联的劫难就可想而知了!


卫国战争让苏联牺牲了1200万年轻的生命,也使无数人的美好家园沦为瓦砾。那么,克里姆林宫为何奇迹般获得了保存?其间经历了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气势汹汹的德国轰炸机群盘旋在莫斯科上空,德国空军陡然感觉自己迷路了,压根找不到这个地标建筑的踪影。他们哪里知道,英勇机智的俄罗斯人,早已未雨绸缪,为侵略者布下了一个迷魂阵。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天才建筑师鲍里斯.约凡,他首先提出一个"隐藏"计划。1939年,内务人民委员会贝利亚提交到最高统帅部。


这个计划的主要手法,是用颜料,粉沫,蔽遮克里姆林宫金顶的闪光;十字架使用护套;顶漆成黑色,使飞机在上面俯瞰,和地面浑然一体。果然计划十分奏效,空袭次数明显减少。


虽然后来经雨水冲刷,最终还是被德国飞行员看出破绽,但随着战局的变化,务求摧毁这个俄罗斯人精神堡垒的战略意图已然意义不大。


克里姆林宫经历了141次德机的狂轰滥炸,只有8次造成损失,均破坏性不大。1945年二战结束,克里姆林宫才剥开自己的伪装,重现善与美的真容。


克里姆林宫见证了俄罗斯人以及全世界

祈盼和平者的奇迹!


轰炸俄罗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俄罗斯   卫国战争   克里姆林宫   苏联   计划   德国   地标   德军   俄罗斯人   心脏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