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他从路边摊摊主到估值百亿的餐饮企业负责人,用十年时间,让文和友的餐饮品牌火遍大江南北。

他深耕长沙本土小吃,将家乡菜变成网红产品,并且通过市井文化的打造,创造上万人排队就餐的奇观。

讲述原创商业创始人故事,传递商业智慧。本期子牙童趣创始人观察带你走进文和友创始人文宾的传奇故事。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文宾

1987年出生的文宾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吃百家饭长大的文宾,很能吃苦,很早就进入社会打拼。

坊间有各种他创业的传闻,有说他是分手后,经常去路边喝酒撸串,看到了烧烤摊的商机,于是想要创业。

也有人说他辞去高薪,为了创业成就一番事业。不管创业的起因是什么,当时文宾就拿着5000元启动资金开始了练摊生涯。

因为一份执着,他的烧烤摊生意还不错,从日进1000到日进3000,文宾很快就挣到第一桶金,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将营业额做到30万。这些都源于文宾独特的审美和商业头脑。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他的烧烤摊也别具一格,主卖炸排骨,取名为“犀利排骨”。从创业之初就快速掌握了客户心理,再加上他对自己的狠劲,成功并不是偶然。

他本人就曾说过,路边摊都摆不好,还谈什么创业呢?

那时候他的烧烤摊从下午四点营业到凌晨四点,从选材,进货,清洗,油炸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他忙到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可是烧烤摊火了之后,他却陷入迷茫,因为在文宾看来,烧烤摊终究是走不远的。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他就果断选择放弃。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老长沙油炸社”

直到他遇到搭档杨千军,他们的事业才真正开始。杨千军是文宾烧烤店的烤肠供应商,他在烧烤这个行业工作很多年,一直在寻找一个靠谱的搭档,开创一番事业,直到遇到文宾,他们彼此都觉得对方是合适的搭档。

所以经历了两个月的沟通磨合,他们决定开店,店名就叫“老长沙油炸社”,文宾继续把他喜欢的市井文化进行到底,在店里写了这样一句话“你还记得小时候的味道吗?”

就这样,老长沙油炸社火了起来,大家喜欢店里复古的气息,也喜欢油炸社的味道。

油炸社真正火起来是上了《天天向上》之后,明星效益加剧了品牌的推广,也让文宾开始深挖长沙市井美食。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他在2012年创办了老长沙龙虾馆,这一次他花了更大的精力做复古文化,把店铺装饰得更有氛围感,去老长沙龙虾馆吃饭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场视觉盛宴。

文和友

随后文宾创立了文和友品牌,品牌的寓意也很文艺,就是文宾和他的朋友们,听起来充满故事感。

除了龙虾馆,文宾还孵化了其他的美食品牌,作为长沙的特色,大香肠和臭豆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文和友成为了一个餐饮集团,管理着旗下各个餐饮品牌。文宾的初衷是每个品牌各自开花结果,而他的重心还是放在超级文和友的打造上。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他致力于把心中的文艺气息转变为现实,想在闹市区保留一点市井的热闹,而这一点他的确做到了。

老长沙龙虾馆海信广场店,就是耗资一亿打造的超级室内体验馆,一边是现代化高端大气的商场,一边是七层楼复古陈旧的市井小巷。

这种巨大的视觉冲击让人沉浸其中,去老长沙龙虾馆吃饭已经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去拍照打卡。

而门外排队的长龙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个人无法相信,是怎样的美食,每天有上万人在外面排队。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文宾直言文和友卖的不是美食而是文化,事实的确如此,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什么美食是吃不到的。

而文和友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人排队,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别致,好吃的龙虾到处都是,而在文和友吃龙虾的场景感和氛围感才让人流连忘返。

渐渐它已经成为长沙的地标和文化,也成为去长沙旅游的一大景点,又通过湖南卫视的加持,都让文和友的火爆程度与日俱增。

出征之路

在长沙扎稳脚跟之后,文和友开启了出征之路,第一站首选就是广州和深圳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文宾和他的团队做过系统分析,他们后台的数据显示,除了长沙本地人,广东的人数排在前面。在文宾看来,广州和深圳也是对市井文化有深刻情感的城市

这一次文宾继续复古之路,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广州店和深圳店,店铺开业就达到巅峰时刻,广州当日排队人数达到3000,平均排队时长四小时;而深圳更甚,排队人数突破5万。

昙花一现

然而这样的热闹并不持久,广深的文和友没有延续长沙的口碑,而是昙花一现。本地文创品牌到异地也同样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网上也有许多吐槽的声音,文和友是给予长沙的市井文化火起来,但是广深两地的文和友虽然在装修上融入了广深的元素,但是本质上还是对长沙文和友的复制。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没有灵魂的堆砌无法激发大众的共鸣,渐渐文和友也就失去了热度。广深的文和友开业半年,也逐渐开始转变策略,将菜品逐渐与当地饮食文化相结合,可是要真正重现开业时的火爆,广深两家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文宾要在国内外一线城市开十家文和友的目标,打造餐饮迪斯尼的梦想,如今看来还很有难度,原本计划2021年完工的南京超级文和友也将计划推迟到2022年。

曾经在长沙红透半边天的文和友也渐渐失去往日风采,文和友也被爆出裁员消息,深圳的文和友也变得很寂寥。

有顾客去吃饭发现,店里营业员比客户都多,整个大厅也就只有他们一桌,看起来很落寞,曾经百米长龙的排队盛况早已不见踪迹。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超级文和友的一些商铺也纷纷撤退,文和友的发展彻底遇见了瓶颈,在对外扩张的路上,是保留特色复制还是融入当地文化重生,对于文和友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毕竟如今餐饮行业的网红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新鲜感也很容易被消磨掉,超级文和友的文艺气息也被稀释,在大众看来跟普通的美食一条街没什么区别。

有网友说文和友出师不利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文宾想把超级文和友打造成餐饮界的迪士尼,所以尝试了很多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比如美妆、电影、二房东。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也让文和友失去特色,在融入本土和坚持自己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文化的核心是人心,只有真正融入人心的东西才能被记住被传播

虽然文和友的餐饮梦想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但是文和友的网红之路还是给餐饮业带来了冲击。

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重视用餐的体验感,这种新的餐饮模式还会火爆多久,文和友是否还会推出新的IP产品,这要看文和友以后的发展策略了。

价值上亿的“路边摊”,从万人排队到门可罗雀,文和友该何去何从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门可罗雀   长沙   市井   广州   深圳   龙虾   何去何从   烧烤   路边   餐饮   价值   美食   品牌   文化   文和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