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是好还是坏?

在你心目中,白酒是什么身份呢?好人还是坏人?

据资料显示,在2019年曾在一项关于“我国传统白酒研究重大突破”中,发现在白酒的研究结果中,国际上的检测中发现白酒有一种叫做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的物质,该物质被发现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性,还包括抗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等等。

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是好还是坏?

如此就能光明正大地喝酒了?事实上,这种说法言过其实,在多种白酒中,由于制作原材料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可否认的是白酒中确实有部分的活性物质,但是否能喝了就长寿,甚至能够抗癌等,都没有确切的证据。

相比于白酒,还有的人更相信红酒,则是认为红酒中的白藜芦醇成分,可以抗癌、保护心脑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这样的结论只是在动物实验上,和人体实验无关。

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是好还是坏?

反而对于无论喝白酒、红酒、啤酒,当中都含有酒精,酒精是1类致癌物,在体内转化酒又是乙醇,乙醇被肠胃吸收之后,再随着尿液、汗液、呼吸等排出去,再到肝脏代谢,如果对于天生缺乏乙醇脱氢酶的人,便容易造成头晕乏力。

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也就是足以危害肝脏细胞的成分,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转为乙酸,乙酸经过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以上流程中,只有全部走完酒精才能被代谢掉。

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是好还是坏?


而现实生活中,太少有人能够完成这个流程,有毒的乙醛越来越多的堆积在肝脏,进而导致的结果,是白酒或其他酒中有益物质无法抵消的伤害。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则是,白酒中即便有抗癌物,也不能证明喝白酒这件事就能抗癌。反而是有大量研究证据,来自权威机构《柳叶刀》中的数据,最好一滴酒都不要喝,否则弊大于利。

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是好还是坏?

对于晚餐吃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更不建议你这样做。喝酒时,是不是还要准备下酒菜,包括花生米、油炸小鱼干、果脯,无疑是刺激食欲的行为。

特别是在酒精摄入过量后,人们还常出现说话不清、全身乏力、脾气暴躁、头晕乏力等情况,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酒精中毒,为避免情况越来越严重,需要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去医院处理,避免急性酒精中毒,到最后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白酒   乙醛   酒精中毒   乙酸   乙醇   肝脏   乏力   酒精   物质   身体   脱氢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