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进食食物之后,需要在胃部先进行消化,之后再进入肠道吸收营养,达到给人体补充营养的效果。部分人因为长期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暴饮暴食或者三餐不规律导致胃部功能紊乱。出现胃部疾病之后,人们的饮食需要十分注意,避免不当的饮食导致胃部疾病恶化。那么,胃不好的人,要少碰哪些食物呢?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胃不好的人,要少碰那些食物呢?

1、难消化的食物

胃部功能下降的人需要少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油炸类食品。这些食物在进食之后容易在胃部滞留较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因此,生活中部分难以消化的粗纤维食物,高脂肪食物都应该减少进食,防止胃部负担加重而导致胃病加重或者影响治疗效果。

2、辛辣食物

胃部出现功能障碍的人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胃口,增进食欲。但是,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进食辛辣的食物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性较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部痉挛。辛辣食物对于胃溃疡的患者也是不利的,可能导致原有的溃疡加重。因此,患有胃部疾病的人应该选择清淡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冰冷的食物

炎热的夏季,冷饮和雪糕都是很多人的解暑利器,但是对于很多胃病的人群却是不碰为好。这主要是因为冰冷的食物会刺激胃部,不仅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不良,而且容易造成胃痉挛,对于胃病的恢复也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患上胃病之后,人们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以10度到40度为宜。

4、过热的食物

在很多地区都有喝热茶、喝热粥的习惯,但是过烫的食物却容易造成消化道的损伤。尤其是患有胃病的人群,不建议吃过热的食物。超过65度的食物和水都会烫伤消化道的粘膜,久而久之还可能会诱发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等。所以,喝热水、吃热食对于胃部本来就存在病变的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的行为。

综上所述,胃不好的人还是要少碰这几类食物,例如难消化的食物、辛辣食物、冰冷的食物以及过热的食物,避免错误饮食加重胃部疾病。不仅对于胃病的康复不利,甚至可能诱发更多、更严重的胃病。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胃病喜欢“缠上”3类人

一、爱吃烫食者,我想很多的人都是比较喜欢吃麻辣烫的,但是在这里小编我告诉大家,麻辣烫是不能长期吃的,而且除了麻辣烫之外,还有其他的烫食也是不能长期吃的。因为这些食物的温度过高,当人们吃上后,会破坏他们消化系统的粘膜,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一个危害,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胃病。

二、嗜酒如命者,如今的人们是特别喜欢喝酒的,不管是聚会或是应酬他们都会喝,但是酒对人体的危害是特别大的,因为我们身体内的肝脏是不能够承受酒精给它们带来的危害,久而久之,人们的胃也会出现一系列的毛病的,而且常年喝酒的人,是很有可能患胃癌的。

三、废寝忘食者,如今的很多人一旦工作忙,就忘记了吃饭,最终导致他们的身体出现状况,由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他们的身体也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影响了胃部的健康。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很容易生病,胃不好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作息不规律,久而久之很容易被胃病缠身。

中医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简单来说,胃气代表了人体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所以养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胃病不是一朝一夕惹的祸,多是由各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伤胃的7个习惯

爱喝冷饮

很多人在夏天特别喜欢喝冷饮。冷饮喝下去会使胃部受寒,影响胃肠道功能,而且很容易产生寒气。一旦寒气在体内积累得过多,就会通过内循环流动到其他部位,从而对各大器官造成损伤。

饮食不洁

天气炎热,各种致病性细菌繁殖速度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如果吃了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呕吐等症状。

太“重口味”

高盐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的道路。吃得太辣、太麻会刺激胃部,产生烧灼感。吃得太烫会灼伤胃部,引发胃炎,甚至胃癌。

三餐不规律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暴饮暴食

饮食过量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致使胰腺这个“消化酶工厂”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

吃饭太快

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胃里“长石头”。与细嚼慢咽相比,狼吞虎咽会导致发胖的风险增加至少3倍。

滥用药物

很多止痛药、消炎药物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滥用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中医养胃秘方

中医养胃方法颇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温热、熟软。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吃难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胃的消化功能。每日三餐多吃一些南瓜、麦芽、小米等,这些黄色食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能够促进脾的运作能力,加快身体对于营养的消化吸收,有养胃健脾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有胃部不适的人群而言,喝些粥是很养胃的。粥可以滋润肠胃,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就可以快速进入小肠,容易被人体吸收。陆放翁有《食粥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平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养胃粥要熬得烂一点,不宜放太多的粗粮、杂粮,否则不利于肠胃消化吸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一些常用的养胃中药材,如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面条也有养胃的作用。一碗面条吃下去,暖暖的、饱饱的。但要注意的是,吃面条绝对不是吃油腻的油泼面、热干面等,而应以清淡为主、凉热适中。为了补充营养,可以加水煮蛋、清淡的蔬菜。硬面条比较刺激胃,尤其是慢性胃炎、胃溃疡人群要少吃,而是要选择吃像面片、龙须面等较软烂的面食。

药膳养胃也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融和堂的九仁山楂麦芽煲汤料,选用桃仁、杏仁、薏苡仁、砂仁、益智仁、扁豆仁、郁李仁、酸枣仁、核桃仁、山楂、麦芽、荷叶等材料科学配伍而制,对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免疫功能差、胃气不足的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精神调理

情志刺激可损伤脾胃。《黄帝内经》有云:“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的情绪时,这些情绪也会经大脑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肠胃功能失调,乃至胃血管收缩、胃黏膜保护层受损,形成溃疡。

精神调理是养胃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使用各种方法令情志怡畅,如寄情于文艺、书画、花卉、会友清谈等,使人精神愉快,食欲旺盛。

运动养胃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强脾胃健运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肠胃不好的朋友,在开始锻炼时,运动的强度应尽量小一些,可以选择稍微舒缓的运动形式,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极拳、太极剑等。另外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吞下,亦有生津和胃的功效。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常按“养胃穴”

人体有六个“养胃穴”,常按这六个穴位可以健脾养胃。

劳宫穴

位于握拳中指尖所指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大陵穴

位于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对应脾胃。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也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内关穴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此穴能有效缓解胃痛或由胃疼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足三里

足三里穴虽然在小腿部,但经常按摩不仅有利于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对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等肠胃疾病也有很大作用。

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脚部,经常按摩利于胃部保养,缓解胃部不适,同时提高脾脏功能。

三阴交穴

这个穴位是女性应该重视的穴位,按摩不仅可以辅助治疗妇科类疾病,还有助于肝脏排毒,同样能够缓解胃部不适。

慢性胃炎发病率高,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因为中医开方就是看你的体质,还有通过四诊八纲来进行辨证论治的,就是把证型辨出来才能开出好的方药,不是说一个方药可以适合所有的病人吃。

脾胃科的慢性胃炎,常见的证型就是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用的就是黄连温胆汤。今天教大家如何辩证巧选中成药治胃病,合理用药是成功治愈的开始。

1、脾胃虚弱证

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2、脾胃虚寒证

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

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等。

3、饮食停滞证

可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舌苔厚或黄腻脉滑或实。

宜选山楂丸、保和丸(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等。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4、胃阴不足证

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

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5、肝气犯胃证

可见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

宜选逍遥丸、舒肝健胃丸、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片)、三九胃泰等。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6、肝胃郁热证

可见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宜选丹栀逍遥丸、清胃黄连丸、胃炎康胶囊、加味左金丸等。

7、湿困脾胃证

可见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情嗜卧,多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弦滑。

宜选香砂平胃颗粒(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散等。

8、湿热互结证

可见胃脘灼热胀痛,痞闷、口苦尿黄,舌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

宜选甘露消毒丹、胃痛宁片等。

患了胃病,哪些食物最好要少碰?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胃有秘诀

9、瘀血内阻证

可见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舌暗或有瘀斑点,脉涩。宜选金佛止痛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等。

总结: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还是经过精准的辩证,然后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胃病   食物   养胃   胃部   脾胃   穴位   胃痛   辛辣   肠胃   秘诀   中医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