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星星的孩子-带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走进星星的孩子-带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这个往往在影视剧或者报纸上见到的疾病,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显得即熟悉又遥远。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实际上,孤独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最新的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孤独症的患病率达到1-2‰之高,也就是说,每1000个孩子之中,就有1个以上的孩子患有孤独症。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对医学常识的普及,就诊率的提高,据统计,我们近年来孤独症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就有200万人。

这200万孤独症儿童的背后,是200万对背负着精神压力的父母,他们日复一日地往返在家庭和孤独症康复治疗机构之间,就为了能够让孩子能够尽早恢复,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个平凡的人生。#孤独症# #自闭症#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样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

走进星星的孩子-带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一、什么是孤独症

1943年,一名美国儿童精神科的医生-利奥·肯纳,发现了11名特殊的儿童病人,他们极端的孤僻,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感兴趣,也不能与他们发展任何关系。他们的言语能力发育很慢,总是重复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叫他们的名字没有反应,也不会用语言和别人交流。他们的身体显得很笨拙,玩的游戏都是那些单调、重复的游戏,非常喜欢数字、字母、音符和旋转圆形物品等游戏。同时,他们非常讨厌改变环境,他们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超出常人的音乐能力。

利奥·肯纳医生感觉这11名儿童的表现,非常像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于是他把这种疾病命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并发表了相关的论文研究。

但当时的医学界对这个发现并不重视,这和发现的孤独症儿童病例太少有关,同时也猜测“孤独症”是否是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时期的表现,也有精神病学专家认为孤独症可能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

直到1968年,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迈克尔·路特,通过大量的研究,提炼出了“孤独症”的四个基本特点:

1、缺少对社会的兴趣和责任心,对社交和沟通表现得异常冷漠或奇怪。

2、语言发育慢,甚至受损。

3、有很多奇怪的动作和行为,主要表现为非常局限的兴趣爱好,喜欢高度重复性的游戏或行为

4、在30个月以前发病。

迈克尔·路特的研究,彻底明确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确定了“孤独症”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疾病,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

同时,迈克尔·路特对“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发病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没有关系,“孤独症”就是一个儿童早期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

那么,孤独症儿童主要表现为哪些表现那,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一下。

走进星星的孩子-带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二、孤独症儿童的表现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和症状标准,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的规定,常见的孤独症儿童主要有以下常见的表现:

(这里要注意,孤独症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问诊、生活问卷、心理测试、排除诊断等等,必须经过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进行确诊。同时孤独症的起病大多在3岁以内。)

1、他们对集体性质的游戏缺乏兴趣,比如躲猫猫、过家家等等,他们常给人孤独的感觉,不能对集体活动的欢乐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2、他们缺乏与别人进行交往的技巧,很难和同龄人建立朋友、伙伴关系,只能简单地表现为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

3、他们往往喜欢自娱自乐,周围的环境很难影响到他们,包括父母在不在场,都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和反应。

4、他们不会运用眼神交流,也很少和人对视,同时也很少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别人交流。

5、他们不会做“过家家”、“角色扮演”(比如扮演警察、医生)等扮演性的和模仿社会性的游戏。

6、当他们身体不舒服,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他们不会去寻求安慰和同情;他们也不会对别人的身体不舒服或不高兴表示关心和安慰。

7、他们的语言能力发育缓慢,甚至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方式与别人沟通。

8、长期之后,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到损害,常常听不懂别人的意思,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同时很少向别人提问,对别人的话也没有什么反应。

9、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差,但却常常模仿一些毫无意义的言语、声调、单字等等。

10、他们经常重复发出与周围环境毫无关系的词句,甚至不时发出怪声。

11、有些孤独症儿童能够掌握一定的言语能力,但是却不主动与人交谈,也不会与别人持续交谈,或者简单地对答。

12、他们语言的声调、发音、说话速度、说话节奏等等方面非常怪异,给人一种刻板、单调、苍白的感觉。

13、他们的兴趣爱好非常局限,常常专注于某种重复的模式,比如旋转的电扇、某个单调的广告词等等。

14、有时他们会表现的过度活动,来回走动、奔跑、转圈等等。

15、一旦让他们停止这些刻板重复的动作或者姿势,他们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不安,甚至发怒尖叫。

16、有时他们会表现为极度的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并感到非常满足。

17、他们有时会表现为强迫性地做一些特殊的,但毫无意义的动作或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存在所有这些表现,但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现为大部分行为。

当然,最终的诊断要经过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诊断。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果发现或怀疑孩子有些异常,应该及时地到儿童精神科门诊就诊。因为孤独症儿童越早发现,进行治疗,康复效果就越好。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学知识。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由“轻松心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走进星星的孩子-带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孤独症   自闭症   儿童   精神分裂症   星星   父母   疾病   医生   能力   语言   孩子   世界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