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李玖)

1. CMOS 图像传感器国产领军人,四大业务领域全面布局

1.1. 安防领域切入,细分赛道出货领先

深耕 CMOS 图像传感器,安防领域名列前茅。思特威于 2017 年 04 月 13 日在上海 成立,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以及销售,主要产品为 前照式结构产品的 FSI-RS 系列、背照式结构产品的 BSI-RS 系列以及全局快门产品 的 GS 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和智能手机四大 领域。2017 年公司推出第一代 500 万像素 BSI-RS 产品并在安防领域出货量名列前茅,2018 年公司推出 SmartGS 产品并开始向机器视觉领域迈进,2020 年公司保持 安防领域以及机器视觉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地位,并向汽车电子应用领域进军。 2021 年 6 月 28 日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2022 年 5 月 20 日于科创板上市。

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大基金战略入股。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徐辰持有公司15.23% 股权,徐辰亦为公司的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莫要武为公司的一致行动人,且为 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 6.66%股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 Forebright Smart Eyes、Brizan China Holdings Limited 分别持有公司 8.21%、7.87%、 7.74%的股份。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1.2. 创始团队研发实力雄厚,引领公司技术发展

创始团队多年研发经验,引领公司技术发展。创始人徐辰及联合创始人莫要武、 马伟剑均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三名核心技术人员统领公司研发体系。徐辰是 公司创始人,负责把控公司整体的研发和技术方向,起到技术带头人的作用;莫 要武是公司副总经理,直接负责公司设计研发部,是公司主要技术标准的起草者; 马伟剑是公司副总经理,并直接负责公司的量产研发部,是公司产品产业化相关 技术研发的带头人。

两大研发体系六大业务部门,为研发保驾护航。目前公司设立两大核心研发部门, 分别为设计研发部以及量产研发部。设计研发部专注于产品的基础设计,竭力推 出新产品以及负责产品的更新迭代,下设四个分部门,分别负责电路设计、算法 设计、像素设计、工艺集成。量产研发部主要负责产品的量化,下设产品工程部、 应用工程部,在产品基础设计完毕后,为产品量产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扩充研发团队,多次股权激励锁定核心人才。截至 2021年 9月研发人员占比 39.5%,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55.6%。2019 年公司购买汽车 CIS 领域公司深圳安芯微研 发团队及相关专利,扩充在车载电子方面研发实力。为了提高团队稳定性锁定核 心人才,公司实施了充分的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拥有 6 个员工持股平台,员工共计 持股 7.72%。截至 2021 年 9 月,公司共实行 3 次员工股权激励,分别于 2017 年 6 月,2018 年 3 月以及 2019 年 12 月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期权激励计划,累计批准 3052 万份期权。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1.3. 产品矩阵全面,多项核心专利巩固护城河

六大系列产品齐上阵,平台化布局优势突出。目前公司产品细分包括 AI 系列、SL 系列、AT 系列、GS 系列、LoT 系列以及 CS 系列,产品像素涵盖 100 万-5000 万, 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高端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机器视觉、物联网、智能手机 等方面,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高低端产品全面布局。安防领域产品布局涉及中高低端市场,中高端产品从 2018 年收入占比 16.41%提高到 2021 年的 71.78%,成为安防监控主要的收入来源, 高端产品占比将在未来持续增加。汽车电子和智能手机领域起步较晚,目前主要 通过低端市场抢占市场份额,随着技术产品趋于成熟,将会向中高端市场进军。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安防监控以及机器视觉领域,同时在汽车电子、智能手机领 域不断地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深耕多年,积累多项核心专利。截止 2021 年 9 月,公司拥有主要专利 114 项,其 中中国境内授权专利 65 项、境外授权专利 49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集成电路布图 设计 32 项。在 2021 年被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评为“年度 IC 独角兽企业”。

安防领域优势明显,高迭代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创立以来从安防领域切入, 深耕多年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推出 30 余款安防类产品,平均每款产品迭代周期 不到两年,通过持续不断地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具备最前沿技术的产品,满足安 防领域客户产品差异化、系列化的需求,打入优质客户供应链。目前公司客户包 括大华股份、大疆创新、宇视科技、普联技术、天地伟业、网易有道、科沃斯等 不同领域优质头部厂商。2018 年-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 售金额分别为 3.14 亿元、6.04 亿元、12.10 亿元及 16.08 亿元,占销售总金额的比 例分别为 96.8%、88.9%、79.2%及 78.7%。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1.4.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盈利未来可期

营收保持增长,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公司成立以来营收保持高速增长,2018- 2021 年营收分别为 3.25 亿元、6.79 亿元、15.27 亿元和 26.89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到 102%,净利润于 2020 年扭亏为盈后逐步提升。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领 域,2018-2020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98.4%、92.6%、82.1%,车载电子的收入占比由 2019 年 0.58%提升至 2020 年 6.49%,随着公司在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新兴 领域收入占比将逐步提高。公司总毛利率由 2018 年的 12.73%增长到 2021 年的 29.12%,主要为与新的晶圆厂合作过程中良率逐步提升,同时高毛利产品 BSI 及 GS 占比提升,合计收入占比从 2018 年的 12.55%提升到 2021 年 1-9 月的 56.84%, 带动毛利率的提高。

费用率方面,股权支付影响公司费用率波动。2018-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 0.81 亿元、1.32 亿元、0.42 亿元、0.55 亿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4.9%、19.4%、 2.8%、2.1%,股权激励费用较大造成 2018、2019年管理费用率较高。2018-2021年 销售费用分别为 0.24 亿元、1.13 亿元、0.37 亿元和 0.64 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7.3%、16.8%、2.4%、2.4%,2019年主要由于年末对部分尚未达到行权条件的期权 进行了加速行权或取消,一次性产生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

研发人员将近四成,研发费用率保持平稳。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员工总人数为 674 人,研发人员为 266 人,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 39.47%。其中 148 名研发人员为 硕士以上学历,占总研发人员的 52.70%。2018-2021 年公司总研发费用分别为 0.93 亿元、1.22 亿元、1.08 亿元和 2.05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28.76%、18.00%、7.10% 和 7.63%,其中 2018、2019年研发费用占比较大主要受股权支付影响,随着公司营 业收入的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比例逐渐下降。

募集资金增强新兴业务实力。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 4910 万股,募集资金 28.20 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升级及流动资金补充。其中 7.35 亿元用于搭建车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平台,打造新一代车规级产品线,8.87 亿元用于加大安防与机器 视觉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4.09亿元用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测试厂房。投入募投项目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在车载领域、机器视觉领域的竞争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2. 需求:传统领域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快速爆发

2.1. CMOS 成为图像传感器主流技术

图像传感器是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CMOS 图像传感器成为主流。图像传感器 的主要功能是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并呈现在终端,是由光敏元件、放大电 路、数模转换器、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集成在一起的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类 摄像设备,是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互补金属氧化物 (CMOS)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及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大类。典型的 CMOS 图像传感器(CIS)由多个模块组成,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其中像素阵列 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时序控制电路完成对电学信 号的处理,数模转换则将信号转换为需要的数字信号便于最终输出。相较于 CCD 图像传感器,CMOS 图像传感器从 90 年代开始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从市场占比 来看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由 2012 年 55.4%上升至 2019 年 83.2%,在图像传 感器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背照式结构逐渐取代前照式成为 CMOS 图像传感器主流。从结构上来看,根据感 光元件安装位置的区别可以将 CMOS 图像传感器分为前照式结构(FSI)和背照式 结构(BSI),其中背照式是将光电二极管置于金属配线层之前。相较于前照式结 构,背照式增加了单位像素的受光量,传感器灵敏度有明显改善,但是制作工艺 涉及晶圆的正面背面从而变得复杂,对生产工艺要求加大,且会带来可靠性退化 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堆栈式 CMOS 传感器,其将像素区域与处理 电路分隔开,分别置于上下两层,从而能够针对性的优化,对于像素部分进行画 质优化,电路部分进行速度优化。但由于生产过程更加复杂,成本昂贵,堆栈式 多用于高端手机、数码相机、机器视觉等领域。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CMOS 图像传感器向着高像素、高帧率、高成像效果发展。CMOS 图像传感器的 核心参数包括像素、帧率、成像效果,不同应用领域对于技术指标的要求有不同 侧重。应用于手机领域时,通常需要超高的像素,分辨率、清晰度、美观度等, 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时,由于摄像机通常工作在高温、昏暗等苛刻的环境条件下, 通常需要产品具有较高的信噪比,量子效率等,能够满足极端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在汽车电子方面由于隧道等环境的限制,需要产品具有较高的 LED 闪烁抑制技术, 较高的帧率满足环境的快速变化,在新兴的应用领域如机器视觉方面,则对不同 的产品有不同的定制化需求。

2.2. 应用场景广泛,全球销量出货量保持较高增长

全球 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与出货量保持较高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统计, 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销售额从 2016 年的 94.1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20 年的 179.1 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17.5%,预计 2021-2025 年间将保持 11.9%的年复合 增长率,2025 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可达 330.0 亿美元。从出货量上来看,2016 年至 2020 年,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从 41.4 亿颗快速增长至 77.2 亿颗,年复合 增长率 16.9%。预计 2021 年至 2025 年,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的出货量将继续保 持 8.5%的年复合增长率,2025 年预计可达 116.4 亿颗。

智能手机为 CIS 下游最大应用场景,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 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 方面。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统计,销售额来看,智能手机为其最大的应用市 场,2020 年占比为 78.5%,汽车电子占比约 10%,安防占比约 4%。随着下游需求 的改善,未来应用占比将有所变化,预计 2024 年下游手机需求占比下降为 69%, 汽车电子则提升至 14%,安防领域占比将提升至 8%。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2.3. 新兴领域:快速扩张市场,车载 CIS 量价齐升

新兴市场增长率高于全球 CIS 增长率。近年来随着 5G、VR/AR、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的发展,给 CMOS 图像传感器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据 Frost&Sullivan 预计, 2020-2025 年安防监控细分市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预期将达到 13.8%;汽车电子 市场预期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8.9%;新兴机器视觉领域年复合增长率更将 达到 45.6%。细分市场的预期增长率均高于 CMOS 图像传感器的整体增长率。

(1)车载领域: 不同功能的车载摄像头用量不同。按照功能来划分,车载用摄像头可以分为观察 用摄像头和感知用摄像头,观察用摄像头主要功能为拍摄周围环境帮助驾驶员进 行行车判断,感知用摄像头主要将拍摄的影像进行识别提取从而对车辆的行驶进 行干预。此外,根据摄像头安装的位置可以分为环视、前视、后视及舱内摄像头。

产品要求与法律法规构成车规级产品两道门槛。由于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使用环 境的差异,汽车产品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功率、过载、耐压、 绝缘等方面要求更加严苛。如温度方面,消费电子一般标准为0-60 ,而汽车电子 至少需要-40-85 ,不同方面标准的差异使得车规级产品比消费级产品更难。此外, 汽车行业具有健全严苛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也制定大量行业规范 来约束企业,相关产品的上下游企业遵循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相较于消费 电子通常需要遵循的 ISO9000 标准规范,ISO/TS16949 针对性更强,质量把控更加 严格,例如需要以零缺陷为目标等。企业即便已获得 ISO9000并获得认证,要再获得 ISO/TS16949 质量认证仍需要漫长的时间。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车载摄像头的五大技术要求。一是更高的动态范围(HDR),汽车 CIS 的动态范围要 超过 120dB,通常在 120-140dB 之间,从而能够在隧道等光线昏暗的情况下看清路 况,而一般的手机摄像头动态范围通常在 60dB 左右。二是 LED 灯闪烁抑制,LED 灯往往以肉眼无法识别的频率(90Hz)进行闪烁,对于快门时间更短的 CMOS图像传 感器而言,LED 闪烁往住会引起 AI 系统误判。三是工作的温度范围更加苛刻,车载摄像头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相较于手机用产品更加恶劣多变,车载摄 像头测试需要在水中浸泡数天,以及 1000 小时以上的温度测试,要能够适应零下 40 C--零上 105 的温度范围。四是对于低照的极高要求,为了提高夜间行驶的安 全性,要求汽车摄像头具有较强的感光能力,夜视功能将成为车载摄像头的标配。 五是高像素趋势。随着智能驾驶自动化程度升级,摄像头像素也逐步升级,从 1MP 发展至 8MP 等,有助于扩大检测范围。

(2)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对全局快门技术提出高要求。机器视觉主要指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使机器 具有类似人类的“观察”和“认知”能力,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人工智能、计算机 科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学科配合完成。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在机器视 觉领域内的可分为工业机器视觉应用,例如产线检测、不良品筛检、自动化流水 线运作等,以及消费级机器视觉应用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AR/VR 等。机器视 觉的应用对 CMOS 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减少果冻效应,即当 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存在相对位移时,减少画面所发生的直线部分弯曲、边缘模 糊和部分画面曝光错误,这要求传感器具有优良的全局快门技术。

全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 CAGR 达到 35.7%。据 Frost&Sullivan 数 据,全球新兴领域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迅速扩张,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 总出货量从 2018 年的 1100 万颗迅速增至 2020 年的 6000 万颗,复合增长率高达 133.5%。2021 年出货量为 1.16 亿颗,随着未来应用的扩展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增 至 3.92 亿颗,2021-2025 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5.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2.4. 手机领域:占比最大市场,多摄普及带动需求增长

智能手机为 CMOS 图像传感器最大的应用市场。智能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销量增 速有所下降,销量趋于平稳。根据 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2-2015年智能手机出 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5.6%,之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20 年由于疫情干扰等原因消费疲软,手机销量同比下降 9%,仅为 12.4 亿部,预计 2022-2024 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 3.2%。随着手机市场进入零和游戏,头部厂商 均开始着力高端化,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平均售价有较大的提升,手机摄像头也经 历了多次变革,在数量上多个摄像头成为主流方案,在技术发展上出现双目立体 成像、结构光、ToF(Time of Flight)等方案,技术上的变革推动需求的增长。

多摄的普及: 单部手机配置摄像头数增加成为趋势。单部手机的摄像头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单 部手机摄像头配置数量可达到 6 个。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显示,双摄像头手 机自 2015 年有所放量以来快速渗透,在 2018 年渗透率达到 40%,随后三摄及多摄 开始快速发展,每部智能手机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逐年上升,预计 2019 年将由平 均每台 3.4 颗提高至 2024 年的 4.9 颗,为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需求注入动能。

高像素成为趋势: 高像素推动 CIS 技术升级。用户对于摄像清晰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流智能手机 像素水平已达到 4800 万至 6400 万,随着未来手机摄像头像素的进一步提升, CMOS图像传感器的技术与性能升级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在控制传感器整体尺寸的 前提下增加感光元件面、ToF(Time of Flight)、结构光、主动立体视觉等解决方案 的研发等等。

2024 年预计全球手机用 CIS 市场规模约 164 亿美元,高像素摄像头快速增长。 Frost&Sullivan 预计 2024 年全球手机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将达到 67.8 亿颗, 市场规模达到 164.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6.3%。其中 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由功 能机摄像头逐渐承担景深摄像等功能带动出货量的回升,预计未来将保持约12%的 复合增长率。而 500 万-1300 万像素的传感器占据目前手机摄像头市场的主要份额, 2012-2019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24%。1300万像素-4800万像素的传感器以21.5% 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而 4800 万以上像素的传感器市占率仅 8%,但预计未来快 速增长,2024 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6 亿颗。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2.5. 安防领域:稳增长传统市场,智能化成为发展方向

全球安防覆盖加大,中国为最大安防市场之一。安防行业主要是以构建安全防范 系统为主要目的的产业,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包括视频监控、门禁识别、 防盗报警细分领域。2019 年全球安 防产业总产值约 3600 亿美元,我国安防行业的收入规模达 7562 亿元,占比约 35%,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之一。2020 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约为 511 亿元, 2013-2020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26%,2019 年视频监控市场规模 18 亿元, 2013-2019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0%。

CMOS 图像传感器厂商位于安防产业链上游。整个产业链来看,安防产业链涉及 上游算法、芯片设计、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零部件生产,中游软硬件及系统集 成、或提供智能安防运营服务,下游主要应用于城市、学校、医院、轨道交通、 金融等行业。其中上游包括算法、芯片、零部件厂商,芯片企业可以分为主要分 为 IPC、DVR、NVR 三类,代表厂商包括星宸科技、富瀚微等企业,零部件厂商 如 CIS 企业代表厂商如索尼、三星等,中游安防设备软硬件厂商,包括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等企业,下游为终端应用厂商,可以划分为城市级、行业级以及消费级 应用,代表企业包括赛维智能等企业。

数字化集成、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安防监控的发展方向。从发展路线来看,安防监 控发展历程为 3 个大的阶段,1970s的模拟视频监控、1990s开始的数字视频阶段及 近几年兴起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阶段。模拟监控阶段的核心设备是磁带录像机 (VCR),数字视频阶段的核心设备是硬盘录像机(DVR),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时代 没有核心硬件设备,系统变得开放而分散,使用的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TPC)、视 频编码器(DVS)、网络录像机(NVR)及中央管理平台(CMS)等,目前的实际应用中, 各种类型的产品和系统架构均有一定比例,并均将继续存在一定时间,但智能网 络视频监控系统代表了视频监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安防监控系统涉及的 领域众多,通常包括视频监控、报警、高压电网、门禁、紧急报警等十多个子系 统,如果子系统之间无法通信将会在出现状况时管理效率低下,造成人力、物力 的浪费,而借助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实现网络互联将会改善现状,这使得视频监 控系统的复杂度提高,对 CMOS 图像传感器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在低照度 光线环境成像、HDR、超高清成像、智能识别等成像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安防领域对 CIS 参数要求复杂。安防监控摄像头通常要求 24 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工 作,且能够在低照度光线环境下呈现清晰的图像,能够高低温工作环境下芯片性 能不受影响,光线对比强烈环境下明暗细节均能呈现等。为此,CIS 需要具备高信 噪比、高感光度、超宽动态范围、超高近红外感度及低功耗等性能,技术要求复 杂。

预计 2025 年全球安防监控领域 CIS 出货量将达到 20 亿美元。从出货量上来看,根 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统计,2020 年安防监控领域的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为 4.1 亿颗,市场份额占比约 5%,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8 亿颗,预期年复合增长率将 达到13.75%。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销售额为8.7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20.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8.2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电子产业的扶持,本土厂 商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企业在全球安防监控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将得到扩张。

3. 供给:美日企业占据主导,国内厂商快速崛起

3.1. 竞争格局集中,细分龙头有所区别

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竞争格局相对比较集中,CR3 占比超过 70%。Sony、 Samsung、豪威、格科微在出货量上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而由于产品单价有所不 同,销售额方面的竞争格局有所差别。以出货量为口径来看,2020 年格科微、 Sony、Samsung、豪威科技分别占有 30%、23%、18%、15%的市场份额,以销售 额为口径统计,2020 年 Sony、Samsung、豪威科技、格科微分别占有 39%、24%、 11%、5%的市场份额。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不同应用领域竞争格局有所不同。由于 CMOS 图像传感器应用领域众多,在不同 细分领域竞争格局有所不同。在手机领域,格科微约 22%的市场份额,2020 年索 尼约24%,三星19%;在安防领域,索尼在高端安防市场的销售额领先,市场份额 达到 25%,思特威市场份额为 22%;在机器视觉领域 2020 年全球范围内只有思特 威、索尼、豪威三家厂商拥有大规模 CMOS 图像传感器量产的能力,可达到千万 级别的年度出货量;在汽车电子领域,安森美、索尼、豪威科技 2020 年度智能车 载 CMOS 图像传感器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54%、29%和 8%。

3.2. 国产厂商崛起,不同领域各有千秋

手机领域产品覆盖范围较弱,与龙头尚有差距。从像素覆盖范围来看,目前国内 企业中格科微涵盖 2MP-8MP,思特威涵盖 2MP-16MP,豪威科技涵盖 1MP-13MP 的产品,相较于国际巨头三星、索尼等,在产品线齐全度上尚有一定差距。

安防领域产品线齐全,国内企业出货量领先。在安防用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 从产品数量来看,思特威具有30余款产品,覆盖100万-800万像素,产品线齐全, 核心性能指标表现较为优异。国内厂商安防领域 CIS 在技术指标上符合主流安防领 域产品要求,从出货量来看,2020 年思特威实现 1.46 亿颗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 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电子领域国内尚处发展期。由于下游智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发力车 载摄像头业务,但从产品来看,目前像覆盖范围相对低端,多用于后装摄像头,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市场份额来看,前装车规级芯片市场目前主要由国外厂 商占据,2020 年安森美、索尼、豪威科技在车载领域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 分别为 54%、29%、8%。前装车载电子市场开拓难点和竞争壁垒主要在于车规级 摄像头用户的切入,其对于产品可靠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均有较高要求,因 此认证过程较长,通常需要 7-8 个月的认证周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4. 增长逻辑:传统业务稳步发展,新兴业务赋予新动力

传统业务高端化,保持高增长:公司从安防领域切入图像传感器行业,技术不断 沉淀,产品覆盖安防领域的高中低全类别,300 万-800 万像素的中高端产品平均单 价比以 100 万和 200 万像素为主的低端产品平均单价提升了约 120%,其中背照式 图像传感器 2018-2021Q1 期间 ASP 为 14-17 元,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客户方面积 累了优质的安防头部客户,通过长期的合作公司产品性能获得其认可,行业龙头客户中的 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公司研发实力的积累,星光级夜视全彩技术等核心技术的 攻破,产品快速迭代,竞争力和附加价值更强,2021 年推出的 1/2.7 英寸 800 万像 素 4K 高清产品对标索尼高端产品,高端客户的渗透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

车载 CIS 起量,客户不断扩展,进入前装市场:2019 年公司充实研发团队,多款 产品通过了车规级认证,2020 年实现出货量 2004 万颗、实现销售额 9908 万元,进 入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车身环视摄像头等应用市场,合作客户包括君视芯、 雄迈集成等。截至目前公司已进入上汽等知名客户,用于前装市场的产品也将推 出。此外,此次募集资金约 50%将用于建设车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平台, 打造新一代车规级产品线,随着公司进一步聚焦发力汽车电子,将会带来新的动 力。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领域CIS领军者,业务扩展新看点

消费电子聚焦高端产品,瞄准旗舰机:自 2021年 Q1起,公司已开始大批量供货给 多家手机整机厂和手机 ODM 厂商,并在多家市场主流品牌厂商进行验证和产品导 入。2022 年 3 月公司推出基于 22nm 制程的 50MP 超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产品 SC550XS,在夜视全彩成像、高动态范围以及低功耗性能上均可满足旗舰级智能 手机主摄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手机领域的产品已涵盖 2MP-50MP,形成较为丰富 和全面的产品线,有望在高端旗舰机用的高阶产品中取得进展。

机器视觉领域,客户采购产品高端化:机器视觉领域,终端客户对于 CIS的性能要 求越来越高。以大疆创新在合作初期采用的是 30 万像素低规格产品,随着大疆创 新自身产品推陈出新,采购型号也愈加高端化,平均单价增长约 185%。随着产品 高端化带动平均单价的提升,结合销售量的增长,有望带动公司动销售额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三星   领域   出货量   像素   摄像头   视觉   机器   业务   图像传感器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