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 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实际上,顶嘴意味着男孩的心理在成长,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


教师或父母在教育男孩时,经常说的话莫过于“听话”二字,如“要听老师的话”“听话才是好儿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学生”,等等。久而久之,“听话”便成了好学生、好男孩的标准。那些喜欢顶嘴的男孩,被老师和父母判定为不是好孩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毋庸置疑,要求孩子听话并非有错,然而,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片面强调听话,则会影响和限制他们的健康发展。

男孩敢与大人顶嘴,也并非只是因孩子有错,有时也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造成的。父母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是说话态度不能让孩子所接受,同时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学会体谅孩子。因为现在的男孩在家中比较娇惯,很有个性,往往爱跟大人顶嘴,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顶嘴和反驳父母,也说明男孩正在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生活中有的男孩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男孩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男孩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男孩虽不敢言,但心里不服,以后男孩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男孩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的批评他就根本无法接受,把训斥全当耳边风。

大约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男孩开始进入比较逆反的青春期。这时的男孩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吩咐和安排,遇事愿意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希望凡事由自己做主。如果不能满足的己的要求,就会感到失望或者进行反抗,而发生顶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中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听话的男孩就是好男孩,不听话爱顶嘴的男孩就是坏男孩,这种思想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听话”也是中国父母对男孩讲得次数最多的、在教育男孩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男孩在家里被时时教训要听父母的话,男孩上幼儿园后,就被叮咛要听老师的话,男孩上学了也要被嘱咐要听老师的话。总之,听话的男孩总是招人疼、惹人爱的男孩,不听话的男孩总是招人嫌、惹人烦的男孩。

中国的父母往往刻意要求男孩对自己的无条件顺从。一些父母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晓、无所不能,自己过的桥比男孩走的路还多,男孩当然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教诲,于是,当男孩与父母出现分歧时,父母经常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当男孩想对某件事做个说明时,便会遭到父母更大的训斥:“不许顶嘴!”“还嘴硬?”;更有一些缺乏耐性的父母,十分反感男孩顶嘴,当男孩向父母的权威发出挑战时,盛怒之下男孩免不了受到父母的一番拳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实际上,顶嘴意味着男孩的心理在成长,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当男孩年龄尚小且自理能力较差的时候,让男孩按大人的指示去做是可以的,但当男孩逐渐长大以后,再总是用“听话”去教育男孩和要求男孩,就显得有些偏颇了。

其实,男孩顶嘴比不说话反抗要好得多。因为顶嘴可使父母更容易了解男孩。男孩顶嘴,说明他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见解,如果家长这时能够听取和采纳男孩的正确的意见,男孩就会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价值的,这对他的自信心的提高大有裨益;相反,如果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男孩,只能养成男孩唯唯诺诺的性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男孩顶嘴通常发生在父母亲批评不得法、男孩不服气时,男孩没做错事而受到父母的冤枉时,男孩不想马上去做的事、可父母硬逼着他去做时,或者大人心情不好拿男孩出气时。其实这些都反映了父母在教育男孩时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家长正好可以从男孩的不满情绪和顶嘴的表现中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从而来改变和提高自己。

男孩的顶嘴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是男孩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如果男孩心里对大人的不恰当的所作所为不敢怒、不敢言,许多委屈都憋在肚里,男孩的心理压力就会非常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忧郁、头痛、精神不振、懦弱等不良心理反应。

但是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男孩的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仍然要做好引导工作。

作为父母,无论男孩犯了多大的错,都要理性对待,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解决方法。在家庭教育中,要赏罚严明,不翻旧账,讲明道理,才会在男孩心里树立威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历史。听话不是标准,顶嘴不是罪过

男孩总是在父母行为的耳濡目染下成长的,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言行。如果父母尊重他人,和蔼待人,那么男孩也一定会很少与人顶嘴,性格上也会更加谦和。即便男孩狡辩,反驳家长,家长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对男孩不合理的意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得到改正。如果给男孩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来弥补过错,他们最乐于接受,也增强了家庭的和睦关系。

总之,听话不是衡量男孩好坏的标准,男孩顶嘴也不是罪不可赦的恶习。教育男孩,父母应该认可男孩在心理上的成长,积极努力去理解男孩的想法,采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帮助和指导男孩,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男孩为什么不听话”,或者采取“高压政策”使男孩屈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听话   罪过   父子   见解   大人   家长   父母   男孩   老师   方式   孩子   心理   标准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