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曾子真把猪宰了

孩子哭闹,为了哄他,家长能不能编谎话骗他,或者轻易许诺他?看看孔子的学生曾子,教育儿子要讲诚信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反省。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宰猪给他吃。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宰,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于是曾子把猪宰了。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这是今天早上坐地铁时,在《素书》这本书中看到的故事,看完我的心里为之一震。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宰猪,那么家中的猪虽然保住了,却在一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然而,这种类似的事,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也经常会做。

比如,孩子不吃饭时,我们会说,宝贝,赶紧吃饭,吃完饭,妈妈奖励你吃一颗糖。

可是,当孩子高兴地把饭吃完时,妈妈却赖账了,还找了个看似很合理的理由。

她可能会说,吃糖对牙齿不好,会长蛀牙,或者说,吃糖会肚子痛。

不但说话不算数,而连哄带吓的。

又比如,孩子晚上不好好睡觉时,妈妈可能会恐吓孩子,你再不好好睡觉,我就把你扔到门外去,让你被老虎吃掉。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这种哄、骗、吓的手段,做父母的,是不是经常会用到呢?

其实,使用这些手段,也许暂时会有作用,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父母在孩子面前会失去诚信。

父母一次次地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又是骗我的,我才不会信呢。

慢慢地,你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了,你许诺再多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也会认为这是骗他的。

因此,孩子慢慢地会对你说的话产生“免 疫力”,你说再多,对孩子都不会起什么作用。

因为,你已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宝贵的诚信。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另一方面,会使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

有的父母,会编一些虚假诡诞的故事,用猛兽或者鬼神等来恐吓孩子。

孩子可能会认为这些东西真的存在,久而久之,会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

这对孩子以后正确“三观”的建立,是不利的。

第三,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哄、骗、吓的方法。

就像曾子说的一样,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说什么他都会信,你做什么他都会学。

你用哄、骗、吓的方法对待他,他也会用这些方法对待别人。

这对孩子长大以后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很不利。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素书》的作者黄石公对“信”十分重视,他在书中说道:“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意思是说,高尚的品德足以使四方咸服;诚实守信可以令异议统一;行事正直公正可以得到众人的拥戴;才识渊博,便知以古为鉴;聪明睿智,可以体察下属,明辨是非。这样的人,才智超群,可谓人中之才俊。

黄石公认为“信”具有“一异”,即统一不同意见的功能,具有“信”这种品质,是成为人中才俊的必要条件之一。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确实,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几千年过去了,无数先贤都是这样强调的。

儒家向来提倡将“信”作为君子的必 备品质。在《子张》《阳货》《子路》等篇都提到了“信”。

比如,《论语.子张》中有言,子夏曰:“君子信,则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是孔子的弟 子,他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先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后再去役使他们,否则他们会以为你是有意虐 待他们。君子还必 须得到君王的信任后再进谏,如果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王就会认为你在诽谤他。

“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子夏这句话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治国从政者取信于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项重要智慧。

不光是“信”,在黄石公的这本《素书》中,还讲了许多为人、处世、居官的智慧。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说起《素书》,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但提到大名鼎鼎的汉初丞相张良,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传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成就大汉霸业,名垂青史,靠的就是一部《素书》。这其中还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张良,字子房,原是一个只知快意恩仇的狭义之士。他原是韩国人,后韩为秦所灭。

公元前218年,他组织一些人寻机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 仇,但没能成功,被 迫亡命天涯。

一天,张良浪迹到下邳,意外 遇到一位老人,这就是黄石公。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这位老人故意将鞋抛到桥下,让张良捡鞋又替他穿上,最后认定“孺子可教矣”,遂将一卷书传给了他,并告之“读此书则为王 者师矣”。

这本书,这是《素书》。

正是这本《素书》,彻 底改变了张良,使他从一个普通青年,变成了一位足智多谋的王 者之师,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他不负刘邦厚望,帮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开创了大汉王朝,被刘邦评价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并拜为丞相。

更为可贵的是,他凭借《素书》中的智慧,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告老辞官,不理政事,巧妙地跳出权力之争的旋涡,洒脱安逸地安度了自己的晚年。

成为汉初大功之臣中得以全身而退的唯 一一个人。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一本书点醒一个普通人,而这个人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就是传世奇书《素书》的巨大 威力。

难怪后人盛赞《素书》为“中国谋略第 一奇书”“智慧之禁 果,治人之兵法,成功之操典”。

《素书》原文仅有一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在如此短的篇幅里,完整表达了修 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四大思想体系,可谓博大精深。

《素书》的思想,对领导 者而方,尤其值得学习。书中总结了治国安邦的经验,如民为天下本的理念、识人用人管人的方略、长远发展的策略等。

书中不但有正确经验,同时亦有反而训诫,可以引导领导 者进行深刻反思,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因此, 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素书》都是一部不可 多得的好书。

正如书的封面所言: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

孩子哭闹,急着赶集的妻子许诺回来后宰猪给他吃,老公真把猪宰了

正朝着成功彼岸奋进的你,难道不应该读一读这本智慧的奇书吗,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入手。

张良得此书成就大汉霸业 29.8 购买

#不可错过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黄石   孔子   妻子   孩子   奇书   刘邦   此书   君子   老公   父母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