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即公孙、内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八个腧穴,如下图

八脉交会穴

其具体交会情况如下:公孙(脾经通冲脉)、内关(心包经通阴维脉)、后溪(小肠经通督脉)、申脉(膀胱经通阳跷脉)、足临泣(胆经通带脉)、外关(三焦经通阳维脉)、列缺(肺经通任脉)、照海(肾经通阴跷脉)。

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由于八穴与奇经八脉存在着特殊的交会关系,因此八穴不仅可以治疗所属正经及与正经有关的脏腑经脉病症,也可以治疗奇经病。正如李梃在《医学人门》中所说:“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意在说明八穴的主治范围广泛。明代医家吴昆云:“以八穴交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仲景妙于伤寒,以其有六经之辨,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二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其论也谓精辟。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臂、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如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

附:八脉交会穴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痛,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呲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公孙   带脉   冲脉   列缺   后溪   任脉   督脉   小肠   疾患   经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