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癌症是个非常恐怖的恶性疾病,说到癌症人人都是“谈癌色变”。现今癌症导致的我们居民死亡,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约占第2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约280万例,是我们不容小觑的事。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癌症是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手术、放疗、化疗等都确有疗效。甚至一些癌症有可能被治愈,而且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有可能被治愈的癌症还会越来越多。

但是,直言不讳,现今能被治愈的癌症仍属少数,大多数癌症尚难达到如此效果,除少数几种癌症,如膀胱癌、白血病、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之外,就是能够“与癌共存”的也不是很多。因此,癌症的关键在于预防,我们身体不发生癌症才是上策。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想要预防疾病,就必须首先弄清疾病的病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该病因无法在我们身体上起到致病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注意饮食、规律生活、运动锻炼,预防接种等。尤其是,对于传染病的预防,现代医学功不可没。

但是,遗憾的是,癌症的预防,却远非传染病可比。一是癌症的发生与病人的内在因素有关,即遗传因素;二是癌症的发生因素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研究证明,癌症属于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癌症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并非一般的遗传性疾病,而癌症遗传的并非是其本身,而是遗传了对某些致癌物的“易感”性。

所以,想预防癌症,就两个方法可行:一是改变我们体内癌症的遗传基因,使其对某些致癌物不再产生“易感”;二是尽量避免接触致癌物。前者虽是治疗癌症之上策,但至今无法做到;那尽量避免接触致癌物就是唯一可取之法了。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致癌物在哪?其实很多致癌物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有些肿瘤医学家就提出了“生活方式癌”一词,专家们认为癌症的发生与我们日常许多生活行为密切相关,也属于一种“生活方式病”。

我们都知道,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烟雾中的致癌物已经证实有69种之多,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性高达20倍之多;长期饮酒、高脂饮食等又容易发生肝癌、胰腺癌的;长期咀嚼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在饮食上,长期高盐饮食、每天吃大量腌制食品等容易发生胃癌、食管癌;多种消化道癌症的发生与长期缺少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有关系;长期高脂饮食与大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霉花生、霉玉米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癌。

运动锻炼与癌症的发生也有相关性,如长期缺少运动的人容易发生大肠癌。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未生育或分娩后不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多;早婚、多产、有多个性伴侣的人容易发生宫颈癌。

情绪压抑与癌症的发生也有关系,每天郁郁寡欢的人,过分情绪压抑的人群,患癌症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所以说,“生活方式癌”的说法,并非耸人听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生活行为方式,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是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少饮酒或戒酒不但有益于保护肝脏,也更有益于防癌;低脂、低盐饮食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体育活动有防癌的作用;晚婚、道德的性行为也有助于防癌;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成长发育,对预防母亲患癌也有益;有个好心情,也有利于防癌等。

癌症可治疗,重在预防,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癌”可知否?

总之,癌症是可防可治的,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的行为方式均有益于健康,也是防癌的上上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生活方式   癌症   吸烟者   致癌物   上策   基因   因素   疾病   饮食   可治疗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