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从何而来?怎么让肠息肉离你远一点?

肠癌是我国十分高发的一种癌症,而90%的肠癌都是从息肉发展而来的! 虽说息肉本身属于良性肿瘤,但部分息肉也具有恶变的可能,特别是 腺瘤性息肉、家族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 可能最大。

我们应该从预防肠息肉开始保护自己的健康,那么,肠息肉是如何发生的呢?

肠息肉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有些结肠息肉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类结肠息肉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产生癌变。

2、基因突变,一部分结肠息肉的形成可能与抑癌基因的功能缺失有关,如果是这类原因产生的结肠息肉,癌变的几率会很大。

3.不良习惯,如:绿色蔬菜吃的少,饮食上没有按照低脂的原则,钙、硒等微量元素与抗氧化维生素补充不足,患有肠道疾病或有便秘、吸烟、饮酒的习惯

这些人为可控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增加胃肠息肉的患病风险,经常吃腌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的人也更容易形成胃肠息肉。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腹痛是肠息肉早期症状最明显的,其腹痛程度均不一样,疼痛部位在中腹部或脐周,疼痛性质为隐痛、绞痛、胀痛以及钝痛,很多都呈间歇性疼痛,疼痛发生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在进食之后可逐渐自行缓解或减轻。

便血。如果是结肠息肉的,那么最容易出现便血现象,而当出现便血时,不少患者会以为是痔疮,从而没及时进行防治,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实痔疮和肠息肉便血症状是不一样的,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血色为鲜红色,平时不会出血,不过对于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它常是混杂在大便中间的。

大便习惯改变。当患上肠息肉时,患者可有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或是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如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或是伴有腹痛现象的,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有肠息肉,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确诊。

大便形状改变。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粪便应该呈圆柱形,而如果有息肉在结肠腔内,可以压迫粪便,从而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会变细,或是出现扁形,有的还会出现血痕。


肠息肉从何而来?怎么让肠息肉离你远一点?

预防肠息肉,应该这么吃


红肉是一种好吃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但红肉进食较多也容易诱发肠息肉和肠肿瘤等肠道疾病。红肉当中含有亚铁血红素,再加上亚硝酸盐与高温烹调产生的杂环胺,就容易对肠道产生威胁。

总体来讲,大家在饮食搭配的过程中应该“多样少量”,尽量增加蔬菜、菌菇类食品、粗杂粮等素食品的摄入量,控制肉类食品的摄入量;每日摄入食物的品种应当在12种以上,多种营养素协同摄入,促进机体健康。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主要诱因”,肉类食品中含有不少的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肥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就会刺激胆囊产生较多的胆汁,而大量的胆汁会在大肠中滞留转化为一种致癌物质—“戊酸”。

饱和脂肪酸中含有较多的花生四烯酸,此物可以促进肠上皮细胞异常生长成息肉,甚至癌变。所以应该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当增加“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促进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是七大营养素当中的一种,它对于肠道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它进入大肠之后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就能缩短食物和潜在致癌物在肠道当中的停留时间,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膳食纤维的足量摄入有助于机体预防肠息肉和肠癌。生活中多吃点粗杂粮、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每日摄入25克以上的膳食纤维,肠健康,人安康。

肠息肉从何而来?怎么让肠息肉离你远一点?

除此之外,定期体检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下一篇内容我会科普关于患有肠息肉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如果本篇科普对您有帮助,或者想了解更多的肛肠科知识,欢迎关注我~

[声明]文中图文参考资料内容来源于公开网络,仅作公益医学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息肉   不饱和   结肠   脂肪酸   肠道   膳食   大便   患者   纤维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